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县,隶属四川省泸州市,位于川渝黔结合部,四川盆地南缘。西面与江阳区、纳溪区、泸县相邻,东面与重庆市江津区接壤,北面与永川区接壤,南面与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毗邻。合江县距泸州市区38.7公里,距成都市区260.1公里, 距重庆市区109.2公里,是长江出川第一港口县,境内有长江54公里、赤水河57公里黄金水道,宜泸渝、成自泸赤两条高速公路纵贯全境。
合江县始建于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是长江上游置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福宝旅游区,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福宝古镇和尧坝古镇,有千年古剎法王寺。
2017年,合江县实现生产总值189.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8亿元。2018年12月13日,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2019年1月25日,入选2018年度全国“平安农机”示範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合江县
- 外文名称:Hejiang County
- 别名:少岷、符阳、荔城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四川省泸州市
- 下辖地区:26个镇、1个乡
- 政府驻地:合江镇少岷南路252号
- 电话区号:0830
- 邮政区码:646200
- 地理位置:位于长江与赤水河交界处
- 面积:2414平方公里
- 人口:90.1万(2017年户籍)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 着名景点:佛宝景区、尧坝古镇、法王寺
- 火车站:泸州站、泸州南站
- 车牌代码:川E
- 行政区划代码:510522
- 地区生产总值:189.9亿(2017年)
历史沿革
西汉元鼎二年(前115年)置符县,隶犍为郡,治安乐水会,即今合江镇南关地段。元封五年(前106年),隶属益州部犍为郡。
尧坝古镇

新朝(9—24年),王莽改符县为符信县,隶属庸部西顺郡。东汉光武帝(25—26年),刘秀改符信县为符节县,隶属益州犍为郡,建安十八年(213年),符节隶属益州江阳郡。西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年)复名符县,隶属益州江阳郡。
成汉时期(303—347年),符县隶属益州江阳郡。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年)后,符县改名安乐县,隶益州东江阳郡。南朝宋(420—479年)时,撤销安乐县。
南朝齐(480—502年),复置安乐县,置安乐戍,大同(535—545年)中,改东江阳郡为泸州,下辖江阳一郡,安乐戍隶属泸州江阳郡。北周保定四年(564年),撤销安乐戍,改置合江县,隶属泸州江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合江隶属泸州。隋朝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合江隶属泸川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泸川郡为泸州,合江隶属泸州。唐初,县治迁今白沙镇。贞观元年(627年),全国分为十道,合江隶属剑南道泸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泸州为郡,泸州改为泸川郡,合江隶属泸川郡。至德二年(757年),分剑南道为东、西两川,合江隶属剑南道东川郡。乾元元年(758年),泸川郡又改为泸州,合江隶属剑南道东川泸州。元和十二年(817年),县治迁回旧址,今合江镇南关地段。
五代十国时期,合江仍属剑南道泸州。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在剑南道东、西两川之地置西川路,合江隶西川路泸州。鹹平四年(1001年),今四川地区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四路,合江隶属梓州路泸州。大观三年(1109年),县境建纯州,辖安溪县、九支县;并在县境东南部建滋州,置承流、仁怀两县。重和元年(1118年),改梓州路为潼川府路,合江隶属潼川府路泸州。宣和三年(1121年)撤销九支县、安溪县和纯州。安溪县改为安溪寨,九支县改为九支城;废滋州为武都城,以仁怀为堡,承流併入仁怀。南宋景定三年(1262年)改泸州为江安州,合江隶属潼川府路江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合江隶属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县治迁神臂江南济民市(今三桥乡长江村黄氏坝)。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合江隶属四川南道宣慰司泸州。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合江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西蜀四川南道(肃政)廉访司泸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占领四川,合江隶属大夏泸州军民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七月,合江隶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泸州直隶州。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合江隶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泸州直隶州,县治于洪武初迁旧城。
清康熙元年(1662年),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直隶州。嘉庆七年(1802年),合江隶属四川省南永宁道泸州直隶州。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川南永宁道改为下川南道,合江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泸州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9月,撤销道,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民国二年(1913年)2月,恢复道制,3月改府州厅为县,合江隶属四川省下川南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下川南道改名永宁道,合江隶属永宁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10月,撤销道,合江隶属四川省。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6月,四川省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合江隶属四川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1950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设定西南行政区和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区,合江隶属西南区川南人民行政公署泸县专区。
1952年1月,泸县专员公署迁隆昌县城,更名为隆昌专区,合江隶属川南行政公署隆昌专区。
1952年9月,撤销四个行署区,合併成四川省,合江隶属隆昌专区。
1953年1月12日,隆昌专员公署迁回泸州市,更名为泸州专员公署,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专区。
1960年7月,泸州专区併入宜宾专区,合江隶属四川省宜宾专区。
1968年9月,宜宾专区改称宜宾地区,合江隶属四川省宜宾地区。
1983年6月,设省辖泸州市,合江隶属四川省泸州市。
行政区划
2017年,合江县乡镇建置调整为26镇1乡,即合江镇、白米镇、望龙镇、白沙镇、参宝镇、神臂城镇、大桥镇、佛荫镇、先市镇、尧坝镇、法王寺镇、九支镇、五通镇、车辋镇、实录镇、虎头镇、凤鸣镇、榕山镇、白鹿镇、甘雨镇、福宝镇、南滩镇、先滩镇、自怀镇、石龙镇、真龙镇、榕右乡。合江县人民政府驻地合江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合江县位于四川省东南部,隶属泸州市,在赤水河与长江交汇三角地带。地理坐标东经105°32'至106°28',北纬28°27'至29°01'之间。东北部与重庆市永川、江津接壤,南连贵州省赤水市、习水县,西临泸州市江阳区、纳溪区、泸县、西南角接叙永县。幅员面积24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合江县分布有娄山山脉中部向北延伸的的两条半山脉和一些中、低断头山,地形南高北低,形如肺页。深丘占二分之一,浅丘占三分之一,低山地带占五分之一。海拔多在200—300米範围,最低为望龙镇下关河边203米,最高为福宝镇互爱村轿子山1751米,高差1548米。
县境山脉大体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北属华蓥山山脉南缘的丘陵地带。区内由于地内营力和流水切割作用,形成海拔300—400米的孤丘坳谷间平坝地形。长江以南主要为娄山山脉支系由东北向西南蜿蜒至境内,包括县东部和西南部大部地区。
气候
合江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型,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357天。常年平均气温18.2℃。北部浅丘和部分谷地18—18.3℃,积温6570—6670℃;中部深丘地区16.7—18.1℃,积温6090—6630℃;低山区海拔300—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9—18.1℃;中山区海拔700—1700米之间,常年气温15.3—9.9℃。河谷积温6600℃左右,1600米高度积温3800℃左右。从北到南气温由高到低,相差801℃,积温相差3000多度。
水文
合江县境有长江、赤水河两大水系,大小河溪108条。长江在神臂城镇大岸溪入境,至望龙镇踩溪出境,境内长55公里。江面最宽(神臂咀外灌子口)约1000米,最窄约500米。常年流量每秒53400立方米,平均流速每秒3.71立方米。有观音溪、赤水河、小洋洞等大小河溪8条注入。入境高程216.4米,出境高程203米,落差13.4米。水流平缓,长年通航。赤水河自九支镇截角垭入境,至合江城南注入长江,境内长62公里。河床宽100—300米。常年流量每秒64立方米。有沙溪河、马哮洞、佛龙溪、习水河等大小河溪8条注入。入境高程225.4米,入长江高程206米,落差19.4米。是川南黔北水上交通要道。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合江县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943279万立方米。其中:长江、赤水河、习水河等过境总量为27742030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99.3%。地表水资源总量为173173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0.6%。长江在焦滩乡大岸溪入县境,入境点海拔高程216.4米,在望龙镇高洞溪出境,出境海拔高程203.00米。合江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28076万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0.1%。人均占有量从1985年的2180.8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的2019.8立方米。
矿产资源
合江县具有开採价值的矿产主要有天然气、页岩、沙岩、卵石和河沙,截至2005年底,合江县境内共有天然气井182口,年产量两亿方。
动物资源
合江县兽类(含两栖类爬行动物)主要有:草豹、马耳狗、猕猴等40余种;禽(鸟)类主要有:金鸡、黑鹳(青庄)等70余种;蛇类主要有:乌梢蛇、碎蛇等20余种;水产类主要有:黄鳝、鱼鳅、蚌壳、螺蛳、螃蟹、鲤鱼、鲫鱼、鲟鱼、鳗鱼等30余种。
人口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户籍人口9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5万人,乡村人口67.6万人。全年出生人口8456人,人口出生率为9.3‰,死亡人口6112人,人口死亡率为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6‰。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常住人口70.76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0.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75万人,乡村人口43.01万人,城镇化率39.2%,比2016年提高1.6%。
经济
综述
2017年,合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9.9亿元,比2016年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73.6亿元、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80.4亿元、增长9.2%。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8.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4%。三次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0%、47.4%和43.6%。
2017年,合江县非公经济增加值121.1亿元,比2016年增长8.8%。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63.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4亿元、增长2.7%;第二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51.8亿元、增长8.1%。
2017年,合江县居民消费价格(CPI)比2016年上涨0.9%,其中商品零售价格比2016年上涨1.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2016年上涨2.9%。
2017年,合江县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0.8亿元,同口径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5.9亿元,同口径增长14.7%。全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4亿元,同口径增长2.0%。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亿元,同口径增长10.0%;教育支出9.8亿元,同口径增长8.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4亿元,同口径增长11.2%。
第一产业
2017年,合江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1.2万亩,比2016年下降0.4%;油料播种面积4.9万亩、增长5.6%;蔬菜播种面积16.9万亩、增长3.4%;药材种植面积1.2万亩、增长8.6%。
全年粮食总产量52.1万吨,增长0.7%。其中,穀物类总产量41.6万吨、下降1.3%;豆类总产量1.2万吨、增长7.2%;薯类总产量9.3万吨、增长9.5%。油料产量0.5万吨、增长6.6%,其中,油菜籽0.3万吨、增长6.1%。
全年生猪出栏70.7万头,比2016年下降4.9%;牛出栏0.3万头、下降9.6%;羊出栏18.7万只、增长2.8%;家禽出栏851.8万只、下降4.1%;兔出栏68.1万只、增长4.7%。全年肉类总产量6.7万吨、下降2.7%。其中,猪肉产量5.1万吨、下降3.1%。禽蛋产量1.2万吨,下降3.8%。水产品产量1.8万吨、增长5.8%。
全年木材产量1.7万立方米,比2016年下降7.1%。
全年农机总动力42.5万千瓦,比2016年增长7.9%。
第二产业
2017年,合江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9.0亿元,比2016年增长8.6%,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32.4%。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0.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四大产业中酒类製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3%;化工行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5%;农副食品加工和食品製造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6.7%;能源行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4.2%。全年造纸行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4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2.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4.3亿元,比2016年增长16.6%;实现利润总额6.9亿元,比2016年增长116.4%;实现利税总额10.6亿元,比2016年增长64.6%。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34户,全年建筑业总产值153.0亿元,比,2016年增长51.4%,实现增加值14.6亿元,比2016年增长1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19.7万平方米,比2016年增长24.4%。
第三产业
2017年,合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4亿元,比2016年增长13.1%。按经营地统计,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62.3亿元,比2016年增长13.2%;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6.1亿元, 比2016年增长12.9%。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79.3亿元,比2016年增长13.2%;餐饮收入额19.1亿元,比2016年增长12.5%。
2017年,合江县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化妆品类增长53.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6.1%,金银珠宝类增长13.5%,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5.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3.8%,汽车类增长30.1%,粮油、食品、饮料、菸酒类增长10.5%。
2017年,合江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9.1亿元,比2016年下降44.8%。其中,住宅投资10.9亿元、下降53.9%。商品房竣工面积120.3万平方米、增长183.8%;商品房销售面积88.5万平方米、增长15.5%。
交通运输
合江县境内有合渝路、合习路、合赤路、泸合路等二级水泥路,以及泸渝高速公路(G93成渝环线高速公路)和成自泸赤高速公路(G4215成遵高速)。其中泸渝高速公路在合江境内两跨长江、设有四个互通,建成通车后,合江距重庆外环57公里、距重庆市区不足100公里。
繁忙的赤水河航运

长江黄金水道在合江境内流长55公里,宜港岸线近9公里,港口分布众多,年吞吐能力近千万吨。3000吨级船舶可全年昼夜通航,中水期6000吨级船舶可直航至上海。距合江40公里的国家二类开放口岸——泸州港国际货柜码头具有100万标箱的年吞吐能力,是四川及云贵北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
截至2016年末,合江县境内公路总里程2208.0公里,其中等级公路里程1736.6公里。高速公路61.3公里。全县客运车辆拥有量518辆,其中公车41辆,计程车183辆。
2016年,合江县货物运输总量975.4万吨,比2015年增长15.9%。货运周转量420957.0万吨公里、增长20.3%;全年旅客运输总量2216.5万人次、增长15.3%。客运周转量91528.1万人公里、下降22.6%。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文物保护单位14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2处、21处、107处。文物保护点1317处。全县拥有电视发射机8部,有线数位电视用户32283户。广播覆盖率98.5%,电视覆盖率99.6%。
教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共有国小75所(含民办学校),在校学生71806人,专任教师3352人;国中22所,在校学生34666人,专任教师1794人;普通高中3所,在校学生12345人,专任教师912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学生14376人,专任教师765人;民办普通高等专科院校1所,在校学生5222人,专任教师221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120人,专任教师23人;幼稚园127所,在园儿童数24539。国小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国中升学率95.0%,高中升学率82.9%。

科技发展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1家,比上年增加1家。农业科技和服务单位41个。全年专利申请数287项,比2016年增长31.7%。专利申请受理量287项,专利申请授权量57项。
医疗卫生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有医疗卫生机构750个,拥有床位总数4558张;卫生技术人员3245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86人。产妇住院分娩比例为99.96%;新生儿死亡率2.26‰。
体育事业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共有体育场馆71个,全年举办运动会28次,参加运动员2.2万人。
人民生活
2017年,合江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22元,比2016年增长9.9%。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72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62元、增长8.5%。全年全县居民消费支出13541元,比2016年增长7.1%。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076元、增长5.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077元、增长7.8%。农村居民恩格尔係数为42.3%;城镇居民恩格尔係数为40.7%。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末,合江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3156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8401人。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32.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0.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2.4万人。201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8%。
历史文化
明末清初,四川战事频繁,人口锐减。《四川通志》载:“蜀自汉唐以来,生齿颇繁,烟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后,丁口稀若辰星。”康熙七年(1664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奏请康熙皇帝移民到四川开垦土地,重建家园。之后,四川地方官员不断奏请向四川移民。康熙三十三(1694年)正月初七,康熙颁布《招民填川诏》,下令从湖广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诏文称“凡有开垦百姓,任从通往,毋得关隘阻挠。俟开垦六年外候旨起科。凡在彼官员,招抚有功,另行嘉奖。”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后,大批楚、粤、闽、赣之民移居合江。大量外省人的迁入,带来了不同地域的生产技术、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为合江注入了新鲜血液,促进了合江的开发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福宝古镇的湖北会馆(禹王庙)、江西会馆(万寿宫)、福建会馆(天后宫),白鹿古镇的江西会馆(万寿宫)等,是不同省区的移民开展联谊、接洽商务的场所。
名优特产
合江豆花
合江豆花为农家自种的天然黄豆为原料,以传统胆巴自家打的豆腐,再用传统发酵技术製作的天然红豆腐(本地称为“红灰门儿”,表面铺着一层手工辣椒粉其中还有些花椒粒)。
合江荔枝
合江荔枝是泸洲的特产,早负盛名。以其晚熟(一般在7、8月份上市,比两广荔枝晚熟2个月左右),合江荔枝中晚熟配套成龙,有大红袍、妃子笑、糯米糍、降纱兰、桂味、坨提、带绿、楠木叶、鹿角等10多个品种。
合江真龙柚
合江真龙柚果实倒卵形,果颈较粗。平均单果重1036克。果梗深凹,有放射沟纹,果顶广圆,中心浅凹,果皮黄色,果面较粗糙,有乳状凸起,油胞中大,密生,果皮厚1.8—2厘米,易裂果。囊瓣梳形,每果14—17瓣,果实汁胞绿白色,披针形,脆嫩、化渣、多汁,无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3%,味甜,无苦麻味,品质上等。成熟期11月初,耐贮运。
风景名胜
佛宝景区
佛宝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还是福宝国家级森林公园、佛宝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位于县城东南部,是贵州高原大娄山褶皱北缘向北延伸的尾部,处在北纬28°52′至28°28′,东经106°01′至106°23′之间,拥有原始森林60万亩,成片楠竹林13万亩,景区面积432平方公里,分为福宝古镇、玉兰山、天堂坝、自怀三个主景区,享有“林海”的美誉。
尧坝古镇
尧坝古镇以知名影视拍摄基地、古民居活化石、名人故里着称。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川南影视基地。
法王寺
清朝同治年间,法王寺第七代祖师果山和尚,大兴土木,形成了法王寺的巨大规模。并且派其师弟果端、果钦上京师奏请皇上,颁赐印刷柏林寺藏经,请领法王寺方丈代慈禧太后修行,钦赐“法王禅寺”匾额,开创了法王寺鼎盛的局面。法王寺成为川南黔北的十方丛林,住寺有四百余僧众。
明代城乾垣
合江,遗存在城区内的明代城乾垣近2000米,张家沟、河街、水洞街的城垣旧貌依然;与县城隔江相望的清代白塔,为合江古县城的象徵。白沙镇唐代合江县城遗址,九支镇宋代安溪县城遗址,榕右乡榕山城遗扯,合江镇安乐山城遗址,城郊隋代刘珍修道“成仙”的云台寺,县西建于穴元之际的川南古剎法王寺,城南的明代石刻流杯池,清代摩崖石刻霞洞和城内的清代街区、古民居。
南宋神臂城
南宋神臂城位于合江县焦滩乡境内神臂山上,距合江县城30公里。古城东西长1200米,南北宽800米,四周悬崖绝壁,三面环水,长江从北流来,再绕西转南而去。神臂山山势奇特,悬崖矗立,地形十分险要,是长江上的一道天然屏障。宋元抗兵之际,宋泸州知州曹致大受命修筑神臂城。公元1243年城就,乃迁泸州治所于此,以拒元兵。从公元1243年至1277年,泸州军民在此坚持抗元战争34年。期间神臂城曾五度易手,于1277年城陷。神臂城因此被后人誉为“铁打的泸州”,史有“铁泸城”的美称。
崖墓
合江崖墓有上千座之多。主要分布在长江、赤水河、高洞河及大、小槽河流域两岸的二级台地或高波崖壁之上。四川汉画像石棺,发现和出土21具之多,合江汉画像石棺,主要分布于合江镇、实录乡、白米镇、榕右乡、密溪乡等地的崖墓中,用本地产青白石料,整石雕琢而成。汉代崖墓随葬品中,陶俑较多。合江出土收藏100余件,主要有各式传教俑、文吏俑、武士俑、舞乐百戏俑、畜禽俑及各类陶器。
着名人物
人物 | 时间 | 相关简介 |
---|---|---|
穆青 | (1898—1930) | 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优秀党员,中共四川省委早期领导人、四川临时省委书记兼军委书记、组织部长。 |
李大章 | (1900—1976) | 名畅英、鸿相,号如章,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人。建国后,历任四川省省长、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等职。 |
夏之时 | (1887—1950) | 字亮工,四川合江榕山镇(今虎头乡)人。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11月5日夜,夏之时等人在成都龙泉驿土地庙率230余名士兵誓师起义,夏之时被公推为革命军总司令。曾任孙中山大元帅的靖国招讨军司令,川西护法军总司令等职。1950年逝于合江,享年63岁。 |
王朝闻 | (1909—2004) |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为延安中央党校大礼堂创作的大型毛泽东浮雕像,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务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华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政协第三、四、五、六届委员等。 2004年11月11日23时1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