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2017-12-05 14:18:33 百科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Solar-Terrestrial Environment Laboratory, Nagoya University),简称STELSTE研。其总部位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附属于名古屋大学,是一个全国共同利用的研究所。该研究所主要进行太阳与地球周边环境的变动观测,以及相关机理的科学研究。同时,其也和名古屋大学理学研究科、名古屋大学工学研究科一起,推进着该领域的学生培养和教学工作。目前,该研究所主要培养空间物理学和电气工程两个理工科专业的名古屋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并对海外的研究学者提供交流访问机会。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也被日本文部科学省选为全国共同利用共同研究基地,直接接受日本政府的科研经费支持,其研究设备、图文资料、观测数据等面向日本全国的科研人员开放,并拥有相对自主的建设和科研权力。2015年10月1日,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与名古屋大学地球水循环研究中心、名古屋大学年代测定综合研究中心合併,并正式更名为名古屋大学宇宙地球环境研究所,以求完善宇宙科学和地球科学相结合的研究结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 外文名:日文: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 简称:STEL 
  • 隶属于:名古屋大学 
  • 总部地点: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千种区 
  • 类型:共同利用共同研究基地 
  • 下属部门:4个 
  • 现任所长:松见丰 
  • 研究领域:空间物理学,电气工程等 
  • 培养目标:本科,硕士,博士 
  • 主要设备:超级双重极光雷达网路等 
  • 国际参与学会:美国地球物理学会等
  • 国内参与学会:日本地球行星科学学会等

历史沿革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的起源,要追溯到1949年名古屋大学名誉教授金原淳等共同建立的名古屋大学空电研究所,和1958年设立的名古屋大学理学部附属宇宙线望远镜研究部门。空电研究所当时主要进行雷电放电引起的电磁波方面的研究,由于雷电放电对飞机的无线通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当时该研究所也接受了战后美军的研究申请。
ISEEISEE
1988年,空电研究所的第3部门(太阳电波部门)和太阳电波世界资料分析中心被移交给了国立天文台。学校对剩余的部门进行了整改,最后和理学部附属宇宙线望远镜研究部门合併,1990年设立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

组织机构

第1部门 大气层环境部门

从平成13年开始和名古屋大学环境学研究科合作,致力于研究与大气环境变动相关的各种问题。
研究小组在挪威进行雷达观测(2000年1月)研究小组在挪威进行雷达观测(2000年1月)
大气层环境部门包括两个研究小组:松见丰教授小组,水野亮教授小组。

第2部门 电离层磁层环境部门

主要研究课题为:太阳风能量向电离层、磁层传输的机理,电离层、磁层和热层的相互作用。
在北海道召开的SuperDARN 2007国际会议在北海道召开的SuperDARN 2007国际会议
电离层磁层环境部门包括三个研究小组:EISCAT基地观测小组(藤井良一教授),地面网路观测小组(盐川和夫教授),宇宙行星小组(平原圣文教授)。

第3部门 太阳风层环境部门

主要研究太阳风层整体的特性(如:太阳风与行星间磁场的构造等),太阳表面粒子加速机理的阐释等。同时,对太阳中子、宇宙射线带来的电波进行地面观测。
研究所在智利马塔卡纳高地设立的大气观测站研究所在智利马塔卡纳高地设立的大气观测站
太阳风层环境部门包括两个研究小组:宇宙射线小组(伊藤好孝教授,田岛宏康教授),太阳风小组(德丸宗利教授)。

第4部门 综合解析部门

对不同离子领域中发生的现象(如:电磁爆),以太阳系中能量流动的巨观结果为着眼点,研究太阳与地球整体关係的定量性描述。
在印度尼西亚,研究所建设基站在印度尼西亚,研究所建设基站
综合解析部门由草野完也教授、町田忍教授领导。

设施所在地

本部(名古屋大学东山校区)
分部和太阳风观测设施(爱知县丰川市)
母子里观测所(北海道雨龙郡幌加内町)
陆别观测所(北海道足寄郡陆别町)
富士观测所(山梨县西八代郡上九一色村)
鹿儿岛观测所(鹿儿岛县垂水市)

高等教育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作为一所研究机构,接受名古屋大学理学部(理学研究科)和工学部(工学研究科)的入学者,实施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和博士)教育。
对太阳黑子等的研究对太阳黑子等的研究
从2012年(平成24年)开始,名古屋大学成功申请到又一个文部科学省的领先研究生院计画,命名为“名古屋大学LGS前沿宇宙开拓领导人培养项目”(日文:フロンティア宇宙开拓リーダー养成プログラム),旨在培养未来能开发宇宙的全面型博士人才。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也作为项目的参与者,致力于培养该领域的顶尖博士人才。

国际交流

名古屋大学太阳地球环境研究所现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Haystack研究所、俄罗斯科学学会宇宙物理学电磁波传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韩国宇宙天气中心等,海内外23个研究机构缔结了学术交流协定,彼此间进行数据共享、学者互派、出版物交换等许多国际学术交流活动。
Indonesi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Space
印度尼西亚国立航空宇宙研究所
印度尼西亚
National Institute of Water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国立水层大气层研究所
纽西兰
Geophysical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Alaska Fairbanks
阿拉斯加大学地球物理研究所
美国
Department of Physics, University of Oslo
奥斯陆大学物理学教室
挪威
Chacaltaya Cosmic Ray Observatory, Faculty of Sciences, Universidad Mayor de San Andres, La Paz
拉巴斯圣安东雷斯大学理学部附属Chacaltaya宇宙射线研究所
玻利维亚
Centre for Geophysic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Auckland
奥克兰大学地球物理研究中心
纽西兰
Space Environment Cente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海洋大气局宇宙空间环境研究所
美国
National Geophysical Data Cente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海洋大气局地球物理数据中心
美国
Swedish Institute of Space Physics
瑞典宇宙物理研究所
瑞典
Facult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Tromsø
特罗姆瑟大学理学部
挪威
Department of Geophysics, Fin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
芬兰气象研究所地球物理部门
芬兰
Haystack Observatory,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麻省理工学院Haystack研究所
美国
Yerevan Physics Institute
Yerevan物理研究所
亚美尼亚
National Institute of Space Research
巴西国立宇宙科学研究所
巴西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天体物理及宇宙科学研究中心
美国
Faculty of Science,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坎特伯雷大学理学部
纽西兰
Institute of High Energy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中国
Polar Research Institute of China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
Institute of Cosmophysical Research and Radiowave Propagation(IKIR), Far Easter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n Federation
俄罗斯科学院宇宙物理学・电磁波传送研究所
俄罗斯
Institute of Solar-Terrestrial Physics (ISTP), Siberia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n Federation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支部・太阳地球系物理学研究所
俄罗斯
Yu.G.Shafer Institute of Cosmophysical Research and Aeronomy (IKFIA), Siberian Branch,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Russian Federation
俄罗斯科学院会西伯利亚支部・宇宙物理学及超高层大气物理学研究所(IKFIA),
俄罗斯
Korean Space Weather Center
韩国宇宙天气中心(KSWC)
韩国
Center for Spac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Space@VT), Virginia Polytechnic Institute and State University
维吉尼亚理工大学宇宙空间科学工学研究中心
美国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