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吉林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暂行办法

2019-06-03 09:39:15 百科

吉林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暂行办法

《吉林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暂行办法》是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3月19日印发的一份档案。

【发布单位】80702
【发布文号】吉政发[1987]33号
【发布日期】1987-03-19
【生效日期】1987-03-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档案来源】
吉林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暂行办法
(1987年3月19日吉政发〔1987〕33号)
第一条为了加强科研事业费的管理,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理的暂行规定》和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每年度科研事业费拨款额度的增长,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速度。
第三条从一九八七年度起,省、市、地、州、县科研事业费,划转同级科委统一归口管理,各部门科研事业费年度计画,由各主管部门报同级科委审核后下达,并抄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年度预、决算和资金使用情况,由各部门汇总报同级科委审核后,由科委统一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备案。
各科研单位的财务隶属关係不变,仍归主管部门领导和管理。
第四条我省科研事业费划归地方科委归口管理的範围为各部门事业费开支的科学研究和科学事业费。原来由财政拨款,不在科学研究费中开支的独立科学研究单位的经费,原则上也应划转;原来在科学研究费中开支的同一部门所属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单位的经费一併划转;各部门划转单位的历年滚存预算包乾结余经费,也一併划转;不在科学研究费内开支的企业、高等院校、医院所属研究机构的经费暂不划转。
暂不划归科委管理的独立科学研究单位的经费,保持原拨款渠道不变。
第五条地方科研事业费划归科委统一管理的部分,以一九八六年预算数和属于经常性专项补助经费为基数。
科研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和其他专项拨款仍由各部门安排,保持原渠道不变。
第六条地方独立自然科学研究单位的新建、撤销、合併以及人员编制的增加或减少,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经同级科委会同同级编委、财政部门审批后,由同级财政增拨或核减科研事业费。这些科研单位调入的人员,如年龄距离退休时间在三年以内,且又无中级以上技术职称者,不拨人员经费。
划转后科研单位的资金遇有特殊困难,由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科委审核,由科委与同级财政部门研究,根据财力可能酌情给予补助。
第七条各类地方科研单位的科研事业费,按下列规定管理:
(一)凡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和近期可望取得实用价值的套用研究工作的单位,一律实行技术契约制,拨给其的科研事业费在“七五”期间要逐年减少,直至基本或完全停拨。
(二)从事医药卫生、劳动保护、计画生育、灾害防治、环境科学等社会公益事业的科研单位和从事情报、标準、计量、观测等技术基础工作的科研单位及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事业费,仍由国家拨给,并按任务包乾使用。这些单位在完成包乾任务外取得的合理收入不超过本单位当年包干事业费百分之十的,全部留给本单位;超过部分,百分之二十用以沖抵下一年度的单位事业费拨款,其余留给本单位(留用部分,分别用作发展基金、福利基金和奖励基金)。
(三)从事多种类型研究工作的单位,其经费来源可以分别具体情况,通过多种渠道解决。
(四)科研单位减下来的科研事业费,三分之一留给同级科委,三分之二留给主管部门(用作科委和部门的两级技术开发基金),各级财政部门不予沖抵计画应拨的经费。
第八条各类科研单位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由科研事业费开支,不予减少。完全停拨科研事业费的单位,离、退休金仍应照拨。各单位离、退休金总额由主管部门提出,送同级科委按年核定。
第九条科研单位接受委託承担的科技任务,其费用由委託方支付。
第十条科技三项费用、省新技术发展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的拨款办法另行规定。
第十一条各市、地、州人民政府(行政公署)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情况,制定本地区的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办法。
第十二条本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