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传输该方式是在一块数据的前面加入1个或2 个以上的同步字元SYN。SYN 字元是从ASCII 码中精选出来供通信用的同步控制字元。同步字元后面的数据字元不需任何附加位,同步字元表示字元传送的开始,传送端和接收端应先约定同步字元的个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同步传输
- 外文名:Synchronous
- 定义:同定的时钟节拍来传送数据信号的
- 传输单位:数据块
- 属于:数据传输方式
- 学科:通信技术
简介
同步传输是以同定的时钟节拍来传送数据信号的。因此,在一个串列的数据流中,各信号码元之间的相对位置都是固定的,接收方为了从收到的数据流中正确地区分出一个个信号码元,首先必须建立準确的时钟信号。这是同步传输比异步传输複杂的点。在同步传输中,数据的传送一般以组(或称帧,或称包)为单位,一组数据包含多个字元的代码或多个独立的比特位,在组的开头和结束需加上预先规定的起始序列和终止序列作为标誌。起始序列和终止序列的形式随採用的传输控制规程而异。面向位流的通信规程即位同步方式有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01)规程。面向字元的通信规程,即按字元同步方式有BSC二进制同步通信规程。
特点
同步传输(Synchronous Transmission):同步传输的比特分组要大得多。它不是独立地传送每个字元,每个字元都有自己的开始位和停止位,而是把它们组合起来一起传送。我们将这些组合称为数据帧,或简称为帧。
数据帧的第一部分包含一组同步字元,它是一个独特的比特组合,类似于前面提到的起始位,用于通知接收方一个帧已经到达,但它同时还能确保接收方的採样速度和比特的到达速度保持一致,使收发双方进入同步。
帧的最后一部分是一个帧结束标记。与同步字元一样,它也是一个独特的比特串,类似于前面提到的停止位,用于表示在下一帧开始之前没有别的即将到达的数据了。
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收发两端对时间的精确度要求高低而已。同步要求高,异步没有同步要求那幺高。 异步通信”是一种很常用的通信方式。异步通信在传送字元时,所传送的字元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任意的。当然,接收端必须时刻做好接收的準备(如果接收端主机的电源都没有加上,那幺传送端传送字元就没有意义,因为接收端根本无法接收)。传送端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传送字元,因此必须在每一个字元的开始和结束的地方加上标誌,即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以便使接收端能够正确地将每一个字元接收下来。异步通信的好处是通信设备简单、便宜,但传输效率较低(因为开始位和停止位的开销所占比例较大)。 异步通信也可以是以帧作为传送的单位。接收端必须随时做好接收帧的準备。这时,帧的首部必须设有一些特殊的比特组合,使得接收端能够找出一帧的开始。这也称为帧定界。
帧定界还包含确定帧的结束位置。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帧的尾部设有某种特殊的比特组合来标誌帧的结束。或者在帧首部中设有帧长度的栏位。需要注意的是,在异步传送帧时,并不是说传送端对帧中的每一个字元都必须加上开始位和停止位后再传送出去,而是说,传送端可以在任意时间传送一个帧,而帧与帧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是任意的。在一帧中的所有比特是连续传送的。传送端不需要在传送一帧之前和接收端进行协调(不需要先进行比特同步)。 每个字元开始传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t0 0 1 1 0 1 1 0起始位结束位t每个帧开始传送的时间可以是任意的以字元为单位传送以帧为单位传送帧开始帧结束 “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收发双方不停地传送和接收连续的同步比特流。但这时还有两种不同的同步方式。一种是使用全网同步,用一个非常精确的主时钟对全网所有结点上的时钟进行同步。另一种是使用準同步,各结点的时钟之间允许有微小的误差,然后採用其他措施实现同步传输。
同步传输通常要比异步传输快速得多。接收方不必对每个字元进行开始和停止的操作。一旦检测到帧同步字元,它就在接下来的数据到达时接收它们。另外,同步传输的开销也比较少。例如,一个典型的帧可能有500位元组(即4000比特)的数据,其中可能只包含100比特的开销。这时,增加的比特位使传输的比特总数增加2.5%,这与异步传输中25 %的增值要小得多。随着数据帧中实际数据比特位的增加,开销比特所占的百分比将相应地减少。但是,数据比特位越长,快取数据所需要的缓冲区也越大,这就限制了一个帧的大小。另外,帧越大,它占据传输媒体的连续时间也越长。在极端的情况下,这将导致其他用户等得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