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名词,出现于2011年8月,民主进步党在蔡英文主导之下所发表的《十年政纲》〈“国家”安全战略篇与两岸经贸发展篇〉。蔡英文以此作为她竞选总统的政见。
台湾共识是台湾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为取代“九二共识”而炮製的一个新名词,但许多评论者认为台湾共识是尚未成形的构想,仍有待讨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湾共识
- 出现时间:2011年8月
- 提出人:蔡英文
- 出处:《十年政纲》
现状
2011年8月蔡英文在台湾大谈“十年政纲”时的“两岸篇”中提出的所谓“台湾共识”,目前根本不存在,无异是一种虚拟情境,她既提不出具体的内容,也无法保证国民党会认同,更无法说明中国大陆一定会接受的理由,只是强调“不会太激进,内容比较温和”,没有共识就“继续谈、继续磨”。惟在“台湾共识”不可能形成却又否定“九二共识”的情况下,要推进两岸关係无异痴人说梦。
2011年9月,蔡英文抱着连台湾民众都听得“雾煞煞”的两岸政见,跑去千里之外的美国寻求支持,企图将空洞无物的“台湾共识”变成“美国共识”。
在台湾问题上,虽然有一部分美国政客希望看到台湾独立,但美国人民并没有形成“美国共识”。美国政府有个“美国政策”是事实,但那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任凭台湾政客如何巧舌如簧,都不能越过美国政府的这条底线。这与蔡英文反对“九二共识”的主张好比是水和油,永远都混不到一起。对此心知肚明蔡英文依然乐此不疲地大谈“台湾共识”,目的是想製造一种假象,那就是以为只要美国政府不公开反对其两岸主张,就等于是默认了,以糊弄不明就里的台湾选民。
评价
蔡英文的所谓“台湾共识”,逻辑混乱、混沌不清、自相矛盾。虽然她在台湾一直不承认“九二共识”的存在,但她在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的演讲中却又称“九二共识”只是国共间的协定,不代表台湾人共同接受的东西。如此,蔡英文事实上承认了“九二共识”的存在。不过,“九二共识”并非如其所言,是两个政党之间的协定,而是两岸达成的共识。由此对照,所谓的“台湾共识”,既不是全体台湾人民的协定,也不是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新党和其它120个党派的协定;既不是国民党、民进党、亲民党、新党的四党协定,也不是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党协定。可见,蔡英文的“台湾共识”连国民党与民进党的两党间的协定都算不上,更不代表台湾人共同接受的东西,只是蔡英文的一家之言。“台湾共识”是蔡英文两岸主张中空洞无物的天方夜谭。
“九二共识”不仅有历史档案所证,最重要的是,两岸这三年来在此基础上籤订的包括ECFA在内的十五项协定,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蔡英文推翻“九二共识”,好比是把一幢大厦的根基挖掉,而后果则是“大厦塌陷”。面对外界批评,蔡英文又炮製了一个新名词“台湾共识”作为选举语言。声称若上台,将凝聚岛内各党派的共识,以形成“台湾共识”。 蔡英文的台独主张不可能凝聚岛内各党派的共识,也不可能形成“台湾共识”,退一步说,即便是有“台湾共识”又如何?没有“两岸共识”照样搞不成台独。反分裂国家法是不会接受台独的。蔡英文的“台湾共识”最终只能是痴人说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