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合肥滨湖科学城

2017-11-29 07:03:13 百科
合肥滨湖科学城

合肥滨湖科学城

合肥滨湖科学城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其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在高新区布局建设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和成果转化区,围绕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建设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依託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建设教育科研区。

合肥滨湖科学城将引导大科学装置、交叉前沿研究平台、产业创新平台、“双一流”大学和学科等创新资源集中在此区域布局,这片区域将成为合肥对外展示的重要视窗和靓丽名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合肥滨湖科学城 
  • 地理位置:合肥滨湖新区、合肥高新区
  • 机场:合肥新桥国际机场
  • 火车站:合肥火车站、合肥高铁南站

正式成立

2018年10月,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成立暨安徽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在合肥开幕。届时,备受关注的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将正式揭牌。

基本概况

2017年正式发布的《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中提到,合肥将建设滨湖科学城,其中包括国家实验室核心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和成果转化区,从而打造国家实验室和科学中心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视窗。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着名的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多数都有重要载体,例如日本筑波科学城、北京怀柔科学城、上海张江科学城等。因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规划建设滨湖科学城。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此次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成立,正是安徽省打造“四个一”创新主平台的关键之举,将促进合肥乃至安徽省创新驱动发展。
2018年6 月,《合肥滨湖科学城( 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总体规划(2018-2035年)》正式启动招标,合肥滨湖科学城“轮廓”初现。
该规划基準年为2018 年,远期至2035 年,远景展望至2050 年,分为滨湖科学城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个层次来实施。其中滨湖科学城範围包括包河区、蜀山区、庐阳区和肥东县、肥西县等部分区域,覆盖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出口加工区3 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合肥空港经济示範区、蜀山经济开发区、包河经济开发区、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等4 个省级开发区。规划面积491平方公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用地102平方公里,範围包括蜀山区、庐阳区及包河区部分区域,分为国家实验室区、大科学装置集中区、教育科研区、规划发展区。本次重点规划範围为国家实验室区、规划发展区及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用地面积约90平方公里。
在这一规划中,将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模式和分期实施建议,提出滨湖科学城开发建设的时序,明确近期建设的範围与重点,制定近期行动计画以及相关规划保障措施。在空间格局上,滨湖科学城将注重与周边地区衔接,尤其是重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布局等。未来,滨湖科学城有望探索建立行政区与功能区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重大突破。

现任领导

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临时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宋国权
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肥滨湖新区)临时党委副书记、管委会第一副主任:凌云

地理位置

合肥滨湖科学城管理委员会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