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名着名译名绘版

2018-05-08 01:47:22 百科
名着名译名绘版

名着名译名绘版

“名着名译名绘版”是一套优雅而精美的世界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集,丛书选用读者公认的名家译本,配以“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得主罗伯特·英潘精工手绘精美插画,让名着与名译、名绘聚首,让一部部儿童文学永恆之作焕发全新艺术魅力。由接力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名着名译名绘版
  • 作者:刘易斯·卡罗尔  罗伯特·英潘
  • ISBN:978-7-5448-2448-4
  •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基本信息

ISBN :978-7-5448-2448-4
作 者:(英)刘易斯·卡罗尔 等着 ,
(澳)罗伯特·英潘 绘;
出 版 社: 接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
包 装: 精装

内容简介

首批出版书目:《爱丽丝漫游奇境》《彼得·潘》《绿野仙蹤》《金银岛》

爱丽丝漫游奇境

《爱丽丝漫游奇境》被公认为现代童话的奠基之作,作品在一个怪诞的故事里点燃机智和幽默。从爱丽丝掉进兔子洞那一刻起,美妙如梦的冒险随之展开,抽水烟的毛毛虫、坏脾气的老鼠、咧着嘴笑的猫脸让人过目难忘,怪诞与幽默的组合俘获一代代老少读者的心。其中的经典桥段、着名角色和词语早已融入文化史,常读常新,并不断为流行文化提供经典的养料。
名着名译名绘版
《爱丽丝漫游奇境》作者: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1832-1898),英国作家,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真名查尔斯·道奇森。曾在牛津大学担任数学老师,他略微口吃,生性腼腆,不善交际,却在小说、诗歌、逻辑学等多个领域造诣颇深,被称为“现代童话之父”。自莎士比亚之后,他的童话是被翻译得最多的英国作品。
译者:王永年,着名翻译家。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英语文学系,曾任中学俄语教师、外国文学编辑,后担任新华社西班牙语译审。精通英文、俄文、西班牙文、义大利文等多种外语,主要译着有《博尔赫斯全集》、《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在路上》、《十日谈》、《约婚夫妇》、《伊甸之东》等。

彼得·潘

名着名译名绘版
《彼得·潘》是一部充满想像与冒险的世界经典童话,故事讲述了一群孩子在仙子、美人鱼和海盗的世界里的奇妙探险。书中那个永不长大的男孩象徵着永恆的童年和永不枯竭的探险精神。一百多年来,彼得·潘已经成为妇孺皆知、脍炙人口的童话形象,为一代代读者带来童心的愉悦与探求的启迪。
《彼得·潘》作者:詹姆斯·巴里(J.M.Barrie,1860-1937),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巴里早年就对戏剧和文学评论非常感兴趣,一生为孩子们写了许多童话故事和童话剧,使20世纪的英国童话五彩纷呈,光鲜耀目。由巴里创作的剧本《彼得·潘》一百多年来每年圣诞节都在伦敦公演,巴里根据它改写的童话更是广为流传,受到了世界各地读者的喜爱。
译者:杨静远,着名翻译家。毕业于美国密西根大学英语文学系,历任武汉大学外国文学系讲师,人民出版社编辑,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主要译着有《彼得·潘》、《柳林风声》、《英国名家童话选集》、《夏洛蒂·勃朗特书信》、《勃朗特一家的故事》等。

绿野仙蹤

《绿野仙蹤》素有“美国最佳童话故事”之称。全书讲述了一场关于爱、勇气与梦想的奇妙冒险,出版至今一直被奉为世界童话中的经典。翻开书页,读者便将与多萝西、稻草人、铁皮伐木工、狮子一起光临魔法之地奥兹国,踏上寻找魔法师之旅,在不可思议的旅程中与自己对话,与灵魂攀谈,并在可贵的友谊和真情的环绕下不断感悟不畏艰辛追逐美梦的那份执着。
名着名译名绘版
《绿野仙蹤》作者:莱曼·弗兰克·鲍姆 (L. Frank Baum,1856-1919),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剧作家,被誉为“美国童话之父”。鲍姆从小体弱多病,对童话和幻想故事的迷恋几乎到了“白日梦”的程度。他创作了《鹅妈妈的故事》、《绿野仙蹤》等作品,其中以虚构的奥兹国为背景的童话就有24部,鲍姆因此被誉为“奥兹国皇家历史学家” 。
译者: 马爱农,着名翻译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编审。曾译介世界名着多种,尤为热爱和擅长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主要译着有:“哈利·波特”系列、《小王子》、《绿山墙的安妮》、《猫头鹰王国》,以及《爱伦·坡短篇小说选》、《到灯塔去》、《船讯》等。

金银岛

《金银岛》是一部以孩子的口吻讲述的探宝寻奇冒险故事,它开创了以寻宝为题材的文学作品的先河。全书因诙谐顽皮的笔调和惊险神奇的情节而成为世界上最受读者喜爱的文学经典之一,并被多次搬上银幕。当读者跟随机智勇敢的男孩吉姆走完险象环生的全程后,将再一次领悟藏宝图背后的真爱与正义,并永远铭记它所带给我们的安详与静谧。
名着名译名绘版
《金银岛》作者: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英国作家。他一生多病,却一直践行丰富多彩、冒险迭起的漫游生活。作为一名作家,斯蒂文森尤其在文学样式的创新上表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创作的探险小说和惊险小说极富独创性和戏剧张力,他的代表作有《金银岛》《化身博士》《诱拐》《一个孩子的诗园》等。
译者:荣如德,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着名翻译家,专注于俄语、英语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主要译着有《雾都孤儿》、《金银岛》、《道连·葛雷的画像》、《名利场》、《动物农场》、《卡拉马佐夫兄弟》、《白夜》等。

作者介绍

本系列图书绘者 罗伯特·英潘(Robert Ingpen),毕业于墨尔本皇家科技大学艺术研究所,曾荣获有“儿童绘本插画的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并被授予“澳大利亚勋章”。
英潘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再现风格,他擅长以细腻写实的画风叙述故事,用点线面的组合和色彩的渲染挖掘文字之外的潜藏意义,并以此丰富作者的思想之辩乃至灵魂颤音,在每个细节里都融入他对儿童、土地和大自然的细腻情感。

编辑推荐

畅销世界百余年,值得每个人收藏的经典童书
★ “世界最美版本”,经典名着百年纪念珍藏版
★ “国际安徒生插画奖”得主罗伯特·英潘罗伯特·英潘十年画作完美典藏
★ 读者公认的名家译文全新修订
★ 培养孩子爱心、好奇心、勇气的永恆经典

媒体评论

在义大利博洛尼亚书展上,唯一看中的就是这套英潘插图的世界少儿文学经典名着。超大开本,精装,插图精美绝伦。 ——着名儿童文学作家、研究者 彭懿
难得的好书,让孩子欣赏美文的同时,欣赏美图,全面提升艺术鉴赏力。这套书是可以永不下架的看家书。 ——着名儿童文学作家、接力出版社总编辑 白冰
原汁原味的插画,最打动人心的文字!如果能抱着小女儿在膝头翻看,那也太幸福了 。
——微博网友

英潘:用插画阐释经典

传统对于英潘非常重要,所以这位澳大利亚插画家说自己当前从事的系列经典儿童图书插画工作是他迄今为止做出的“最有益的贡献”,是不足为奇的。令人惊讶的是,他在处理最神圣的经典作品时也会採用现代理念、现代技术和灵感。
但是创新并不涉及到修改文本。因为对于英潘来说,原文本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正是文本才使得原作成为了经典之作。他说如果文本毫无价值,那幺我们也不会和他们打交道,因为他们是不可能倖存下来的。他经常会提到“民谣”,民谣是指代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叙述或故事。对他来说,插画是把现代读者带入历史文本世界,在不改变原文词句神奇魅力的情况下为文本增添新的理解的一种主要方式。
名着名译名绘版
例如,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他的儿童文学经典系列中最新的一本)中,其文本内容是所有忠实的成年冬粉都很熟悉的,但爱丽丝的身体语言针对的是21世纪的孩子,旨在同他们讲话。英潘解释说他严格秉承了民谣的传统,让女主人公穿上了蓝色的连衣裙,但是当毛毛虫建议她吃蘑菇时,又让她表现出了忧虑的神情。
“她用手捂着脸,稍稍向后退缩,然后把另一只手搭在胳膊上,把脸遮住了——真正的小女孩对什幺事情不太确定的时候就是这幺做的,我希望孩子们能看到这一点将其与现实联繫起来,” 英潘解释说,“她的忧虑表情是正确的,因为现代的观众远比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观众更为重视物质滥用问题。”
名着名译名绘版
据英潘讲,成功的插画在许多层面都很讲究。这个系列的书籍几乎每一页都配有大量的插画。“要让图画与故事和语言相匹配,让孩子想关掉iPod音乐播放器,去寻找更多的插画,总是要进行一番激烈的斗争。”英潘说,“如果他们喜欢我的版本,我也希望能启发他们去追溯历史,看看过去那些伟大的版本,看看约翰·坦尼尔和欧内斯特·谢波德的插画。”
对英潘来说,插画并不仅仅是创造形象。他把自己看作是民谣的讲述者和保存者,不过他採用的不是文字而是图画的形式。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开启儿童想像力的工具。
“画幅画挂在墙上很容易,但是如果你要画一幅能讲故事的画,那你就需要为其增加一个新的维度。这就是为什幺你把插画挂在墙上它就会变得像孤儿一样孤立的原因。” 他说。
英潘之所以对经典故事十分依恋,部分原因是由于小时候读过的书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说,他那一代的澳大利亚孩子是读着诺曼·琳赛的《小熊维尼》和《神奇的布丁》长大的,“美丽的民谣都带有精美的插画”。对他视觉影响较大的是纽厄尔·康弗斯·韦思的作品。“每次看他的作品,我都会兴奋不已,感觉充满了活力。”英潘说。
2006年为纪念《彼得·潘》创作一百周年,他受委託为其新版做插画。
名着名译名绘版
他现在製作的插画系列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该插画的成功促使Palazzo Editions出版社委託其为更多的书籍做插画,这些系列书籍包括《金银岛》、《森林王子》、《柳林风声》和《圣诞颂歌》。最近英潘正在为《爱丽丝梦游仙境》、《汤姆·索亚历险记》和《绿野仙蹤》做插画。他说把不相关的故事创作成一个系列,他很享受这个过程,故事虽不相关,但插画可以将他们统一起来,这样就可以将其看作经典文库收藏了。
“经典作品给你提供的东西你可以从民谣中获取,但却无法从流行歌曲中找到。” 他说,“他们具有不朽的性格特点和内涵深度。这都得益于讲故事的方式。灵感会让作者用最好最有效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儘管英潘以图书插画而着名,他还在忙着创作其它类型的作品,比如,雕塑、壁画、印章和奖章。他甚至还为澳大利亚北领地设计了旗帜。在家乡他以The Voyage of Poppykettle而着称,这本书还激发起他的家乡小镇吉朗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Poppykettle节。
英潘大概已经70多岁了,他正在日渐成为澳大利亚的“国宝”和世界儿童最喜爱的插画家,但是他的作品无论出现在什幺样的媒介中,都能保持让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感觉。那些收藏他的经典文库的人一定希望他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重新塑造他的民谣,重新阐释经典故事。
名着名译名绘版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