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糖业博物馆(Taiwan Sugar Industry Museum)是台湾台中的台糖开发园区内有座近百年历史的巴洛克式建物,日据时代为台糖大礼堂,历经岁月洗礼,展现古建物风韵。当地计画做为岛内糖业博物馆,展示台湾糖业发展轨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台湾糖业博物馆
- 外文名称:Taiwan Sugar Industry Museum
- 类别:糖业博物馆
- 地点:台湾省台南市生产路54号
- 竣工时间:1915年
- 开放时间:1980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 馆藏精品:台湾糖业的发展史
馆舍地址
台湾糖业博物馆地址在台南市生产路54号。

发展历史
素有“甜岛”之称的台湾,糖季共产糖18.8万吨,而同期耗糖达50多万吨,缺口的30多万吨糖只好依赖进口。从大型蔗糖出口地变成蔗糖进口地,折射出台湾糖业的兴衰史。
糖业曾是台湾的经济命脉。曾几何时,台湾当局预算要看糖业的外销情况,因为台湾糖业的收入占到台湾“财政收入”的70%;许多人出岛要换美元,不是去找银行而是去找台糖公司,当时只有台糖公司才有大宗的美元收入。
但糖业只占台糖公司经济总量的30%,建商场、盖饭店、开加油站、从事食品加工、生物科技、观光旅游等等成为他们经营的着力点。因糖厂倒闭而累积的土地资源,更成为台糖参与投资工业园区或科技园区的重要资本。但因经济不景气,台糖已无法依赖土地出售收入来弥补本业巨额亏损。这个曾经是台湾最赚钱的行业,首度编列了巨额亏损预算。
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甘蔗、稻米及茶叶是岛内三大农产品。由于台岛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的生产。最兴盛时,台湾共有17万公顷甘蔗种植地,42家糖厂,最高年产量达到140多万吨。高雄港的吞吐货物一度有70%是蔗糖。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导,当地一位林姓民众表示,从家谱和史料记载,1910年岛内商人林烈堂经营糖业;日本殖民台湾时,糖厂在1941年被併入日本製糖株式会社;1949年以后国民党当局又徵收为台糖产业。
日治以前的台湾糖业发展
早在荷据时期,台湾就已开始製糖事业。台湾糖业可以说是在这时候奠下基础。郑氏治台时期的台湾,因注重军粮,反而使台湾糖产量减少。清代对台湾糖则不鼓励,但也不特别约束。因此民间发展出了糖廍的形式。直到因不平等条约而开港,台湾糖成为重要的国际商品。
荷兰时期的糖业
发展是以“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主,在此之前的台湾是以鹿皮为主要国际贸易商品。在考量过台湾的环境之后,荷兰决定在台湾生产砂糖。荷兰为了在台湾发展糖业,引进了牛只和吸引汉人来台,更改良耕种方法。因此,不论其殖民台湾的结果是好是坏,对糖业的发展而言,荷兰是有其贡献的 。
清领初期的糖业
清领初期,清政府为收揽台湾的民心,因此采放任政策。使台湾的糖业在没有受到政府影响下,民间发展蓬勃。直到台湾开港后(1860),台湾糖业变的更为兴盛。虽然中间曾受到清法战争(1883-1885)及颱风(1886)的影响,台湾糖仍是发展的十分蓬勃的。
日治时期的糖业
在“台湾糖业奖励规则”颁布后,许多日本新式製糖工厂进入台湾。新式製糖厂的生产力远远超过以前的糖廍,因此,在对原料的大量需求下,台湾旧式的糖廍完全不是对手,即使是使用机器的改良式糖廍,也受到严重的打击。日本资本自此控制了台湾糖业。
1898年2月16日,儿玉源太郎成为第4任台湾总督,与他同时上任的后藤新平则以民政局长身份成为儿玉的左右手。后藤新平在台八年多的锐意经营,被视为台湾现代化的奠基者。糖业就是他选择推动为台湾重要资源的产业。后藤新平所提倡的生物学原则以及所进行的“旧惯调查”,使得糖业的发展有了良好的基础。
1901年总督府公布了“土地收用规则”,以强权力支援“製糖会社”,同时也制定一套使会社能强制收买甘蔗的“原料採取地区”法规,大量取得大地主土地,相对的使台湾农民由大地主的农奴成为日本的农奴,也因此有了对这种不平等情形而出现的台湾谚语。
台湾总督府规定,施行原料採收区域制度及厂方规定甘蔗收购价格,因此甘蔗不得运往其他区域使,蔗农被束缚成为糖业资本家的附属。因此有了“第一憨,种甘蔗给会社磅”、“三个保正,六十斤”等抒发内心不平的谚语。
据悉,这座巴洛克建筑的办公厅舍坐落在台糖旧园区。建物结构和内部保存良好。台糖也有意做为糖业博物馆,将收集以前种植甘蔗和製糖历史,让民众了解台湾糖业的发展史,也为台糖在台湾中部地区的风光留下纪录。
建筑布局
远在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入据台湾,为榨取经济资源,便积极奖励富有经济价值的甘蔗种植,台湾糖业渐渐发展,日本占领时代,为了供应日本国内砂糖的需要,肆力经营。1915年及1916年相继成立四大製糖会社,糖业遂成为台湾最大的企业。1946年5月1日正式成立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了保存台湾糖业历史文物资料,纪录台湾糖业发展过程,宣扬先民对台湾糖业的伟大贡献和成就,使公众对糖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遂于1980年,成立台湾糖业博物馆,并于同年1月24日正式开放,供人们参观。该馆隶属台湾糖业研究所。
台湾糖业博物馆

展示内容
该馆共有三间陈列室及一个露天展示场。其主要的展览内容有:
台湾糖业的历史文物资料。
台湾糖业公司主要单位机构及世界各地产糖国家分布图和台湾砂糖外销情况。
台湾糖业研究所研究成果。
各种蒸汽机车与农业曳引机。
发展前瞻
另外,馆内还安排不定期临时性特展。重要陈列品有孔明鼎、石磨子、试验用结晶罐、早期小火车、早期泵、蒸发罐、“台糖”及“台研所”早期出版的刊物、旧式糖廓模型、各种蒸汽机车、各种曳引车,以及甘蔗採收机等早期采糖机械。由这些机器和研究成果来看,农民茹苦含辛被荆斩棘开发製糖业的情景,历历在目。
目标展望
馆内还放映有关糖业的电影和幻灯片,用以介绍馆藏及糖业知识。另外也常举办乡镇巡迴展览,传授有关蔗糖的农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