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合江省

2018-01-03 12:42:09 百科
合江省

合江省

存在于1945——1949年,现已併入黑龙江省。本省东、北邻苏联,西界黑龙江省、嫩江省,南接松江省,位于今黑龙江省东北部的铁力以东、穆稜及依兰以北地区,地形以三江平原为主体,地势低平。东部主要是湿地,人口聚集在西部。由于乌苏里江与松花江皆在此与黑龙江会合,故命名为合江,简称合。抚远市的最东端乌苏里江与黑龙江会合处是中国国土的最东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合江省
  • 行政区类别:省
  • 所属地区:中国东北
  • 下辖地区:佳木斯市,鹤岗市等
  • 面积:135406.27平方公里
  • 人口:1841100人(1947年)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

来源于老吉林省。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分东北为九省二市(大连、哈尔滨,后来才加上瀋阳),并派任首长与省府委员。不过由于苏联红军占领东北,阻挠国府接收,反而是来自关内的共产党,于11月赶到佳木斯,成立了自己的合江省政府,李延禄任省主席。之后省政府一度至哈尔滨待命前往;鑒于松、哈岌岌不保,解放军多集结合江省会佳木斯一带,且为其后方重地,不容国民党进入,形式接收,亦非所允。中途知难而返,得保全全。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4月,苏联红军撤出哈尔滨,各省、市政府也随同苏军撤出哈尔滨。合江省主席吴瀚涛率领部分省府人员赴瀋阳建立合江省政府办事处。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国民政府颁布东北新省区方案,公布东北九省的行政区域,以原满州国东安省及三江省大部分区域置“合江省”。合江省省会为佳木斯市(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全省辖有1市、17县,由于省境较小,不设行政督察区。由于本省因抗战结束后,全境己被东北民主联军解放,故国民政府公布的行政区划并未得到执行。自始自终,中华民国政府从未直接统治该地区,各项统计资料多为“满洲国”纪录或推估,而立法委员与国大代表形式上为在南方的合江省人民选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年底辽西会战后,大部分地区为中共解放。11月2日解放军正式进入瀋阳,中华民国合江省政府机构彻底瓦解。

中共时期

抗战胜利后,1945年11月7日,中共三江地区行政专员公署在佳木斯市成立,合江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书记为张闻天。后成立合江省人民政府,撤销三江专员公署,下辖佳木斯市及依兰、勃利、抚远、同江、富锦、桦川、汤原、鹤立、萝北、佛山、密山、虎林、饶河、宝清、鸡宁、东安、通河17县。12月设富锦专区,下辖富锦、绥滨、同江、萝北、抚远、佛山6县。1948年7月,牡丹江省撤销,所辖林口等县併入,合计1市19县。
合江省
1949年4月21日,中共东北行政委员会发布“建民字第15号”令,撤销合江省建制,全境划归松江省。

行政区划

2市

佳木斯市
兴山市(1946年7月析汤原县兴山镇置,后改名鹤岗市)

16县

依兰县
桦川县
绥滨县
抚远县
富锦县
勃利县
汤原县
萝北县
桦南县(1946年6月析桦川县南部第五、六、七、八区置)
集贤县(1946年6月析富锦县第四、五区置,因驻地集贤镇得名)
宝清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牡丹江省)
密山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牡丹江省。1988年,设定密山市【县级】,隶属于鸡西市。)
鸡宁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牧丹江省。1949年7月30日,将鸡宁县改为鸡西县。1956年12月8日,撤销鸡西县,设定鸡西市。)
虎林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牡丹江省。1996年10月撤县设虎林市。【县级】)
林口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牡丹江省)
饶河县(1948年7月前隶属牡丹江省)
同江县(1949年1月裁撤,併入富锦县。1965年8月23日,复置同江县,后升为同江市【县级】)
刁翎县(1946年析依兰县刁翎镇、三道通一带置。1948年10月1日裁撤,併入林口县。现已不存在。)
永安县(1947年5月10日析密山县永安等区置。同年9月裁撤。现已不存在。)
鹤立县(1948年10月1日裁撤,併入汤原县。现已不存在。)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