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台湾蓝鹊(台湾特有鸟类)

2019-06-18 10:55:25 百科
台湾蓝鹊(台湾特有鸟类)

台湾蓝鹊(台湾特有鸟类)

台湾蓝鹊(学名:Urocissa caerulea):体长64至65厘米,翼展18至21厘米,尾长约40厘米,尾羽长占了总体长的三分之二。头、脸、颈、喉、胸都是黑色,黄色的眼珠包围黑色的瞳孔,鲜红色的鸟喙、双脚,身体上半部可目视处及下半部的腹部呈鲜蓝色,有十二根尾羽,最长二羽为蓝根白尾,其于为黑根白尾,左右对称。下腹和尾下覆羽灰白色。

为台湾地区特有品种。性喧闹,鸣叫声粗大而聒噪。飞行时总以直线前进,非常优雅高贵。成对或以家族群活动;在树间滑翔,两翼平展开,显露出醒目的黑白色图纹。常被捕捉作观赏鸟。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台湾蓝鹊
  • 拉丁学名:Urocissa caerulea
  • 别称:台湾暗蓝鹊、长尾山娘
  • 二名法:Urocissa caerulea Gould, 1863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雀形目
  • :鸦科
  • :蓝鹊属
  • :台湾蓝鹊
  • 亚种:无
  • 命名者及年代:Gould,1863
  • 英文名称:Taiwan Blue Magpie
  • 英文名称:Formosan Blue Magpie
  • 英文名称:Taiwan Magpie
  • 英文名称:Formosan Magpie

形态特徵

台湾蓝鹊雌雄相似,额、头顶、头侧、枕、后颈、颈侧、颏、喉至上胸全为黑色,其余上下体羽包括两侧表面为蓝色。下体腹以下稍淡。飞羽黑褐色,外翈蓝色,先端白色。尾羽特长、蓝色,中央一对尾羽最长,住两侧逐次缩短,尾呈凸状。中央一对尾羽端部白色,其余尾羽端部白色,中部黑色,仅基部蓝色,尾下覆羽这次具白色端斑。两翅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基部紫蓝色,末端白色,次级飞羽内外翈均具白色端斑,外翈羽缘紫蓝色。虹膜黄白色,嘴和脚鲜红色。
大小量度:体长530-640mm;嘴峰39-40mm;翅180-210mm;尾380-433mm。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150-1200米的的低山阔叶林和次生林中,也栖息于山脚平原、河谷和村镇附近的森林内,或竹林、果园、农地及人工栽植的杉林、油桐等次生林中,在非繁殖期会迁至海拔1800米的山林中活动。

生活习性

性兇悍,喜群聚。常成小群活动。飞行行排成一排,常见自山谷的树上,一只跟一只有序地飞往山谷另一边的树上,甚为壮观。结群的台湾蓝鹊全年都在一起,群内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和平相处,即使在繁殖期也不分开,但群体内的个体可能有地位等级差异。领地性强,会驱赶入侵的其他种鸟类。
杂食性。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动物性食物常见种类有叩头虫、金龟甲、蝗虫、蚱蜢、苍蝇、螽斯、蟋蟀、甲虫、鳞翅目幼虫和其他昆虫,也吃蜘蛛、蜗牛、蠕虫、萤火虫、蛙、蜥蜴、雏鸟、鸟卵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主要为坚果、木瓜、浆果、香蕉等植物果实和种子。
在可辨认的71种食物中,植物的果实占33.8%,两栖爬行类动物占32.4%,昆虫占22.5%,小鸟占7%,其他如馒头剩菜占4.3%。台湾蓝鹊会像伯劳一样停立在低枝上,等待地面及植物下层猎物如蜥蜴、蛇、蛙等的出现,然后迅速扑向地上而攫取之,并用口叼到高枝上食用,如捕到大毛虫,会先在枝上摔打再吞食。刚孵出的雏鸟如死亡,亲鸟会将其啄食,但不会将其叼去餵仍活着的雏鸟。台湾蓝鹊还会把剩余食物短期暂存在大树的枝桠上,但通常会在几小时后或第二天就回去把储存的食物吃掉。在孵卵和育雏期,雌鸟会向雄鸟乞食,雄鸟也会餵了食物,却不曾见雄鸟向雌鸟乞食。
鸣叫声粗大而聒噪,常发出“嘎…锵、嘎…锵”或“嘎嘎…穗”之声。

分布範围

台湾蓝鹊全球仅中国台湾岛内山地有该物种分布。已从台湾西部的过伐低地上消失,但在海拔300-200米有林山地并不罕见。
台湾蓝鹊分布图台湾蓝鹊分布图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3-5月。繁殖时,有时会有帮手协助筑巢和育雏。巢筑在树林及灌木杂草交接地带或村落的高树上,较为粗糙。群体中的每一成员都参与筑巢的工作。巢离地4-10米高,巢浅盘状,巢高10厘米,直径15厘米,深6厘米。每窝产卵3-8枚,卵橄榄绿色,被有暗褐色斑点,其大小(n=2)平均为25×34毫米,重量9.4克。
在繁殖初期,如第一窝卵被破坏,会很快在更高的枝桠上筑第二巢继续繁殖。如第二窝再被破坏,会再筑第三巢。孵卵由雌岛独自承担,雄鸟和帮手会带食物来餵孵卵的雌鸟。雌鸟孵卵太久,有时会跃上树枝呜叫,此时雄鸟和帮手如无反应,便独自飞出觅食。雄鸟和帮手有时会将食物储存在巢的附近树上,让雌鸟可儘快得到食物,以便早一点回到巢里。然而在此群体内,帮手与一对繁殖鸟的关係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雏鸟出壳初期,雌鸟还有孵雏的任务,所以雄鸟和帮手还会带食物来餵雌鸟,随着雏鸟的长大,带回来食物的次数就减少。餵养时亲鸟会将雏鸟的粪便叼出巢外丢弃。通常亲鸟外出觅食时,会留1只在巢附近警戒,保护雏鸟的安全。餵养约20天,雏鸟身上羽毛丰满,30天离巢,但仍依赖成鸟餵食。如不受干扰,通常第二年会回到原来筑巢的地区繁殖。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

种群现状

台湾蓝鹊原栖息于低山地带的树林里,因低山地带的垦拓,其活动範围已大为缩小。种群数量虽未达濒危程度,但不甚普遍。
该物种分布範围较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準(分布区域或波动範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