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人》是由John Wells执导的剧情片,本·阿弗莱克 / 凯文·科斯特纳 / 汤米·李·琼斯等参加演出,反应金融危机对于美国人的影响的一部电影,于2011年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间公司的几位合伙人之间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约翰·韦尔斯
- 编剧:约翰·韦尔斯
- 主演:本·阿弗莱克,凯文·科斯特纳,汤米·李·琼斯,Thomas Kee,Craig Mathers,Gary Galone,Suzanne Rico,Adrianne Krstansky
- 出品公司:Company Men Productions
- 发行公司:The Weinstein Company LLC
- 中文名:合伙人
- 外文名:The Company Men
- 其它译名:企业风暴;职场男人
- 製片地区:美国
- 类型:剧情
- 片长:109分钟
- 上映时间:2010年1月21日
- 对白语言:英语
- 色彩:彩色
剧情简介
影片由约翰·韦尔斯自编自导,反映金融危机引发企业职员失业。本·阿弗莱克在影片中饰演一名公司骨干,但是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被裁员,顿时失去10万年薪和爱车保时捷。而玛丽亚·贝罗饰演的正是人力资源部的领导,被迫辞退本·阿弗莱克的正是她。而格雷格·T·尼尔森则饰演CEO。另外,凯文·科斯特纳饰演本·阿弗莱克的姐夫,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建筑商,给阿弗莱克提供了一份建筑工人的工作。汤米·李·琼斯则饰演公司的高级合伙人,面对合作伙伴的贪婪,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备注 |
---|---|---|
Bobby Walker | 本·阿弗莱克 | ---- |
Gene McClary | 汤米·李·琼斯 | ---- |
Jack Dolan | 凯文·科斯特纳 | ---- |
Thomas R. Kee | Thomas Kee | ---- |
Conners | Craig Mathers | ---- |
Karlson | Gary Galone | ---- |
Gail | Suzanne Rico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选角导演 | 艺术指导 | 美术设计 | 服装设计 | 发行 |
---|---|---|---|---|---|---|---|---|---|---|---|
Barbara A. Hall | 约翰·韦尔斯 | Mark S. Constance;Stephen P. Dunn ; | 约翰·韦尔斯 | 罗杰·狄金斯Roger Deakins | 亚伦·齐格曼Aaron Zigman | Robert Frazen | Laura Rosenthal | David J. Bomba | John R. Jensen; Cammeron Truesdale | Lyn Paolo | Kyra Friedman |
故事介绍
鲍比·沃尔克(本·阿弗莱克 饰)本是一名公司的骨干,正冀望获得更大的提拔。但是没有想到,金融危机来袭,他也不幸惨遭裁员,失去了高达10万年薪的工作。昂贵的房子和保时捷一一失去,不得不搬到父母家中住,为了养活妻子和两个孩子,他只好来到姐夫杰克(凯文·科斯特纳 饰)的建筑工地,当上了一名建筑工人,从办公室金领到蓝领的转变考验着他的神经和理想。
吉利(汤米·李·琼斯)是阿弗莱克离开的那家公司的高级合伙人。他发现,总裁一面声称资金问题而大肆裁员,一面却花钱新建公司总部,在提出异议后,总裁竟然连他也要辞退,转而聘用自己的情妇。看透了同伴的利慾薰心,带着对被裁员工的内疚,麦克拉里终于做了一个极富勇气的决定试图恪守自己的商业原则。在这个动荡的经济萧条年代里,他们的坚守与转型对个人都是巨大的考验,而他们也同时因此开始了对自己曾有价值观的重新审视。
幕后花絮
长片处女作
在2010年,提起反映美国公司政治,商业内幕的电影,大多数人期待的恐怕是《华尔街:金钱永不眠》。而同时,美国金牌电视製片约翰·韦尔斯却召集了凯文·科斯特纳、汤米·李·琼斯两员实力派老将,外加近来状态逾勇的本·阿弗莱克,準备以一部表现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公司人失业处境的《合伙人》,作为自己电影界的长片处女作。作为製片人,身在幕后的约翰·韦尔斯可能令观众感到陌生,但是一提《急诊室的故事》(1994-2009)与《白宫风云》(1999-2006)两部美剧,想必广大美剧迷立刻会有如雷贯耳之感。是的,在美国电视剧行当打拚20多年,韦尔斯已经称得上功勋卓着,在业内更是拿奖拿的手软。这一次,他将目光敏锐的对準了金融危机下的个体,亲自写出了整部影片的剧本,希望跳出公司、组织层面阴谋论的视角,从个体更全面的反映那场金融危机对美国人生活的影响。
不过,对于从製片角色转变为电影导演,约翰·韦尔斯坦承也有个适应的过程,“我曾经导演过一些电视剧,这次担当电影导演,对我来说,我最大的问题就是,起初,我老是有些担心製片方面的事儿。我只能依赖于我已经知道的和我已经习惯的工作方式。所以在大概三天后,我的摄影导演和电影製片过来说,‘你知道的,我们负责我们的一些事儿,以便你可以做这个(导演),所以,你专心做好导演工作吧’。”。看来,韦尔斯将自己从製片角色中挣脱出来,确实费了些力气,不过之后他也表示很享受这样的“单纯”工作,不必操心太多,而是聚焦于导演工作。而关于《合伙人》的故事,实际上在金融危机前,韦尔斯就已经有了想法,那是在十年前,韦尔斯家族里有人虽然获得了MBA和电子工程学位,还是面临失业困境。那时,他这位亲戚的公司被一家欧洲大公司合併,一下子解僱了5000名员工,他的亲戚不得不发出大量申请去尝试获得新的工作。而这样近距离的美国高知失业者的经历也激发了他的灵感,他开始尝试撰写剧本和研究相关背景,在两年时间里採访两百多名受访者。当他终于将剧本完成交给华纳时,却恰逢9/11恐怖攻击发生,这样的题材也就展示被搁置下来。
老将加盟
然而,这个剧本并未就此泯灭,在两年前,韦恩斯坦公司对这个剧本产生了兴趣,他们向韦尔斯打了电话说,“你知道,经济又开始变遭了,很多人又遇上了类似的经历。你应该重新去访问这些人。”于是,韦尔斯又开始了对这些人的採访,让他发现更多令人震惊的现实,比如一个月内竟然有两百万人失去了工作。于是,他修整剧本,这一次终于让他对美国失业公司人的关注有机会被搬上银幕。紧接着,自然的就是召集团队的工作,韦尔斯表示,他当时几乎立刻就想到了本·阿弗莱克,将剧本发给了他,本也很快做出加盟的回响。对于本·阿弗莱克来说,扮演一个失意之人并不是生疏之事,让他摘得威尼斯最佳男演员奖的《好莱坞庄园》(2006)中,他便扮演了一位失意的男演员,落寞之情表现真实自然。
敲定了本·阿弗莱克之后,约翰·韦尔斯又迅速的给汤米·李·琼斯送去了剧本,同样得到了汤米的积极回响,对剧本非常喜欢的他同意了参与。而在2008年圣诞节,韦尔斯又得到了一件最好的“圣诞礼物”,美国金牌摄影师罗杰·狄金斯回复表示加盟本片,罗杰·狄金斯堪称奥斯卡的无冕之王,儘管至今未能摘下桂冠,但是凭藉《肖申克的救赎》(1994)、《冰血暴》(1996)、《老无所依》(2007)、《神枪手之死》(2007)等名片中他出色的摄影水準,早已成为一部影片品质在摄影层面的保障。接着,凯文·科斯特纳也发来回复,并且点名希望扮演片中杰克一角。在几位大牌到位的情况下,其他演员也就自然汇聚而来,组成了本片无论从星光还是实力来看都很强劲的阵容。
价值观的反思
商业题材电影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已经成为这两年来各大电影公司关注的热点,其中,不乏聚焦于商战与阴谋的影片,或者从侧面表现蓝领失业人群生活现实的作品。与这些作品相比,《合伙人》显得更具个性,它一方面离商业焦点很近,片中的失业者都是具有一定身份和事业的昔日的成功人士;另一方面,它又与商业纷争本身保持距离,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在金融危机动荡下,每一个个体的抉择和命运。正如韦尔斯本人表示,本·阿弗莱克扮演的角色正是一个传统定义的美国梦的样本,他来自劳动阶层,却通过教育和辛勤工作,成为一个前途远大的公司骨干,但是这一切却可能突然之间急转直下。这带去了本片对美国梦,和它背后的公司体制的反思,也带来了危机中个体对于自身利益和他人处境的抉择,而这份个体命运的无常和道德的无奈对于观众可能也是一次个人反思的触发。
影片评价
*《合伙人》:完全不对板的电影名字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风格,其历史源远流长。很多人甚至认为,真实的生活比一切都要高贵。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论点虽然武断,但确实有其道理,特别是考虑到展现现实往往在艺术成就之外,也有其社会和政治意义。
*合伙人是一部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电影,有着类似剧本的电影可以说数不胜数,故事性也不是很强并没有那种大起大落式的剧情,但本片却是在同类电影中让人看得很舒服的一部。
*一部小励志片,人生跌倒不怕,就怕一跌倒再也爬不起来。。。 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