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2018-06-13 07:55:43 百科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是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管单位,主要负责文秘、会务、档案、人防、民防工作;负责法制、依法行政;负责公关接待、对外联络;负责目标管理、政务督办、电子政务、机关信息化建设;负责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负责机关行政事务、机关内保、办事大厅日常管理工作。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余万。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新兴产业门类最全、创新潜力与活力最优、金融资本最为活跃、政策集成度最高、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获得国家首批双创示範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国家生态工业示範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智慧财产权示範园区、全国首家综合性安全产业示範园区、全国模範劳动关係和谐工业园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6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7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 政府驻地:合肥市望江西路800号
  • 电话区号:0551
  • 邮政区码:230088
  • 地理位置:合肥市西
  • 机场:新桥国际机场
  • 火车站:合肥站、合肥高铁南站
  • 车牌代码:皖A
  • 现任主任:宋道军 

管委会简介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是管理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主管机关,主要负责文秘、会务、档案、人防、民防工作;负责法制、依法行政;负责公关接待、对外联络;负责目标管理、政务督办、电子政务、机关信息化建设;负责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负责机关行政事务、机关内保、办事大厅日常管理工作。管辖行政区域是国务院1990年批准的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城市西部,环依国家级大蜀山森林公园,毗邻在建的新桥国际机场,京福铁路、沪汉蓉铁路、宁西铁路傍区而行,3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千吨级货轮通江达海,园区集现代化交通、工业、高档人居于一体,是合肥城市西部组团核心区。先后荣膺首批“中国亚太经合组织科技工业园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国家先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荣誉称号。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

园区概况

园区简介

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合肥高新区)是1991年国务院首批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余万。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新兴产业门类最全、创新潜力与活力最优、金融资本最为活跃、政策集成度最高、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获得国家首批双创示範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国家生态工业示範园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国家智慧财产权示範园区、全国首家综合性安全产业示範园区、全国模範劳动关係和谐工业园区等多项国家级荣誉,2016年,在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居第7位。
合肥高新区区位优势突出。北接4E级新桥国际机场,南临4A级紫蓬山森林公园,东距合肥高铁南站约10公里,西至六安市区仅半小时车程。合淮阜高速、长江西路高架贯穿而过,捷运2号线和规划中的4号、7号、8号线直通市中心。基础设施和综合配套完善,“七纵六横”主要路网全面建成,水、电、气保障能力超过现有高峰需求的50%以上。拥有合肥七中、中加国际学校、安医附院高新医院、省妇幼保健院国际医院、省口腔医院、质子医院、砂之船奥特莱斯等一大批优质配套,坐拥“生态绿肺”大蜀山国家森林公园,柏堰湖、王咀湖交相辉映,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5%,水气质量优良率稳居全市前列。

产业集群

合肥高新区产业体系完善。已集聚形成智慧型家电、汽车及配套、新一代信息技术、光伏新能源、应急、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获批建设国家应急产业示範基地、省智慧型语音、积体电路、生物医药集聚发展基地等省级以上新兴产业基地。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迅速聚集,培育了科大讯飞、四创电子、安科生物、阳光电源、国盾量子等知名企业,引进了格力电器、美的电器、惠而浦(中国)、大陆轮胎、长安汽车、晶澳、美国3M、日本NSK、新华三集团、安徽国华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一大批企业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园区企业180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15家,外商投资企业400余家,境外世界500强投资企业20余家。自主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3家,国家及省市创新型企业285家,上市企业1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6家。
合肥高新区创新资源丰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七大创新平台中,超导核聚变中心、国家量子信息实验室、天地一体化合肥信息网路中心、分散式智慧能源集成创新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五大平台先后入驻。园区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获批建设中德智慧型製造国际创新园和合肥“侨梦苑”暨侨商产业集聚区等国字号开放平台。园区企业建成省级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22家,省级以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109家;万人拥有发明专利数262件,专利申请授权数连续位居全省第一;集聚国家“千人计画”23人,“万人计画”4人,省、市“百人计画”95人,省战新产业领军人才123人,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範基地”;聚集各类科技服务机构300余家,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48家,其中众创空间25家(国家级9家),孵化器18家(国家级6家),加速器5家,孵化场地面积260万平方米,在孵企业3000余家;建成区域性金融中心,集聚投资基金80余支,总规模超千亿元,提供天使投、省青创资金、创新贷、政保贷等全方位、全周期的投融资服务。

发展状况

“十二五”期间,合肥高新区累计实现GDP 1987.1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年均增长16.7%;实现工业总产值4654.4亿元,是“十一五”的2.9倍,年均增长16.4%;实现工业增加值1382.6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年均增长13.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39.8亿元,是“十一五”的2.7倍,年均增长16.9%,其中工业投资961.1亿元,是“十一五”的4倍;累计招商引资超过900亿元,年均增长11.2%;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295.4亿元,是“十一五”的3.2倍,年均增长22.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410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0元。
2016年,合肥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2.4亿元,增速11.1%。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71亿元(分成后1349.3亿元);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47.2亿元,增速10.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9亿元,增速8.8%;其中工业投资260.1亿元,增速16.9%。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8亿元,增速12.5%;完成进出口总额24.12亿美元,增速2.1%;完成招商引资263亿元,其中,外商直接投资4.79亿美元,工业招商引资187亿元;完成公共财政收入28.62亿元,增速15.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84亿元,增速20.2%。

未来定位

“十三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间,合肥高新区将始终坚持创新转型升级发展,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全面落实“五大发展见行动”、“去降补”、“调转促”、“全创改”、“放管服”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打造战略性产业集聚区、创新创业引领区、产城融合示範区,力争在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範区中当好龙头,在国家高新区中挺进前五,全力开创“财富高新、和谐高新、美丽高新”建设的新局面。

综合实力

这里产业发达,特色鲜明。电子信息及软体、光机电一体化、公共安全、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科大讯飞、安科生物、东华科技、阳光电源、美亚光电等一大批拥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行业知名企业脱颖而出,合肥三洋、美菱、格力、美的、大陆轮胎等国内外龙头企业在此聚集,美、日、德、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和跨国公司十余家,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科教资源

这里创新资源丰富,创业文化氛围浓厚,服务体系完善。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6家,孵化器、加速器场地100多万平方米。国家级研发中心、基地14个,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8个。从事风险投资、科技中介、信息谘询等机构和企业60多家。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大、合肥工大、安徽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微软、思科等在区内设立了研发及产业基地。

领导分工

1、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道军同志
2、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同志
3、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宏同同志
4、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同志
5、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华同志
6、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孟凡农同志
7、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节同志
8、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欣同志[1-8]

直属机构

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工委办
2、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管委办
3、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经济贸易局
4、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建设发展局
5、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
6、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农村工作局
7、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财政局
8、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人事劳动局
9、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场监督管理局
10、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科技局
11、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招商局
12、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分局
13、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城市管理局
14、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总工会(企业党委)
15、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机关党委
16、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纪工委、监察室
17、合肥柏堰科技园
18、合肥南岗科技园
19、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发展研究中心[1-19]

高新区历程

1990年10月,合肥科技工业园奠基
199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合肥科技工业园,并题写“合肥科技工业园”园名
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合肥科技工业园等27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2年7月,国家科委同意将“合肥科技工业园”更名为“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93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5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6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视察合肥高新区
1997年9月,被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 “中国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科技工业园区”
1998年9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视察合肥高新区,并题写了“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名
1999年6月,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高新区
2000年3月,被国家科技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认定为国家第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2003年9月,在国家火炬计画实施15周年总结表彰大会上,荣获“先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称号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4年11月,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範区起步建设
2005年4月,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与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举行签约仪式,荣事达中美合资公司冰洗产业工业园正式落户合肥高新区
2005年10月,合肥高新区与肥西县签署协定,合作开发柏堰科技园
2005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合肥高新区
2006年2月,美的荣事达合资公司冰洗三期工程奠基
2006年9月,蜀山区南岗镇部分区域委託高新区代管移交仪式在南岗镇举行
2006年10月,格力电器(合肥)有限公司项目在柏堰科技园开工
2006年12月,高棉国王诺罗敦·西哈莫尼来高新区参观科大讯飞公司
2007年8月,高新区与蜀山区签署协定,合作开发南岗科技园
2007年10月,高新区管委会和德国大陆集团签定协定,大陆集团在华第一家工厂落户合肥高新区,项目拟投资1.5亿欧元
2007年11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为“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
2008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视察高新区中电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鼓励科研人员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争取更大成绩
2008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亲临高新区,亲切慰问和看望了奋战在抗击雪灾一线的干部民众
2008年8月,被科技部、中国保监会批准成为“国家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园区”
2008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家火炬计画实施20周年先进管理单位”称号
2008年12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为“国家智慧财产权试点园区”称号
2009年1月,省政府正式批覆设立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示範区,并原则同意示範区总体规划
2009年1月,高新区再次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9年5月,高新区与肥西县在市政务中心隆重举行扩大合作开发柏堰科技园协定签字仪式
200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视察高新区
2010年6月,被科技部批准创建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
2010年9月,合肥高新区在全省首家获批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範园区
2010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以2008年54个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国家高新区评价(试行)工作,合肥高新区综合评价跃升至13位,其中知识创造与孕育出新能力居第11位
2010年10月,长安汽车合肥基地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
2010年12月,高新区与蜀山区举行南岗科技园(二期)合作签字仪式。二期合作面积约7.8平方公里,东至合淮阜高速,南至响洪甸路、西至小庙镇、北至方兴大道和侯桥路
2010年12月,高新区承接产业转移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项目26个,总投资106.9亿元,重点项目有美的中央空调生产基地项目、格力中央空调项目等
2010年12月,合肥高新区跻身全国首批13个光伏发电集中套用示範区
2011年1月,合肥国家智慧型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揭牌仪式在合肥高新区科大讯飞公司举行
2011年4月,合肥创新平台(一期)落成典礼暨5个研究院揭牌仪式举行
2011年6月,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连续跃升至第12位
2011年8月,荣获“全国模範劳动关係和谐工业园区”称号
2011年10月,首个日资重大项目——日本精工合肥恩斯克有限公司项目开建
2011年12月,高新区提前一年实现千亿目标,全口径工业总产值达1015亿元,成为全省首个产值超千亿元的高新区
2012年2月,获批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範基地(军民结合)
2012年5月,跻身首批16家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2012年7月,被授予“国家高新区建设20年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2年10月,合肥市与中科大在高新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定,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揭牌
2012年10月,高新区创新产业园二期项目举行开工仪式
2013年1月,全国第八家、中部地区首家网上路演中心——中国(安徽)路演中心在高新区正式启用
2013年1月,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在高新区正式启用
2013年4月,日本精工株式会社中国内陆最大工厂——合肥恩斯克(NSK)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
2013年5月,高新区巢湖工业园举行揭牌仪式
2013年8月,国家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发布,合肥高新区成为合肥市惟一入选智慧城市试点的市(区、县)
2013年8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开展分散式光伏发电套用示範区建设的通知》,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18个分散式光伏发电示範区名单
2013年11月,通威太阳能(合肥)有限公司投产仪式在高新区举行
2014年4月,高新区管委会与上海证券交易所签署战略合作协定
2014年5月,未来网路试验设施合肥先导试验网开通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举行
2014年6月,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启动仪式在高新区举行
2014年7月,长安自主品牌轿车合肥基地正式投产,首款产品奔奔mini成功下线
2014年8月,安徽广电传媒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高新区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安广传媒产业集团总部落户高新区
2014年9月,高新区被国家环保部、科技部、商务部三部委联合授予“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称号,成为中西部首批、安徽省首个国家生态工业园区
2014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安徽国购投资集团在肥签署发展合肥机器人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定
2014年9月,安徽美时影像技术有限公司揭牌,标誌着全省首家大型医疗设备研发生产企业落户高新区
2014年11月,高新区获“2013年安徽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荣誉称号。

优惠政策

这里政策聚焦,空间广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範区建设、国家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等政策高度叠加,机遇前所未有,入区企业可享受国家、省市和高新区出台的投资、财税、金融、土地、人才等各类优惠政策。
当前,我们正强力推进自主创新与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机融合,加快实施“重点企业发展计画”和“创新型企业培育计画”,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动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创新人才集聚、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到合肥高新区创新、创业,我们将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投资者、创业者一起,携手共进,共创双赢。

地理位置

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地理位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