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农业大学位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省属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优秀学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创建的黑龙江省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本科教育。1958年4月,北安农学院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等合併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3月,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併入长春农学院,同年6月,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1353公顷,其中校园面积319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公顷,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6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5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63个本科专业;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有教职工1884人,全日制在校生22922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一级学科18个、二级学科81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9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5
- 博士点:一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43
- 所属地区:中国·吉林·长春
- 主管部门:吉林省
- 学校官网:http://www.jlau.edu.cn
- 中文名:吉林农业大学
- 英文名: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简称:吉林农大
- 创办时间:1948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农林
- 属性: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
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建大学(2011)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 - 现任校长:冯江
- 知名校友:王儒林、李晋修
- 博士后流动站:7个
- 校训:明德崇智、厚朴笃行
- 校歌:《我们是骄傲的大地之子》
- 专职院士:1
- 主要院系: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工程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中药材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
- 国家重点学科:1
- 学校地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 学校代码:10193
- 主要奖项: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就业工作选进典型院校
教育部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
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 校花:紫花玉簪(学名紫萼)
历史沿革
早期历程
学校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创建的黑龙江省农业干部学校。
1949年,嫩江省农业干部学校併入。
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
1956年4月,长春农学院筹备处组建。7月,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全体职工集体转业到地方,改名为长春畜牧兽医大学,设有畜牧、兽医和军事兽医三个系。
主楼

1957年8月,中央农垦部将长春畜牧兽医大学迁移交给吉林省领导。在此期间,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也在酝酿将北安农学院调整给吉林省。基于这种情况,吉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长春农学院筹备处暂时不招生,并向中央报告,请求将北安农学院拨给吉林省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併,成立长春农学院。10月28日,高教部和农业部联合报请国务院批准将北安农学院调整给吉林省,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校,成立吉林农学院,并争取于1958年暑期进行迁校。11月12日,国务院、中央高教部、农业部先后批覆:“北安农学院与长春畜牧兽医大学合併,成立吉林省农学院。”
1958年4月,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等合併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了“长春农学院”校名。
1959年3月,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併入长春农学院。
更名农大
1959年6月,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下达的《关于整顿1958年新建的全日制和半日制高等学校的通知》精神,长春农学院正式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农业机械化专科学校改为农机系。
湖

1960年3月,经省政府批准又将农机系从农大分离出去,交由省农业机械局主管,改为长春农业机械学院。
1961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将长春农业机械化学院再度併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学院。
1961年4月,省委决定将吉林特产学院併入吉林农业大学,改为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
1962年,吉林省农业学校特产系併入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8月,吉林农业大学特产学院改为特产系。
1976年,吉林农业大学撤销,分别参与合併组建白城农学院、通化农学院、哲里木盟农学院。
复校以后
1978年3月,吉林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恢复吉林农业大学,白城农学院、通化农学院、哲里木盟农学院等3校的原吉林农业大学部分合併组建(复校)吉林农业大学。6月,学校开始全面回迁到吉林农业大学校址——吉林省长春市。
科研实验楼

吉林农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起步于1953年,文革期间中断,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93年成为吉林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
2001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获得“优秀”。
2006年,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再次获得“优秀”。
2008年,学校代表吉林省人民政府承担中国援建“尚比亚农业技术示範中心”项目正式启动。
2011年,成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部合作共建大学。
2012年,成功申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3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画项目。
2016年,入选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名单。
201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範高校;成为首批承建农业部中非农业科研机构“10+10”合作项目中方单位;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画”(即“111计画”)
2018年6月,吉林农业大学成为“一带一路 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
2019年2月,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办学规模
院系设定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2个直属教学部门,开办59个本科专业。
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
农学院 | 植物保护、农艺教育、农学、套用生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学、农林经济管理、财务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工商管理、财务会计教育、保险、市场行销 |
资源与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资源环境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工程、套用化学 |
工程技术学院 | 机械设计製造、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汽车维修工程教育、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水产养殖学、草业科学、畜禽生产教育、动物科学 |
中药材学院 | 植物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中药学、动物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运与加工教育、粮食工程、轻化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人文学院 | 套用心理学、传播学、艺术设计学、广告学、行政管理、社会学、家政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製药工程 |
信息技术学院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与技术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 |
园艺学院 | 园艺教育、园林、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艺、风景园林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国际教育交流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2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6个类别共20个专业领域的学位授权点,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3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理科楼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植物保护、畜牧学、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畜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土壤学、植物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药用植物、菌类作物、作物生物技术、食品科学、林业经济管理、植物营养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菌物学、生物防治、农村发展、食物经济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作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园艺学、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中药学、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食品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学、生态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草学、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预防兽医学、蔬菜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物物理学、农业机械化工程、果树学、土壤学、环境工程、植物营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农业经济管理、植物病理学、食品科学、社会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中药学、临床兽医学、农药学、生态学、职业技术教育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基础兽医学、套用化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草业科学、植物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药用植物、菌类作物、作物生物技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生药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计算机套用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林业经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动物学、生理学、水生生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製浆造纸工程、製糖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环境科学、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药理学、生物技术、生物资源、粮油生物转化、食品安全与控制、机械製造技术、菌物学、生物防治、农村发展、食物经济管理、中药资源学、中药化学
体育场馆

专业学位硕士点: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中药学硕士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中药学、生物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园艺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吉林省高校重中之重立项建设学科:兽医学、畜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
部委级重点学科(农业部):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预防兽医学
部委级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838人,其中,专任教师1179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03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千人计画”1人、“万人计画”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7人。
宿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秦贵信、郭庆海
千人计画:柿嶌眞
万人计画:李海燕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画"特聘教授:王春凤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重要菌物 资源保育与可持续利用"团队带头人:图力古尔
国家级教学名师:李玉
全国优秀教师:李玉、宋慧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马景勇、窦森、郭庆海、李玉、赵兰坡、秦贵信、王琦、胡耀辉、王丕武、张东鸣、张连学、高洁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李玉、刘景圣、杜锐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窦森、秦贵信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张东鸣
学校正门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刘景圣、杜锐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张越杰、李海燕、吕文发、马红霞、王春凤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李海燕、臧连生
吉林省教学名师:宋慧、郭庆海、李玉、陈光、王丕武、文连奎、刘洪章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吉林省特色专业,9个吉林省品牌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3个吉林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门国家精品课程,10门吉林省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教学团队。学校是国家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
图书馆

国家级特色专业: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动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食品科学与工程、家政学、动物医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植物保护
吉林省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家政学、套用化学、生物技术、植物保护、农学、生物工程
吉林省品牌专业: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生物工程、园艺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专业: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园艺、农林经济管理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农业资源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吉林省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精品课程:动物微生物学
文科楼

吉林省精品课程:高级英语、动物营养学、现代提取分离技术、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经济学、数据结构、有机化学果树栽培学、酶工程、分析化学、中药学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植物保护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植物保护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农业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中药学教学团队
吉林省教学团队:动物微生物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教学成绩
2009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2013年,学校获得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十二五”期间,学校学生获得国际、国内和省级以上各类学科、课外竞赛表彰奖励近千项。
项目名称 | 获奖项目 | 获奖时间 |
---|---|---|
农科类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及其运行的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1年 |
高等农业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与实践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5年 |
依託“科技小院”培养农科套用型研究生的模式改革与实践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 | 2014年 |
构建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多维立体”协同育人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高等农业院校“三维目标”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最佳化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用现代生命科学改造传统植物生产类专业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多维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高等院校教学仪器设备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9年 |
多科性地方农业院校教学管理机制与运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9年 |
地方农业院校基于“三段式”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2009年 |
吉林省老工业基地建设中农业院校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年 |
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基于学生“团队工作”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研究与实践 |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年 |
学校荣誉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连续三次被评为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国就业工作选进典型院校;先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务处、全国星火计画先进集体、国家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院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学校、国家科技计画执行优秀团队、教育部高校科技管理先进团队、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18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01年和2007年,两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两次均获得“优秀”成绩。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9个,省市级科研平台47个,国际合作平台1个,校企共建平台3个。
科研平台类别 | 科研平台名称 | |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生态恢复与生态系统管理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与东北师大、地理所联合建立) | |
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 | 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 | |
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
吉林省大豆区域技术创新中心(吉林农业大学作物研究中心) | ||
农业部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 ||
农业部参茸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 ||
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
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食药用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
药用植物栽培与育种实验室 | ||
省市级科研平台 | 药用菌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室 | 长白山中药药效物质研究室 |
药用动物实验室 | 梅花鹿生产技术研究室 | |
吉林省生物医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生物反应器及药物开发实验室 | |
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 |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 |
食药用菌产业化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 | 天敌昆虫套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国家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 | 经济菌物吉林省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
秸秆综合利用吉林省高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 吉林省分析测试联合中心长春农业分中心 | |
农业现代化综合技术研究所 | 人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吉林省食用菌科技创新中心 | 吉林省食品生物製造科技创新中心 | |
吉林省主要农作物常规与生物技术育种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 | ||
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 | 吉林省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 | |
吉林省小浆果研究与示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食品生物製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
吉林省菌物资源国家联合研究中心 | 吉林省饲料科技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食品工程及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省菌类作物工程实验室 | |
吉林省动物微生态製剂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省人参规範化生产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 |
吉林省人参基因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研究中心 | 吉林省东北农业生物国际科技孵化基地 | |
吉林省食用菌公共服务平台 | 吉林省参茸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 |
吉林省高校教师培养与创新服务中心 | 吉林省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吉林省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 | 吉林省蓝莓研究中心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试验研究中心 | ||
国际合作平台 | 菌类资源保育与研究联合实验室(中国吉林农业大学-俄罗斯农业科学院东北分院) | |
校企共建平台 | 香港乐陶陶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广东乐陶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农业大学联合研发中心 | |
吉林省粮食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吉林农业大学-吉粮集团) | ||
吉林农业大学-博瑞奶牛科技研发中心 |
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至2014年8月,先后承担科技部863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级科研奖项5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30项。“十二五”以来至2016年11月,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944项,科研经费达到7.09亿。获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9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种类及级别 | 年份 |
---|---|---|
环境友好型微生态製剂(生态疫苗)的创製与套用 | 教育部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2013年 |
人参主要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究与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人工种植人参进入新资源食品的基础与套用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3年 |
鸡球虫系列新型疫苗的开发研製及在健康养殖中的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水稻节本增效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环境经济施肥技术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玉米膳食纤维低聚化及其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玉米新品种“华旗338”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农田栽参新品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3年 |
戊型肝炎病毒种间传播及致病机理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3年 |
基于新靶点的抗菌活性单体发现及其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2013年 |
鼠李糖乳桿菌抗氧化及其缓解酒精性肝损伤功能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高粱不同器官发育过程中DNA胞嘧啶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水产动物重要疾病致病机理研究及防控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中国肉牛产业技术经济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在分子水平上调控红景天苷合成途径的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强化污染水体净化过程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春玉米最佳养分管理技术研究与套用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农药残留限量标準及环境行为研究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土壤有机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虚拟现实中快速碰撞检测技术研究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山葡萄酒降酸菌的筛选及降酸效应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数据挖掘与精準农业智慧型决策系统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人参西洋参化感作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辣椒有效成分的提取,检测及氮肥诊断技术的研究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桔梗中皂苷类成分的分离,製备,测定及生物转化系列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人参及五味子上重要新病害的病原学及药剂防治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免疫增强剂对鲤生长,免疫和抗应激的影响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丙二醯基人参皂苷对人参质量评价影响的系列学术论文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高校媒体网路资产管理系统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2013年 |
情报学独立的学术规範体系和理论研究範式构建 | 吉林省高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着作类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业科技服务评价及路径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农民持续性增收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一等奖 | 2013年 |
吉林省现代农业科技服务状况及对策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脱域共同体的社区嵌入—城市社区建设边缘化问题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新农村建设中的吉林省媒介素养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现状与对策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研究 | 第二届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研究报告类二等奖 | 2013年 |
鹿主要传染病诊断和综合防制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西洋参新品种选育、规範化栽培及系列产品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优质肉牛规範化生产技术体系研究与集成示範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012年 |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检测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禽流感H5、H7和H9亚型三联PCR诊断技术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山地次生林鸟类生活史对策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奶牛健康养殖与饲料资源配置关键技术及效率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产、优质、抗旱玉米新品种"吉农玉885"的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产优质多抗水稻新品种吉农大27号的选育与推广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可食用有机酸压热酸解与酶法联合製备慢消化澱粉的研究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玉米澱粉生物转化关键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棚膜蔬菜设施设计和关键生产技术研究与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高效多功能环保型肥料的研製及套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滞育赤眼蜂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及其大面积套用防治玉米螟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西部半乾旱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範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2年 |
蓝莓栽培技术规程 | 吉林省标準创新贡献奖二等奖 | 2012年 |
中药有效成分快速提取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2年 |
植物抗逆基因挖掘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 | 2012年 |
鸡产蛋性状的遗传调控、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套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鱼类蛋白质营养生理的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水稻品种遗传改良生理基础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单引物PCR校正在植物分子生物学中的套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白粉病病原菌鉴定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人参等主要道地药材真菌病害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相关利益方视角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信息获取和组织发展相关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普通小麦形成早期的遗传和表观遗传稳定性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基因家族基因数量在同一物种中的遗传变异及其调控机理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胶原蛋白的套用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传统豆製品加工技术提升及副产物综合利用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几种药用木腐真菌“桑黄”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污染物在黑土区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粉虱寄生蜂取食寄主和寄生功能的调控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黏菌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 2012年 |
关于稳定吉林省生猪市场的建议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肉牛产业链组织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等14个省份341个养殖户(场)的调查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中国玉米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分析——基于有向无环图的套用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吉林省“三化”统筹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 第九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 2012年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图书馆藏书246.68万册。据2017年2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显示,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总和282余万册,拥有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万方学位论文和Elsevier Science Direct、MeTeL教学资源库、SpecialSciDBS等中、外文资料库24个。图书馆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以农业科学、生物科学为主,兼有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中药学、教育学、文学等学科资源。
- 学术刊物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是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类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学术论文、研究简报、综合评述等形式集中报导作物栽培、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资源与环境科学、农业化学、农业套用物理、果树、蔬菜、园林、药用植物、中药学、野生植物资源、经济动植物、畜牧兽医、淡水渔业、中兽医、食品科学、农牧业经济与管理、农业工程、信息技术等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套用研究和重大开发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连续多年先后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术期刊文摘(CSTA)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文摘》、美国《农业文献题录》(B of A)、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英国《动物学记录》(ZR)、俄罗斯《文摘杂誌》(AJ)、《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食品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万方资料库(ChinaInfo)—数位化期刊群”、《中国农业科技文献资料库(CASDD)光碟》等20多种国内外着名检索刊物及文献资料库摘引和全文收录。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获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9-2005年连续4次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十佳期刊称号,2004年 获北方八省、市、区第一届北方优秀期刊称号,2004年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2007年被吉林省人民政府授予吉林省新闻出版奖――期刊精品奖, 2008年获教育部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2009年被评为首届吉林名刊,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学报》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获全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
《菌物研究》
《菌物研究》系中国菌物学会和吉林农业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性期刊,以登载有关菌物学(主要包括菌物生物学、菌物分类、菌物生态、菌物资源、菌物遗传与育种、菌物药化与药理、菌物栽培与加工、菌物药与功能食品开发等理论和套用方面)的综述、原创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等为主。
《菌物研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资料库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收录,是维普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万方数据全文收录期刊。
《菌物研究》2009年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2010年荣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2011年被评为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网站,2013年编辑部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评为首届“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2014年获中国高校农业期刊“编辑创新奖”。
《经济动物学报》
《经济动物学报》原名《毛皮动物饲养》,1979年创刊,1997年更名为《经济动物学报》,是国家科委批准创办,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吉林农业大学主办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报导毛皮动物、药用动物、野生动物和具有特殊经济价值动物的生理解剖、遗传育种,生理生化、良种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饲料与营养、产品与副产品加工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论文、研究简报、文献综述等。
研究生院

《经济动物学报》为美国《化学文摘》(CA)收录期刊、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中心资料库(CAB ABSTRACTS)源刊、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科学和技术信息系统(AGRIS)源刊、《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资料库源刊、中国科技期刊资料库源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源刊、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CAJCED)统计源期刊、CNKI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畜牧兽医文摘》源刊、《中国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源刊、《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CSAE)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RCCSE》核心期刊。与中国内地多个出版单位、中国以外的日本岩手大学、九州大学和美国的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等十几家进行期刊交换,为中国内地部分图书馆提供藏书。
《经济动物学报》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学术类三等奖,2004年获第四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二等奖,2006年获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8年获第六届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2009年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义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尚比亚等国家的58所院校、科研院所及有关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係;挖掘、引进国(境)外智力资源,派遣中青年骨干教师及在校学生赴外访学、留学、开展国际科研合作;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一个;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欧学分生奖学金和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学校开展援外培训,“十二五”期间,为71个开发中国家的393名农牧业官员和技术人员开展了专业培训。学校代表中国政府援建的首批援非农业技术示範中心之一——中国援助尚比亚农业技术示範中心,成为“南南合作”典範。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 校徽
吉林农业大学校徽以学校标誌建筑及稻穗的艺术图案构成,1948是学校的创建时间。
校徽

学校标誌建筑古典、简约、大气,稻穗象徵着农业大学的办学特色。
- 校歌
《我们是骄傲的大地之子》
词曲:张冠宇
春风夏雨沐浴着我们豪迈的风采,白山松水培育出我们博大的胸怀。
我们是骄傲的大地之子,我们是振兴农业的栋樑之材。
胸膛中奔涌着时代的涛声,身体里流淌着神农氏的血脉。
啊!新时代的农大学子,明德、崇智、厚朴、笃行,意气风发,挑战未来。
山川原野勾画出我们新一代的身影,风雨雷电荡激着我们开拓者的情怀。
要让农业插上科学的翅膀,改天换地迎来崭新的时代。
筋骨里刻写下青山的性格,臂膀上担负起民众的期待。
啊!新时代的农大学子,辛勤耕耘,春华秋实,志存高远,一代英才。
精神文化
- 校训
明德崇智、厚朴笃行
神农像

“明德”乃为人处事之道,“崇智”为治学求知之风,“厚朴”系宽厚质朴之气,“笃行”寓诚信亲历之为。
明德崇智,体现在办学过程中就是要传承文明、守护良知、追求科学真理。
厚朴笃行,要求农大人做人要忠厚淳朴,做事要求真务实,要把自己的信仰和追求落实在实际行动中。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席岫峰 |
校长 | 冯江 |
党委副书记 | 徐文生 |
毛彦军 | |
纪委书记 | 王志中 |
副校长 | 陈光 |
张越杰 | |
李新50 |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 任期 | 历任校长 | 任期 |
---|---|---|---|
何济林 | 1959.06—1961.12 | 何济林 | 1959.06—1961.12 |
夏伯康 | 1963.10—1966.10 | 夏伯康 | 1963.10—1967.01 |
吴梅 | 1979.03—1983.01 | 李冷斋 | 1978.04—1983.01 |
王殿仕 | 1983.05—1992.07 | 王殿仕 | 1983.05—1985.08 |
高远志 | 1992.07——1998.04 | 李超 | 1985.08——1990.11 |
薛玉山 | 1998.04——2006.04 | 李玉 | 1992.07——2004.09 |
姚秋杰 | 2006.04——2014.10 | 郭庆海 | 2004.09——2006.04 |
席岫峰 | 2014.10至今 | 姚秋杰 | 2006.04——2008.05 |
-------- | -------- | 秦贵信 | 2008.05——20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