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盐”,创办于1952年,属于公营事业,专营台湾的盐业。2003年,台盐股票上市,完成民营化,除了深耕盐业主业后,开始水、清洁用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盐雕等产品的经营。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总部地点:台湾
- 成立时间:1952年
- 经营範围:盐、水、清洁用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盐雕
- 公司性质:公营事业,后完成民营化
- 简称:台盐
发展历程
1952年,“台湾製盐总厂”成立,隶属台“经济部”。
1953年,台湾製盐总厂改隶财政部盐务总局。
1977年,台湾硷业公司(台硷)安顺厂盐滩併入台湾製盐总厂台南盐场经营。
1981年,台湾製盐总厂再改隶经济部。
1995年,台湾製盐总厂改制为“台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台盐成立南科分公司。
2001年,台盐成立生技厂及嘉义厂。
2002年5月,台湾最后一个晒盐场七股盐场停止晒盐业务,台湾自产晒盐走入历史。原台盐生技厂分为生技一厂、生技二厂;台盐推出美容保养品品牌“绿迷雅”(Lu-miel)。
2003年,台盐嘉义厂更名为生技三厂。
2006年,台盐开始在七股举办白色海洋音乐祭,推出美容保养品新品牌“NANA”系列。
2007年,台盐兴建台中港盐仓。
台盐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台湾製盐总厂,隶属于台“经济部”,在经过40多年的公营体制后,于1995年正式改制成民营化企业,并发展至今。
台湾製盐产业历经三个世纪发展,曾有非常庞大的规模,对民生经济极具贡献。台湾早期以传统日晒法产盐,后由于晒盐成本过高,台盐于2002年关闭所有晒盐场,传统晒盐就此走入历史。现在,台盐所产食用盐均採用“离子交换膜电透析製盐法”,从原料採取到成品,全部不经过人手,自动化操作。
台盐晒盐产业歇止之前,台盐公司即实施逐步缩减晒盐规模、赴海外投资盐场、盐产品多样化、企业多角化等经营策略。为朝向文化与观光转型,更投资新台币二亿元兴建台湾盐博物馆,但在营运成本考量下,随着减资作业把该馆缴回“公有财产局”,交由台南县政府代管,再由县府委託民间经营。盐博馆是台湾唯一有关盐产业的主题博物馆,两座盐山外观,就像白色金字塔矗立在盐田间,而且展出内容充实,能让参观者体会盐的重要与盐民的艰辛,极富参观价值。
可惜内涵丰富的博物馆,多年来一直经营得很辛苦,主要原因可能是地点较偏远,且因盐博馆与七股盐山相距仅一百公尺,却分属两个单位,入场参观必须分别付费,很多民众大老远来一趟,大多选择门票较便宜的盐山参观,盐博馆便过门而不入,少了游客捧场,营运当然难有起色。
台盐民营化后,台湾盐业龙头的地位未变,对盐业文化传承不容推卸。当初因成本考量将盐博馆交出,如今台盐已是个赚钱的公司,如能取回经营权企业化经营,对发扬盐业文化绝对有加分作用。若台盐没有兴趣,盐博馆由云嘉南风景区管理处接手,搭配当地渔盐、舄湖、赏鸟等观光资源,对带动滨海观光也是不错的选择。
业务範围
目前,台盐主营六大方面:盐、水、清洁用品、化妆品、保健品和盐雕。台盐利用产销盐製品的核心技术,拓展其业务範围内附加价值较高的海水化学事业、海洋生物事业及资讯科技事业,带领台盐走向转型之路。
此外,台盐还将胶原蛋白用于医疗救助图行天下,大概在台中的一家医院,一年能抢救回18条原本因糖尿病要切除的腿。
台盐对文化创意产业也非常重视。通过电透析生产的精细食用精盐,製作出独步全球的文化创意艺术品。先前推出了盐雕翠玉白菜,大幅提升了盐的附加价值。又取盐代表吉祥的寓意,仿国宝12生肖兽首,雕製成“盐灯”,併到大陆巡展。
台盐结合厦门的博饼风俗,在中秋节推出特别的馈赠亲友的礼品——小号的翠玉白菜加上一小袋米goodfeel,取盐和米的吉祥如意之意。这些举措正是台盐结合大陆市场的需要、进行本土化行销的体现。
经营方针
安全第一 功效第二
作为原是台湾公营事业的台盐,在台湾有很好的品牌形象和民众支持,但也正因为如此,台盐丝毫不敢懈怠对产品安全的把关。“安全是第一位的,功效是第二位的,然后再考虑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力。产品不安全,其他都是空谈。”
除了台盐自身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安全,大卖场等销售机构也严把质量关,不管是大卖场还是电视销售频道,都会查看厂商的产品检验报告。
台盐相信,只要台湾的企业坚持既有的核心价值、坚守品质,以诚信原则做生意,在大陆市场的发展,一定可以日久见人心。
创意行销
台盐虽然关闭了所有传统的晒盐场,但成为历史的传统晒盐场并未就此搁置,2007年,台盐将台南县七股盐场堆积成山的盐堆改成一处观光景点,旅游区内的“不沉之海”,每年都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人过去游泳———不仅沉不下去,还可以减肥呢。台湾不下雪,在盐山前照相,好比在雪景前照相,生意很好。
七股盐山常常会结合节庆或民间风俗举行一些在地化活动,比如祈福、开运,引起广大民众的共鸣,所带来的观光商机更是受到台湾中南部地区民众的热烈认同。
大陆发展战略
2008年11月,台盐与厦门象屿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首次与厦门通过“盐”结缘,2010年,台盐在厦门设立子公司——台盐(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这个子公司是台盐在大中华区的总部。
台盐董事长洪玺耀表示,2011年,台盐準备将更多的优质产品打入厦门市场,与厦门企业进行合作,希望台盐在大陆的第一家旗舰店能在厦门开设,成为台盐在大陆的视窗,随着业务的拓展,能够在大陆设厂生产,使台盐能够立足台湾,放眼大陆,行销世界。
盐业发展史
在远古时代,盐是非常稀罕贵重的东西,古希腊人用盐当货币来交换奴隶,古罗马人称之为“有益健康的结晶体”,罗马士兵薪饷的一部分是盐,英文 Salary(薪水)的字根,就是盐的意思。《圣经.马太福音》说:“你们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以盐和光做比喻,来勉励基督徒要有好的行为表现。
中国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开始用海水製盐,汉武帝时设“盐务官使”,专司盐政,禁止食盐私营,唐代则设“盐铁使”,此后各朝代大多将盐视为民生重要物资,实施专卖制度。台湾四面环海,明郑时期参军陈永华引进“淋卤晒盐法”,在万年州海边“濑口”地区辟盐滩晒盐,开启台湾盐业的先河。
企业文化
台盐公司门口放有一副对联:“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体现了台盐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感。
盐的用途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自古以来就是生活必需品之一,它是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能调节人体水份含量与酸硷平衡,是製造美味的调味料,也是天然的防腐剂,更具有消毒、杀菌等功能。根据研究,盐的用途多达一万四千多种,食品、化工、冶炼、陶瓷、医药等工业,样样离开不了它,可谓妙用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