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全名小利兰·史丹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简称“斯坦福(Stanford)”,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帕罗奥多市(Palo Alto)境内,临近世界着名高科技园区硅谷,是世界着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成员。史丹福大学占地约33平方公里(8180英亩),是美国占地面积第六大的大学。
学术方面,史丹福大学与旧金山北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构成了美国西部的学术中心。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至2018年10月,共有83位斯坦福校友、教授及研究人员曾获得诺贝尔奖、位列世界第七;27位曾获得图灵奖(计算机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一;8位曾获得过菲尔兹奖(数学界最高奖)、位列世界第八。2018-19年,该校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二,在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均位列世界第三。2018-19年,史丹福大学位列《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声誉排名世界第三。
史丹福大学为硅谷(Silicon Valley)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众多高科技公司的领导者,这其中就包括惠普、谷歌、雅虎、耐克、罗技、Snapchat、美国艺电公司、太阳微系统、NVIDIA、思科及LinkedIn等公司的创办人。此外,其校友涵盖30名富豪企业家及17名太空员,亦为培养最多美国国会成员的院校之一。根据《福布斯》2010年盘点的亿万富翁最多的大学,该校名列第二,亿万富翁数量达28位,仅次于哈佛大学。
基本介绍
- 官网:http://www.stanford.edu
- 主要奖项:83位诺贝尔奖,8位菲尔兹奖,27位图灵奖;
4位普利兹奖;
139枚奥运金牌(全美第二)、73银牌、58铜牌 - 校训:Die Luft der Freiheit weht(自由之风劲吹)
- 主要院系:文理学院、工程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等
- 所属联盟:美国大学协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 中文名:史丹福大学
- 外文名: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 简称:斯坦福(Stanford)
- 创办时间:1891年
- 类别:私立综合研究型大学
- 现任校长:Marc Tessier-Lavigne
- 知名校友: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文顿·瑟夫、谢尔盖·布林、拉里·佩奇
- 所属地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
- 学校面积:33平方公里
- 本科生:6,994(2016年)
- 研究生:9,128(2016年)
- 师生比:1:4
历史沿革
创立时期
崛起时期
历史事件



历任校长
历任校长 | 历任时间 | 主要功绩 |
乔丹 | 1891—1913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旧“石器时代”,奠定勒史丹福大学发展的基础,之后任名誉校长。 |
布兰纳 | 1913—1916 | 坚持了提高教师待遇的政策,就任时间短是因为退休年龄已到(65岁)。 |
韦伯 | 1916—1943 | 提出新目标:紧紧合上世界发展的节拍。 1、改变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 2、鼓励学生髮展体育运动 3、取消了招收女生的限额 4、改革决心坚决 |
崔继德 | 1943—1948 | 1、精打细算、勤俭办学 2、成立规划办公室 3、为扩招奠定了基础 |
史德龄 | 1949—1958 | 1、任期内捐款达到3.29亿美元。 2、扩充师资队伍 3、扩大财源,出租土地 4、新“石器时代” 5、开办分校(德国、法国、义大利、澳大利亚和英国等) |
比茨 | 1959—1970 | 任期短,在加上压力巨大,政治和经济双重压力,于1970年辞职,由于时间短促,没有很大建树。 |
莱曼 | 1970—1980 | 1、积极筹款 2、积极扩建 |
甘迺迪 | 1980—1992 | 1、积极筹款,5年共筹款11亿美元 2、为教学改革与教育部长顶撞 3、在任期,史丹福大学位居全美第二名 |
格哈德-卡斯帕尔 | 1992—2000 | 明确了斯坦福的一贯传统,提出了"大学是一所公众服务机构"的思想,并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员工待遇。 |
约翰·汉尼斯 | 2000—至2016年8月12日 | 自2000年出任史丹福大学校长。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史丹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工程学院院长、主管学术和财务的副校长。亨尼斯教授致力于生物科学和生物工程方面的跨学科建设,被称为“RISC之父”。 |
马克·特希尔-拉维尼 | 2016年8月13日— | 加拿大神经科学家,现任史丹福大学第11届校长。此前,他曾是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当时还是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校长。他是担任洛克菲勒大学校长职位的第一位行业高管。他也是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基金科学顾问委员会的成员。 |
办学实力
办学理念
院系专业
提供本科生及研究生课程的包括: | 只提供研究生(或专业学科)课程的包括: |
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 医学院(School of Medicine) |
能源与环境科学学院(School of Earth,Energy〥Environment Sciences) | 法学院(Law School) |
文理学院(School of Humanities & Sciences) | 教育学院(School of Education) |
商学院(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

师资力量
林纳斯·保林 | 亚瑟·空伯格 | 罗伯特·霍夫斯达特 | 亚历山大·苏沃正宜春 | 肯尼斯·阿罗 |
弗里德利希·海克 | 伯顿·理奇得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保罗·伯格 | 亚瑟·许瓦楼 |
乔治·斯泰勒 | 亨利·桃布 | 迈克·莱维特 | 布莱恩·克比尔卡 | 苏德霍夫 |
朱棣文 | Gary S. Becker | William Sharpe |
研究声誉
总体排名

学科排名
学术领域 | 世界排名 | 学科(系) | 世界排名 |
工科 | 2 | 计算机科学 | 1 |
生命科学 | 3 | 数学 | 2 |
理科(自然科学) | 4 | 化学 | 3 |
医科 | 5 | 物理学 | 6 |
社会科学 | 6 | 经济学/商学 | 7 |
学术领域 | 工程技术 (工科) | 人文艺术 | 自然科学 (理科) | 社会科学 | 生命科学 | 医科 |
世界排名 | 1 | 1 | 2 | 2 | 4 | 7 |
自然科学(系) | 全美排名 | 人文社科(系) | 全美排名 |
计算机科学 | 1(并列) | 心理学 | 1 |
生命科学 | 1(并列) | 英语及文学 | 2(并列) |
统计学 | 1 | 政治学 | 2(并列) |
物理学 | 2(并列) | 历史学 | 4(并列) |
地球科学 | 3(并列) | 社会学 | 4(并列) |
化学 | 4(并列) | 经济学 | 5(并列) |
数学 | 5(并列) | 犯罪学 | 无 |
职业学院 | 教育学院 | 商学院 | 法学院 | 工程学院 | 医学院 | 护理学院 |
全美排名 | 1 | 2 (并列) | 2(并列) | 2 | 2 | 37(并列) |
学科/专业 | 世界排名 | 学科/专业 | 世界排名 | 学科/专业 | 世界排名 |
统计及运筹学 | 2 | 心理学 | 4 | 政治及国际关係 | 7 |
计算机科学 | 2 | 医学 | 4 | 地球及海洋科学 | 8 |
机械工程 | 2 | 土木工程 | 5 (并列) | 艺术设计 | 8 (并列) |
电机工程 | 2 | 生命科学 | 5 | 人类学 | 8 |
材料科学 | 2 | 化学 | 5 | 发展研究学 | 9 (并列) |
化学工程 | 2 | 法学 | 5 (并列) | 哲学 | 12 |
环境科学 | 2 | 近代语言学 | 5 | 建筑学 | 23 |
物理及天文学 | 3 | 社会政策及管理 | 6 | 表演艺术 | 33 |
矿业工程 | 3 | 语言学 | 6 | 农学及林学 | 无 |
经济学 | 3 | 英语及文学 | 6 | 牙医学 | 无 |
会计及金融 | 3 | 社会学 | 6 | 药学 | 无 |
教育学 | 3 | 历史学 | 7 | 兽医学 | 无 |
工商管理 | 4 | 考古学 | 7 | 地理学 | 无 |
数学 | 4 (并列) | 通讯及媒体研究 | 7 | 护理学 | 无 |
科研成果

姓名 | 备注 |
---|---|
费利克斯·布洛赫 | 1952年与爱德华·珀塞尔合作,发展核磁精密测量的新方法及其有关的发现,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
林纳斯·保林 | 195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是全世界极少有的两次获诺贝尔奖的学者之一,而在两个方面获奖的仅有他一个人,被誉为“生物化学之父”。 |
亚瑟·空伯格 | 1959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这年,他合成了脱氧核糖核酸DNA,但是非活性的;以后的十年里,他继续研究,1967年,又在试管中複製出活性的DNA。 |
罗伯特·霍夫斯达特 | 196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通过学校的直线加速器,首次测出了核子、质子、中子的电荷密度分布。 |
亚历山大·苏沃正宜春 | 197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最着名的俄国小说家之一。作品有《第一循环》、《癌症病房》、《伊凡·德尼所维奇生活的一天》等。 |
肯尼斯·阿罗 |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和一名英国学者共同建立了一种平衡福利理论。 |
弗里德利希·海克 | 1974年,因与一瑞典学者共同建立了货币和经济涨落理论,共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
伯顿·理奇得 |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和另一名科学家分别发现了亚原子。 |
米尔顿·弗里德曼 | 197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强调以货币量作为政府政策的一种工具和商业循环及通货膨胀的决定因素,是芝加哥货币经济派的领袖,美国最着名、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 |
保罗·伯格 | 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他是病毒繁殖、侵袭正常细胞并使之癌变的最早研究者,开发了试管内在酶的作用下将大肠桿菌的噬菌体基因与SV40基因结合在一起的技术。 |
亚瑟·许瓦楼 | 198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与其姐夫一起发表一篇论文,论文研究了雷射,是雷射的发明者之一。 |
乔治·斯泰勒 | 198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专攻经济理论、工业组织、公共管理和经济史等。 |
亨利·桃布 | 1983年,获诺贝尔化学奖,无机化学巨匠。 |
William Sharpe | 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经济学上为他对金融资产价格形成理论的贡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
Gary S. Becker | 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将个体经济学的领域扩展到人类行为和相互影响包括无心的举止这个宽阔的区域上来。 |
Douglass North | 199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在经济史研究中套用经济理论和定量方法来解释经济和制度变迁。 |
Martin Perl | 199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in Physics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tau lepton。 |
Douglas Osheroff | 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in Physics for the discovery of superfluidity in helium-3。 |
Steven Chu |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捉原子的方法。 |
Myron S. Scholes |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in Economics for a new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value of derivatives Robert B. Laughlin。 |
朱棣文 |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美国能源部部长。 |
Robert B. Laughlin |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阐明了少量量子的霍尔效应。 |
布莱恩·克比尔卡 | 2012年,他因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的研究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
苏德霍夫 | 2013年,致力解开“突触”(Synapse)之谜,获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
麦可·莱维特 |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给複杂化学体系设计了多尺度模型。 |
学术资源

中文名称 | 英文简称 | 成立时间 | 人员规模 | 主要研究领域 |
---|---|---|---|---|
爱德华兹实验室 | / | 1951年 | 47 | 量子电子学、 半导体雷射、 皮 ( 可 ) 秒脉冲技术、 光学显微镜方法、 光纤、 超电导材料及其微波套用软体等。 |
海森物理实验室 | HEPL | 1951年 | 28 | 天体物理学及相对论、 基于人造卫星的工程科学、 加速器物理学、 释放电子雷射等。 |
斯坦福国际问题研究中心 | SIIS | / | 295 | 国际问题及挑战、 公共政策等交叉学科研究:亚太地区发展、 环境、 卫生保健、 国际安全、 欧美研究、 跨文化教育等。 |
斯坦福语言和信息研究中心 | CSLI | 1983年 | 93 | 信息、 计算机和认知科学领域的交叉研究:计算机科学、 语言学、 逻辑学、 哲学、 心理学、 教育学等。 |
杰贝里高级材料研究实验室 | GLAM | 1999年 | 36 | 高级材料研究: 数据记录与存储材料、 计算机材料、 电子材料、 磁性材料、 材料物理、 合成物、 光学物理等。 |
斯坦福社会定量研究所 | SIQSS | 1998年 | 21 | 使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社会学领域问题: 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 教育及其社会效应、 对人口普查结果的分析。 |
斯坦福人文研究中心 | SHC | 1980年 | 35 | 人文、 历史、 哲学、 人类学等交叉研究中的热点问题。 |
斯坦福 Bio - X研究中心 | Bio - X | 1998年 | 273 | 生物科学同物理学、 化学、 工程学、 医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 生物计算机、 结构生物学、 生物物理、 生物化学、 生物医学工程、 脑科学、 纳米等。 |
全球气候与能源项目 | GCEP | 2003年 | 25 | 氢、 可再生能源、 清洁能源、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技术、 能源运输系统、 高级核能源、 地理工程等。 |
斯坦福经济政策研究所 | SIEPR | 1982年 | 54 | 世界经济政策问题及其影响:企业、 政府、 财政、 货币、 劳动市场、 能源、 环境、科技等问题。 |
卡福里粒子天体物理学与宇宙论研究所 | KIPAC | 2003年 | 34 | 重力透镜化、 银河星系群、 盖然性数据分析方法、 一般相对论、 宇宙 Brane 世界模式、 黑洞物理学等。 |
斯坦福教学改革研究中心 | SCIL | 2002年 | 56 | 促进教学和学习的基础和套用技术研究:提升初学者学习能力、 构建有益学习环境、 使教学和学习透明化等。 |

文化传统
校训
校徽

校歌
竞技

校园环境

知名人物
姓名 | 备注 |
赫伯特·克拉克·胡佛 | 美国第31任总统。 |
沃伦·迈纳·克里斯托弗 | 美国国务卿。 |
文顿·瑟夫 | Google副总裁兼首席网际网路顾问。 |
肯尼斯·阿罗 | 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
保罗·伯格 | 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
朱棣文 | 美籍华人,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前美国能源部部长。 |
埃胡德·巴拉克 | 以色列总理,国防部长。 |
莱德 | 美国第一位女太空人。 |
杨致远 | 雅虎创办人之一,曾任雅虎CEO,美籍华人。 |
王文华 | 台湾作家及节目主持人。 |
刘宏恩 | 台湾法学家。 |
费翔 | 美籍华人歌手。 |
谢尔盖·布林 | Google创办人之一,俄裔美国人。 |
拉里·佩奇 | Google创办人之一。 |
刘遵义 |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中投香港董事长 |
陈繁昌 |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
陈岳鹏 | 香港汇贤智库的政策发展总监。 |
李泽鉅 | 李嘉诚长子。 |
李泽楷 | 李嘉诚次子。 |
泰格·伍兹 | 史上最成功的高尔夫球手之一。 |
戴维·帕卡德 | 惠普(HP)创始人之一。 |
勒纳 | 思科(Cisco)创始人。 |
克瑞格·贝瑞特 | 英特尔CEO。 |
菲尔奈特 | 耐克创始人。 |
麦克·穆西纳 | MLB知名球星,效力于纽约洋基队。 |
丹·米尔曼 | 运动员、和平战士一书作者。 |
威廉·休利特 | 惠普公司创始人之一。 |
梅汝璈 |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中国法官。 |
张忠谋 | 台积电董事长,中国台湾数学家,微分几何学家。 |
曾于容 | 中国台湾数学家,代数几何学家。 |
鸠山由纪夫 | 日本前首相。 |
麻生太郎 | 日本前首相。 |
玛丽莎·梅耶尔 | 原Google公司搜寻产品和用户体验部门的副总裁。 |
Tablo | 韩国Epik High乐团主唱,加拿大韩裔,英国文学专业学士和写作硕士学位。 |
洛根·汤姆 | 美国女排进入21世纪以来的代表性球星。 |
Amber Liu | 网球华裔名将张德培妻子,美籍华裔,史丹福大学经济专业。 |
黄博然 | 精学堂教育集团创始人,十大华人青年教育家杰出奖。 |
金博文 | 中国数学家,2012年波利亚奖获得者。 |
马迅 | 医药公司执行长。 |
理察·谢尔曼 | NFL着名球星,效力于西雅图海鹰队。 |
布莱恩·克比尔卡 | 2012年获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
苏德霍夫 | 2013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
迈克·莱维特 | 2013年史丹福大学生物学家迈克·莱维特获诺贝尔化学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