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同位素

2019-07-07 18:30:24 百科
同位素

同位素

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同位素
  • 外文名:Isotope
  • 提出者:F.索迪
  • 提出时间:1910年
  • 套用学科:物理、化学
  • 适用领域範围:和平利用核能
  • 适用领域範围:物理学、医学

定义

以上定义中的原子是广义的概念,指微观粒子。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称为同位素
例如:氢有三种同位素,H氕、D氘(又叫重氢)、T氚(又叫超重氢);碳有多种同位素,12C、13C和 14C(有放射性)等。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其原子具有相同数目的质子,但中子数目却不同。例如:氕、氘和氚,它们原子核中都有1个质子,但是它们的原子核中却分别有0箇中子、1箇中子及2箇中子,所以它们互为同位素。其中,氕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947,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74246,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23548,氘几乎比氕重一倍,而氚则几乎比氕重二倍。
同位素元素图同位素元素图
同位素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氕、氘和氚的性质有些微差异),但原子质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性质、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例如碳14,一般用14C来表示)。
在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同位素称为天然同位素,人工合成的同位素称为人造同位素。如果该同位素是有放射性的话,会被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每一种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有些放射性同位素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有些则是用核粒子,如质子、a粒子或中子轰击稳定的核而人为产生的。

基本性质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同一化学元素的两种或多种原子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上占有同一位置,化学行为几乎相同,但原子量或质量数不同,从而其质谱行为、放射性转变和物理性质(例如在气态下的扩散本领)有所差异。同位素的表示是在该元素符号的左上角注明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左下角注明质子数。 例如碳14,一般用14C而不用C-14。
同位素的表示符号同位素的表示符号
自然界中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有的是人工製造的,有的有放射性,有的没有放射性。
同一元素的同位素虽然质量数不同,但他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如:化学反应和离子的形成),物理性质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质量上(如:熔点和沸点)]。自然界中,各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一定。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但不同原子质量的原子(核素)。在19世纪末先发现了放射性同位素,随后又发现了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并测定了同位素的丰度。大多数天然元素都存在几种稳定的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各种同位素质量不同,但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自19世纪末发现了放射性以后,到20世纪初,人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已有30多种,而且证明,有些放射性元素虽然放射性显着不同,但化学性质却完全一样。

研究

1910年英国化学家F.索迪提出了一个假说,化学元素存在着相对原子质量和放射性不同而其他物理化学性质相同的变种,这些变种应处于周期表的同一位置上,称做同位素。不久,就从不同放射性元素(铀和钍等)得到一种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6.08,另一种则是208。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J.J.汤姆逊(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发现了电子,1912年他改进了测电子的仪器,利用磁场作用,製成了一种磁分离器(质谱仪的前身)。当他用氖气进行测定时,无论氖怎样提纯,在屏上得到的却是两条抛物线,一条代表质量为20的氖,另一条则代表质量为22的氖。这就是第一次发现的稳定同位素,即无放射性的同位素。当F.W.阿斯顿製成第一台质谱仪后,进一步证明,氖确实具有原子质量不同的两种同位素,并从其他70多种元素中发现了200多种同位素。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元素有109种,只有20种元素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但所有的元素都有放射性同位素。大多数的天然元素都是由几种同位素组成的混合物,稳定同位素约有300多种,而放射性同位素竟达约2800种以上。
1932年提出原子核的中子——质子理论以后,才进一步弄清,同位素就是一种元素存在着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几种原子。由于质子数相同,所以它们的核电荷和核外电子数都是相同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并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因此,同位素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但由于它们的中子数不同,这就造成了各原子质量会有所不同,涉及原子核的某些物理性质(如放射性等),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质子数为偶数的元素,可有较多的稳定同位素,而且通常不少于3个,而质子数为奇数的元素,一般只有一个稳定核素,其稳定同位素从不会多于两个,这是由核子的结合能所决定的。

发现意义

同位素的发现,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更深一步。这不仅使元素概念有了新的含义,而且使相对原子质量的基準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再一次证明了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质子数(核电荷数),而不是原子质量数。
同位素列表(转自维基百科)同位素列表(转自维基百科)

开发套用

综述

许多同位素有重要的用途,例如C-12是作为确定原子量标準的原子; 两种H原子是製造氢弹的材料; U-235是製造核子弹的材料和核反应堆的原料。同位素示蹤法广泛套用于科学研究(如国防)、工农业生产和医疗技术方面,例如用O标记化合物确证了酯化反应的历程, I 用于甲状腺吸碘机能的实验等。

和平利用核能

和平利用核能的重要方面,也是核工业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
1982年,核工业部成立了中国同位素公司,负责组织同位素生产、供应和进出口贸易。中国核学会成立了核农学、核医学、核能动力、辐射工艺、同位素等19个分会。并多次召开各有关专业会议,推广核能、同位素和其他核技术的套用。
我国同位素能生产的品种越来越多,包括放射性药物、各种放射源、氢-3、碳-14等标记化合物、放化製剂和放射免疫分析用的各种试剂盒和稳定同位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等。同位素的生产单位中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的生产量,就占全国的总量的80%以上。我国同位素在国内的用户,由过去主要依靠进口,逐步转为大部分由国内生产自给。
随着同位素生产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同位素和其他核技术在许多部门的套用,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方面

农业方面,採用辐射方法或辐射和其他方法相结合,培育出农作物优良品种,使粮食、棉花、大豆等农作物都获得了较大的增产。利用同位素示蹤技术研究农药和化肥的合理使用及土壤的改良等,为农业增产提供了新的措施。其他如辐射保藏食品等研究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医学方面

医学方面,全国有上千家医疗单位,在临床上已建立了百多项同位素治疗方法,包括体外照射治疗和体内药物照射治疗。同位素在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研究和发展基础核医学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列表

同位素列表列出了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的同位素。
此表由左到右按照原子序数的增长而排列,由上到下依照中子数目由少到多排列。
表格中的颜色表示各个同位素的半衰期(参见图例),表格边缘的颜色表示最稳定的核素的半衰期。
半衰期
El
不稳定
El
1-10 天
El
10-100 天
El
100 天-10 年
El
10-10,000 年
El
>10,000 年
El
天然放射性
El
稳定
已知同位素列表
质子数
1
2
中子数
3
4
0
5
6
1
He
7
2
He
Li
Be
C
8
3
H
He
Li
Be
B
C
9
4
H
He
Li
Be
B
C
N
10
5
H
Li
Be
B
C
N
O
11
6
H
He
Li
Be
B
C
N
O
12
7
Be
B
C
N
O
F
Ne
13
8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14
9
B
C
N
O
F
Ne
Na
Mg
15
10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16
11
C
N
O
F
Ne
Na
Mg
Al
Si
17
12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18
13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19
14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20
15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16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21
17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2
18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3
19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24
20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25
21
Na
Al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26
22
Na
Si
P
S
Cl
Ar
K
Ca
Sc
Ti
Cr
27
23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Fe
28
24
P
S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29
25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Ni
30
26
Cl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31
27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Zn
32
28
Ar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29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Ge
30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31
K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33
32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34
33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35
36
34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Se
37
35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36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Kr
38
37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39
38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40
39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40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41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Zr
41
42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42
43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44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43
45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46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44
47
Zn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45
48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46
49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47
48
50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51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52
Ga
Ge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49
53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50
51
52
54
As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55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Te
56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Te
57
Se
Br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Te
53
54
58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55
59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Xe
60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56
61
Kr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Xe
Cs
62
Rb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63
Y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57
64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65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66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67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58
68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69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70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59
71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60
72
Pd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73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61
62
63
74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75
Ag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Sm
64
76
Ag
Cd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77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65
78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66
79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67
68
69
80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70
81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71
82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Er
Tm
72
83
In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84
Sn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85
Sb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73
74
86
Te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Hf
87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Hf
88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Hf
W
89
I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Hf
W
90
Xe
Cs
Ba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W
75
76
91
Xe
Cs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W
77
92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W
78
93
Ce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Ta
Os
79
94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Os
Ir
80
95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Re
Os
Ir
Pt
96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Os
Ir
Pt
Au
97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98
Gd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Os
Ir
Pt
Au
Hg
99
Tb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81
100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82
101
Dy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Hg
102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103
Ho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83
104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105
Er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84
106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85
107
Tm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108
Yb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109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110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86
111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112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87
113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114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88
115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116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89
117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118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119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90
120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121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91
122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123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24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25
Au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Pa
126
Hg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27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28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29
Tl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30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131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Pa
92
132
Pb
Bi
Po
At
Rn
Fr
Ra
Ac
Th
Pa
93
133
Po
At
Rn
Fr
Ra
Ac
Th
Pa
94
134
Po
At
Rn
Fr
Ra
Ac
Th
Pa
U
95
135
Rn
Fr
Ra
Ac
Th
Pa
U
Np
136
Rn
Fr
Ra
Ac
Th
Pa
U
Np
96
137
Rn
Fr
Ra
Ac
Th
Pa
U
Np
Am
138
Rn
Fr
Ra
Ac
Th
Pa
U
Np
Pu
139
Rn
Fr
Ra
Ac
Th
Pa
U
Np
Pu
Am
97
98
99
100
140
Rn
Fr
Ra
Ac
Th
Pa
U
Np
Pu
Am
Cm
141
Fr
Ra
Ac
Th
Pa
U
Np
Pu
Am
Cm
142
Fr
Ra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143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144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101
145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102
146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103
104
147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105
148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149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106
150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107
151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152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108
153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109
154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110
155
Cm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Hs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56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Hs
Mt
Uut
Uuq
Uup
Uuh
Uus
Uuo
157
Bk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158
Cf
Es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159
Fm
Md
No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160
No
Lr
Rf
Db
Sg
Bh
Hs
Mt
Ds
161
Hs
Mt
Ds
Rg
162
Mt
Ds
Rg
163
Rg
164
Rg
165
Rg
Cn
Uut
166
Rg
Cn
Uut
167
Rg
Cn
Uut
168
Rg
Cn
Uut
169
Rg
Cn
Uut
170
Rg
Cn
Uut
171
Rg
Cn
Uut
172
Rg
Cn
Uut
173
Cn
Uut
Uup
174
Uut
175
Uuq
176
Uuh
177
178
179

杂誌简介

基本信息

《同位素》期刊是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分会主办的专业会志,也是国内唯一一本同位素专业杂誌。刊物创刊于1988年,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办。
刊物以创新与实用并重为特点,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刊登同位素与辐射技术在工业套用方面具有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经验,同时也刊登同位素技术在理、农、医等方面套用的文章,力求能全面反映同位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套用的理论与实践。旨在推进国内外同位素与辐射技术的学术交流,宣传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同位素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各方面的套用。
刊物设有评/综述、放射性同位素及放射源、放射性药物和标记化合物、放射性同位素套用技术、稳定同位素製备及套用技术等栏目。涉及有特色的领域有:同位素及其製剂的研製;石油矿藏的同位素探测技术研究;工业用同位素仪器仪表的研製;用于环境保护的同位素技术;同位素技术在辐照育种、土壤测试等方面的套用研究;医用核素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的研究和套用。
刊物自创刊以来,影响日趋扩大,深受相关科研人员、高校师生及从事同位素技术与套用的各界人士的欢迎,也为国内外相关权威机构所关注:国际上被美国的《CA》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中国生物学文摘》及《中国化学化工文摘》遴选为源期刊;2004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有效期至2006年3月);2004年4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版)收录为原子能技术类核心期刊。
期刊名称:同位素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同位素学会
同位素
出版周期:季刊
出 版 地:北京市
语言种类:中文
开本尺寸: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7512
国内刊号:11-2566/TL
邮发代号:82-681
创刊时间:1988年
该刊被以下资料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1992)

编委成员

(以下各项均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方定
王世真
刘元方
刘伯里
陈子元
吴季兰
张家骅
柴之芳
傅依备
樊明武
安继刚
罗顺忠
罗志福
刘 宁
张华北
杜 进
王荣福
杜晓宁
张 岚
罗世能
吴志芳
胡 骥
韩世泉
杨俊诚
刘国平
邓候富
丁颂东
于俊峰
王 刚
王明芳
王旭辉
王黎明
文湘闽
龙兴贵
吕建华
仲伯华
刘一兵
刘兴党
刘宜树
许书河
吴王锁
李亚明
李兴义
李全伟
杨 志
杨 敏
杨敏福
张小章
张友九
张华明
张国光
张现忠
张 锋
张春丽
张智勇
张锦明
陈 凌
陈晓明
钟建国
倪邦发
贾红梅
唐刚华
彭 静
程作用
程和森
楮泰伟
蔡明刚
廖建民
魏洪源
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内容
同位素
同素异形体
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
适用对象
原子
单质
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判断依据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属同种元素
结构相似的同一物质
分子式相同
符契约一通式
结构不同
原子之间
单质之间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相差14n)
不一定是同一物质
性质
化学性质几乎一样,物理性质有差异
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差别都较大
化学性质相似,熔沸点、密度成规律性变化
化学性质可能相似也可能相差很大,物理性质不同
实例
H、D、T、16O、18O
红磷与白磷,金刚石与石墨
甲烷与丁烷
正、异、新戊烷三种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