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台湾国际艺术节

2018-03-06 12:25:02 百科
台湾国际艺术节

台湾国际艺术节

身为台湾表演艺术最精彩的舞台,国家两厅院自2009年策划第一届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起,每年初春持续以「未来之眼」的视野,串流最引领表演艺术风潮的节目,累积六年的美感能量,已在人们心中留下无限的惊艳与感动,并形塑出彼此共同的珍贵记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湾国际艺术节
  • 英文名: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
  • 别称:TIFA
  • 节日时间:每年初春伊始
  • 节日类型:国际艺术节
  • 设定地点:台湾
  • 设立机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国家两院厅

国家两厅院简介

座落在台北市中心位置的博爱特区内,两厅院以中国传统宫殿形制为建筑特色,它的黄瓦飞檐、红柱彩拱,气势典雅壮观,环抱着四座广场,构筑出新鲜而富艺趣的生活风景,成为台北市重要地标之一。而这两座巍然典雅的国家艺术殿堂,由飞檐带起的建筑流线,让人从古典想像未来。1987年,是个台湾人不能忘记的年代。沸腾的股市,将经济发展到最高点;戒严令的解除,将政治改革推向民主;而两厅院的诞生,躬逢其时,积聚了艺文创作者与全体国人的殷切期待,宣告了台湾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它不但是国内首屈一指的表演艺术中心,也开启了台湾表演艺术朝国际化迈入的先声。
两厅院成立之初,以提升国家艺术水準为优先,世界知名艺术家陆续被引进,如纽约爱乐、玛莎.葛兰姆舞团、三大男高音等等。接着,两厅院舞台上开始出现台湾自己的表演团体,云门舞集、无垢舞团、优表演剧场、汉唐乐府,以及国家交响乐团等,他们从自己的土地撷取养分、孕育长大,先立足台湾,与国人分享他们的创作历程,然后踏上国际舞台,向世人展现台湾艺术的美感。人们常说,眼睛是灵魂之窗,而两厅院正如同台湾的一双眼睛,充分表达台湾的精神与内涵,对内凝聚创作力,对外则代表台湾品牌。凭藉着精彩表演,吸引许多国内外人士来到两厅院,并以此拓展国内团体迈向国际之路,同时促进对外交流与观摩,让更多的人进而认识台湾之美。

历史长河中的两厅院

1975年,两厅院由和睦建筑师事务所负责设计,耗资七十亿元;其中音响、舞台、灯光等设备部份,则由包括西德奇鉅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等专家组成顾问组(简称德荷小组)负责,全部工程在1987年完成,管理机构定名为「国立中正文化中心」(通称两厅院)。从施工到完成的这十年之间,台湾从农商社会正式转型为工商社会,政治从高度戒严转为民主开放,而两厅院的落成,正宣告着一个艺文新时代的展开。两厅院的建筑为传统的中国宫殿式样,屋面为黄色琉璃瓦,廊柱为朱红色,其外貌与中正纪念堂配合,连成一气。内部採用各项先进设备及精良材质,具有世界一流的水準。其中,音乐厅的管风琴更号称是亚洲最大的管风琴。也因为两厅院的富丽堂皇,当时成为不少外国元首及贵宾参访之所,例如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哥斯大黎加总统柯德隆、美国前总统福特夫人、英国前首相柴契尔夫人、苏联前总统戈巴契夫等,为台湾的外交贡献了一分力量。
作为台湾最重要的国际级表演厅,从开幕至今,两厅院邀演、自製、承租、合办的节目不计其数。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多明哥、卡瑞拉斯,以及大提琴家马友友,都是两厅院的常客;而像纽约爱乐、旧金山交响乐团、慕尼黑交响乐团、柏林爱乐十二把大提琴、澳洲雪梨芭蕾舞团、荷兰舞蹈剧场等阵容庞大的表演团体,也在两厅院有多次演出纪录;还有已经去世的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舞蹈大师玛莎葛兰姆、指挥大师杰利毕达克、辛诺波里、小提琴家艾萨克史坦、钢琴家尼可拉耶娃,更在两厅院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2007年,带有过去政治色彩的「中正纪念园区」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园区」,中正纪念堂更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随着威权的落幕,两厅院也配合周遭捷运动线及设备的更新工程,展现更亲民的风貌。一路走来,台湾的表演艺术环境已从1980年代的起飞翻扬,进入与全球接轨的21世纪,正值壮年的两厅院,也将以更灵活与前瞻的眼光,继续丰富台湾的艺文创造力!

组织与经营团队

两厅院最初设立之时,采公务体系行政机关组织运作,在艺文界人士的强烈建议下,2004年3月1日改制为行政法人组织,成为我国第一个行政法人机构──「行政法人国立中正文化中心」。此后,两厅院既拥有国家预算而免去财源压力,又有行政法人更具弹性和效率的优势,足以顺应国际潮流,以文化艺术来展现台湾的形象与力量。
在行政法人组织型态下,两厅院新设董事长一人,由行政院院长遴聘,综理董事会业务,董事十四人、监察人三人,同样由监督机关(教育部)聘任。董事会下,设艺术总监一人,由董事长提请董事会通过后任免,受董事会之督导,对内综理两厅院的业务,对外则代表两厅院。在艺术总监下设副总监一至三人,由艺术总监聘任之,以襄助艺术总监处理相关业务。而在艺术总监之下,两厅院设有企划行销部、演出技术部、推广服务部、总务行政部、管理室、财务室等,综揽各项业务。此外,还有一个附设演艺团队──国家交响乐团,设乐团音乐总监及执行长各一人,其地位与两厅院的艺术总监、副总监相当。在合作无间的默契下,两厅院与国家交响乐团将美好的艺术飨宴呈现在国人眼前。

场地介绍

两厅院共有四座室内表演厅及四个户外广场,室内表演厅包括位于爱国东路侧的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以及信义路侧的国家音乐厅与演奏厅。户外广场则提供了各类艺术表演与民众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无论是一百人以上的交响乐团,或是单枪匹马的独角戏,都能找到最合适的舞台。
二十年来,数以百计的国际级大师及表演团体登上两厅院的舞台,包括德国碧「娜鲍许舞蹈剧场」、「纽约爱乐」、「维也纳爱乐」、「柏林爱乐」、「荷兰皇家芭蕾舞团」、「丹麦欧丁剧场」等等。全年超过一千场精緻规划的表演节目,是两厅院立足台湾,而与华人地区剧院同行对话的资本。

2014年台湾国际艺术节

2014台湾国际艺术节(2014 Taiwan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Arts)于2014年2月7日至3月30日举行,以“玩转世界 经典不设限”为主轴,邀集国内外大师级与新生代的顶尖创作者,推出来自13个国家,22档共68场演出,节目类型涵盖戏剧、舞蹈、音乐及多个跨界演出,以高度创意在经典与传统上开创新局,让人感受表演艺术强大的活力。
两厅院每年推出的台湾国际艺术节,在节目企划同仁的精心策划下,却冀望不被定型,也就是每年都能提供观众不断的惊奇,体验不同的表演形式和全新的经验,藉此对话让艺术家与观众达到双向的交流。第六届的台湾国际艺术节无论是年度製作搬演白先勇的经典小说《孽子》,还是KYLWORKS的跨国共制,包罗万象的演出,场场充满想像和魅力,人性则是2014年共通的关注焦点。在玩转不设限下,人与人的关係,情感的力量,生命的意义,在艺术家的剧场世界永远是动人非凡的!

2015年台湾国际艺术节

2015 TIFA 台湾国际艺术节从多元的角度打破戏剧、舞蹈、音乐节目原有「看」与「听」二分法,以「声视浩大」作为主轴,从盛大卡司、巨观视野,打破艺术界限,重新探索表演艺术的浩瀚和无限,2月26日至4月12日,来自10个国家,17档53场具指标意义的节目,将展现 TIFA 强大的包容性,不仅要带领观众预测世界表演艺术风向,并企图顚覆观众既有的框架,从头定义表演艺术。
2015年艺术节国内外节目众星云集,全球知名艺术家包括碧娜‧鲍许、蜷川幸雄、王嘉明、裴艳玲及谭盾等人的作品将陆续抵台。此外还首次引进风靡欧陆,飙撞感观的北欧前卫视觉歌剧剧场 Hotel Pro Forma ,当然也策画了可以满足不同年龄层观众的节目。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