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电视金钟奖,由台湾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提出,在每年10月或11月期间举行,是一年一度的台湾电视製作奖。它是成立于1965年,在台湾流通的第一个电视製作奖,相当于美国的艾美奖颁奖典礼。这也是台湾的三大年度奖项之一。
目前,主要有两种流在不同的仪式:电视金钟奖(台湾:电视金钟奖)和广播金钟奖(台湾:广播金钟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湾电视金钟奖
- 外文名:The Golden Bell Awards
- 创办时间:1965年
- 颁发频率:一年一度
- 举办机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
- 仪式种类:电视金钟奖、广播金钟奖
- 奖项级别:台湾的三大年度奖项之一
- 举办时间:每年10月或11月
基本简介
名称由来
台湾电视金钟奖命名之由来,取自古文“编钟为中华古代教化之礼器,古人作乐,钟居其首,编钟率为十六,与石磬相依,以谐其韵,应礼而成教化。”意即希望通过金声玉振,来教化大众,开拓视野、提振心灵,也隐喻广播电视事业对于国家社会之深远影响,以及从业人员所肩负的重责大任。
历史发展

当金钟奖首次颁发于1965年,只有9类,其中包括新闻,音乐节目和广告。颁奖典礼于1966年看到单项奖的数量增加,总奖项13。这些奖项包括“中国的新闻节目”和“中国的心理战计画”,体现出大气的时代广播媒体和政府的期望。
1971年,电视节目是第一次有资格赢得金钟奖。作为一种新兴介质深受市民,金钟奖成为众所周知的。1980年,新闻局金钟奖设定三个目标:成为更加国际化,更专业,更具艺术性。
1980年,新闻局提出金钟奖“国际化、专业化、艺术化”三大目标,树立金钟奖崇高的地位,并邀请国际知名广播电视界人士参加,扩大活动的参与对象。1981年起,颁奖典礼举行方式更趋于丰富活泼化,但凡各奖项得奖者当场揭晓,同时美化舞台设计,穿插表演节目,并由各广播电视电台实况转播颁奖典礼,使典礼可看性大为提高。
1982年,确定该届举办的主题为“敲响金钟,活泼人生”,引进外国电视节目观摩活动,邀请东南亚国家电视台提供优良电视节目,参加观摩,并增设“学术理论”及“工程技术”两项大奖。1984年金钟奖首创在颁奖典礼之前,开始举办“金钟礼讚”酒会,邀请金钟奖入围者、入围者家属及社会相关人士参加,强调“入围即得奖”的精神,在无形中扩大了表扬的範围,也增添了金钟奖盛会的喜气。
金钟奖奖盃

1991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个是拿着图纸,选择筛选陪审团法官採用的系统。其他颁奖两天两个阶段。这种变化是必要的电台和电视节目的迅速增加,在数量和质量。在1993年,它被决定分开无线电从电视奖奖项,以应对越来越多的奖项和随后的所需时间增加,颁发奖项。根据新的安排,都交给了电台和电视台的奖项隔年。在1997年,有线电视节目首次承认为争夺奖项与地面站祭。
自1993年起,广播与电视分开颁奖。93年先举办电视金钟奖,94年举办广播金钟奖。1995年至1999年扩大至全民参与的形式,邀请广电协会、电视学会、广电基金及主播台共同合办,为民办金钟奖奠下良好的基础。而自2000年起,新闻局正式将金钟奖交由民间机构,财团法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基金接办。
2003年,为了满足政府的挑战2008国家发展计画有关数位电视的要求,金钟奖颁奖典礼是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中国电视系统的数字通道。2004年,添加新的类别“为儿童和青年编程”和“创新的行销策划”,后者以鼓励企业的创造力。另一个额外奖励是“戏剧的一年,”通过报纸和网际网路是由公众投票的赢家。这一变化大大提高了公众的参与,在选择获奖者,也是回响正在进行的辩论金钟奖是否应该将更多地转向商业或艺术。
金钟奖不仅是极致尊荣的电台和电视台的专业人士,而且还以每年抢眼的事件。为了更好地符合时代,奖项已经越来越窄,已经作了修改。不变的是,仍然备受推崇的奖项由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作为一个记录台湾广播电视,优美的音乐和图片发表在金钟奖在很多人的心中仍然活着。现已经举办47届。
时间轴
- 1965年 - 成立政府新闻办公室
- 1968 -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
- 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75年被关闭,然后由政府信息办公室接管
- 1980年 -使奖项国际化,专业化,艺术化是由政府新闻办公室设定的目的。通过邀请外国电视广播专家加入,从而扩大参与者加入这个奖。
- 从1981年起,开始广播电视金钟奖。颁奖典礼上变得更有吸引力。在仪式上能够知道他们是否已经赢得了金像奖影帝。这些变化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的颁奖典礼。
- 1982 - 进口国外节目,对台湾广播电视行业作为示範。此外,加入两个新的奖项,他们是“学术理论”和“录影或技术”。
- 1984 - 颁奖仪式之前,有一个被提名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共同参加的鸡尾酒会。此外,也有在电视广播行业工作的人。
- 1993 - 金钟奖分裂成两个不同的颁奖典礼。从2000年,仪式将在同一年举行。
- 1995-1999年 - 中国协会的电台和电视台广播,电视学会,中华民国,基金会发展基金,电台和电视台的主持人广播电台共同合办仪式共和国。这是第一次,一般市民都可以参与到这个奖项。因此,为民办金钟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2000-2003 - 政府信息办公室交出广播发展基金会协调。然而,在2004年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拿回了控制在颁奖仪式上。
- 2007-2008 - 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使用的主题是“学生协会”的仪式。仪式邀请了三个不同世代的电视广播人员。继续的意思。
- 2010 - 第45届金钟奖。
- 2011 -第46届金钟奖是第一次全高清直播。此外,你可以使用智慧型手机或平板电脑,享受政府新闻办公室开发的应用程式的颁奖典礼上感谢。2011年的主题是行动网路,网际网路和广播电视的融合。与此同时,这是无线电广播和电视广播50周年的第84周年。发展回顾与展望电台和电视台。
投票系统
很多人认为“金钟奖授权制度”是不公平的。特别是,2011年的第46届金钟奖的结果,敦促社会批评表决组的成员,来解释他们的选择,因为他们没有与奖项的结果感到满意。在后防线上,黄西郊奖项,前法官解释说,金钟奖的规则和授权系统并没有彻底改变。这只会导致更多的人不参与未来颁奖。此外,一些人认为,九个金钟奖投票的人是不公平的,因为人们相信,这将成为一个非常主观的选择由法官。在第46届金钟奖的评审在电视行业的专业人士,他们不值得受到广大市民的质疑。换句话说,广阔的副主任游乐园,插画家和在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并不理想的法官。
奖项设定
节目奖
(一)戏剧节目奖
(二)迷你剧集奖
(三)电视电影奖
(四)自然科学纪实节目奖
(五)人文纪实节目奖
(六)儿童少年节目奖
(七)生活风格节目奖
(八)综艺节目奖
(九)益智及实境节目奖
(十)动画节目奖
个人奖
(一)戏剧节目男主角奖
(二)戏剧节目女主角奖
(三)戏剧节目男配角奖
(四)戏剧节目女配角奖
(五)戏剧节目新进演员奖
(六)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男主角奖
(七)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女主角奖
(八)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男配角奖
(九)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女配角奖
(十)迷你剧集(电视电影)新进演员奖
(十一)戏剧节目导演奖
(十二)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导演奖
(十三)非戏剧类节目导演奖
(十四)非戏剧类节目导播奖
(十五)戏剧节目编剧奖
(十六)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编剧奖
(十七)自然科学纪实节目主持人奖
(十八)人文纪实节目主持人奖
(十九)儿童少年节目主持人奖
(二十)生活风格节目主持人奖
(二十一)综艺节目主持人奖
(二十二)益智及实境节目主持人奖
(二十三)摄影奖
(二十四)剪辑奖
(二十五)音效奖
(二十六)灯光奖
(二十七)美术设计奖
节目创新奖
特别奖项
终身成就奖
特殊贡献奖
历届回顾
历届台湾电视金钟奖回顾 | |||
---|---|---|---|
第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9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19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29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39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4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6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7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8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49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50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51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5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第53届台湾电视金钟奖 |
获奖之最
获奖最多的男演员 | |
常枫 | 先后于1984年第19届《两种结局》、1986年第21届《秋月春风》两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
张复健 | 先后于1988年第23届《西施》、1993年第28届《意难忘》两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
张晨光 | 先后于1992年第27届《京城四少》、2004年第39届《日正当中》两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 |
戴立忍 | 先于2000年第35届凭《浊水溪的契约》获得最佳男主角奖,再于2002年第37届凭《月光》获得单元剧最佳男主角奖。 |
夏靖庭 | 先后于2003年第38届凭《人生剧展─公主彻夜未眠》获得单元剧男配角奖,2009年第44届凭《三十秒过后》获得迷你剧集男主角奖。 |
陈博正 | 先后于2009年第44届凭《你是我的唯一》、2014年第49届凭《雨后骄阳》两度获得最佳男配角奖。 |
黄河 | 先后于2007年第42届凭《危险心灵》获得戏剧节目最佳男主角奖、2014年第49届凭《菸蒂》获得迷你剧集最佳男主角奖。 |
吴慷仁 | 先后于2015年第50届凭《麻醉风暴》获得迷你剧集/电视电影男配角奖,2016年第51届凭《一把青》获得戏剧节目男主角奖。 |
李天柱 | 先后于2006年凭藉《白袍之恋》获得第四十一届戏剧节目男主角奖 ,2016年凭藉《再见女儿》获得第五十一届台湾电视金钟奖迷你剧集男主角奖。 |
5566组合、柯呈雄 | 获得首个电视音乐类最佳歌曲奖、作词奖。 |
何润东 | 何润东获多项提名,获得第五十三届戏剧节目男主角奖、何润东喜获戏剧节目导演奖。 |
获奖最多的女演员 | |
归亚蕾 | 先后于1991年第26届《她的成长》、1997年第32届《圣母玛利亚》两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
林依晨 | 先后于2008年第43届《恶作剧2吻》、2012年第47届《我可能不会爱你》两次获得戏剧节目女主角奖。 |
林美秀 | 先于2011年第46届凭《你的眼我的手》获得迷你剧集/电视电影女主角奖,再于2012年第47届凭《我可能不会爱你》获得戏剧节目女配角奖。 |
高慧君 | 2007年凭藉电视剧《美丽晨曦》获得第42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最佳女主角奖。2009年参演电视剧《芳草碧连天》,凭藉该剧获得第45届台湾电视金钟奖戏剧节目女配角奖。 |
柯淑勤 | 先后于2003年第38届凭《孽子》获得连续剧最佳女主角奖、凭《回家系列之团圆饭》获得单元剧女配角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