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史小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2019-02-14 04:44:42 百科
史小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史小明(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史小明,1970年生于宜兴。1989年起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秀棠先生,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史小明
  • 出生地:宜兴
  • 出生日期:1970年
  • 职业:紫砂陶艺创作设计

人物经历

史小明,1970年生于宜兴。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理事、陶瓷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会员、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理事兼陶艺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优秀青年民间文艺人才、无锡市十大杰出青年、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陶瓷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美国SADDLEBACK COLLEGE客座教授、十二届无锡青年联合会委员、《宜兴紫砂》副主编、陶都宜兴十佳青年陶艺家、宜兴市政协委员、学术技术带头人。
史小明
1989年起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徐秀棠先生,在从事紫砂陶艺创作设计。长于学习、思考,笃实而又敏于事。所创作的陶塑作品题材广泛,各具神韵,特别是传统的佛像雕塑,雍容大度、法相端庄,深受注目。用写意的手法和夸张的构思营造的壶艺作品不拘一格、以塑入壶,追蹤时代步伐,富有想像力和时代感。是既能塑又善壶的中青年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成就

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南京博物院、ATELIERS D'ART DE FRANCE(法国)等多家艺术团体和个人收藏。曾多次应邀前往美国、韩国等讲学、陶艺交流。
史小明作品分获第九、八、七、六届全国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等数十个大奖,併入藏于中国美术馆、中南海紫光阁、南京博物院、台湾历史博物馆、ATELIERS D'ART DE FRANCE(法国)等国内外着名文化机构团体。

相关评论

欣赏史小明的作品——雕塑类的先贤陆羽、佛像观音、一团和气、诚信笃实,茶壶类的茶缘系列、皮包壶系列,以及文房雅玩等摆件,它们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思考及其表现形式,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他的老师徐秀棠先生。
徐先生言及一生的紫砂创作,最为推崇两位陈姓古人——陈鸣远和陈曼生。陈鸣远是多才多艺的手艺大家,其光货、花货茶壶,和各种文房摆件,展现了他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人们讚叹“陈生一出发巧思”;而陈曼生及其同僚们所行世的“曼生壶”为后人开创了一种装饰风格,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手工艺结合的典範,是紫砂文化精神的拓展者。徐先生实践两陈的艺术精神,从而在紫砂陶塑、茶壶和陶铭陶刻等方面有了丰硕的建树,史小明则在老师的影响下,在紫砂文化和多样的表现形式上不断努力,有了新的作为,让人为之欣喜。
手工艺是需要传承的,是在不断传承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作为最富传统文化气息的紫砂工艺,最重要的传承,或者说最应让后人遵循和实践的是什幺东西?那就是文化精神和技艺手段,别无其他。而在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传承要素中,放在第一位的应是文化精神。文化深厚与否,决定了题材的选择,和作品的内涵宽厚与否,技艺水平就是恰如其分的表现手段,也因此,作为一名大家,或是有志于别开生面的手工艺人,就必须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但首要的文化意识的追求,眼界要高,有着强烈的文化精神需求,眼高手低不可怕,眼高的人常常会发巧思,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在题材的文化性上有独到的眼光,在表现上会不断砥砺自己的技艺手段,机缘和成功就会在不远处等着他;而手高眼低永远是匠人,最怕的则是眼低手低。对待文化的态度,是一种特别重要的创作心理,也是一条区别艺术家和匠人的重要标準,不幸的是,这一点多为现今的紫砂从业者所忽视。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