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台安县

2019-03-09 17:32:32 百科
台安县

台安县

台安县隶属于辽宁省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中部、辽河三角洲腹地,取驻地八角台的“台”字,安宁的“安”字,合为台安县。全境南北总长75公里,东西横距50公里,总面积1393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2004年),其中城镇人口6万。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亿元。台安具有明显的东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区位优势,是辽河平原上的鱼米之乡。台安风景名胜众多,是张学良将军的出生地。京瀋高速公路横贯中部,由于纳入了全国动车交通主干线,从县城区到瀋阳只需40分钟的路程,同时拉近了台安与海内外的时空距离。

2018年10月22日,台安县入选2018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台安县
  • 外文名称:Tai'an County
  • 别名:八角台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辽宁省鞍山市
  • 下辖地区:4个街道、10个镇
  • 政府驻地:八角台街道
  • 电话区号:0412
  • 邮政区码:114100
  • 地理位置:鞍山市西北部
  • 面积:1393平方千米
  • 人口:38万(2004年)
  • 方言:东北话
  •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西平森林公园、少帅陵、工业园
  • 火车站:台安站
  • 车牌代码:辽C
  • 行政代码:210321

建制沿革

台安县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时曾有过县的建制,名日险渎。其遗址在今新开河镇李家窑村孙城子屯。当时险渎县属幽州的辽东郡(治所襄平,在今辽阳市)。
东汉时期属幽州的辽东属国(治所昌黎今义县)。三国时期属魏的幽州昌黎郡(治所今义县)。西晋时险渎隶属于平州(今辽阳市)昌黎郡(今义县)。唐属营州;辽属显州(治所今北镇西南);金属广宁府(今北镇县),元属广宁路;明属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广宁卫;清归锦州府管辖。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辽中建县后,八角台的东部划归辽中县。
民国二年(1913年)设治,定名台安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0月,台安第一次解放,成立台安县民主政府,属辽西行署(驻地锦州)领导,同年12月,划为辽宁第一专员公署(驻地辽阳)领导。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县民主政府实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建立台安县政府,属辽宁省管辖。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月,台安第二次解放,同年2月,成立台安县政府,先后属辽南第五、第二专署(驻地营口)和辽宁省领导,至11月台安全境解放。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台安县划归辽西省。
1954年8月,辽东、辽西两省合併,台安又归属辽宁省。
1955年12月,划归辽阳专属。
1959年1月,辽阳专署撤销,台安又划归瀋阳专署。
1964年3月,改属瀋阳专区领导。
1965年1月改归铁岭专署所辖。
1968年7月,划归盘锦垦区。
1976年1月1日,改由鞍山市管辖至今。

行政区划

区域详情(2013年)
下辖区域
政府驻地
人口
面积
下辖村委会
高力房镇
大高力房
人口3.78万人
111.92平方千米
大高力房、小高力房、东曾等
黄沙坨镇
黄沙坨
4.63万人
143.21平方千米
大张、孙家、金桥、刘家等
新开河镇
新开河
2.97万人
112.76平方千米
六间、高力、唐屯、常兴等
桑林镇
桑林子
2.76万人
206.16平方千米
西平、徐树、大兴、桑林子等
韭菜台镇
韭菜台
1.52万人
57.69平方千米
韭菜台、平台子、曾口等
新台镇
西新
1.68万人
132.96平方千米
西新、东新、德生等
富家镇
富家
2.29万人
128.58平方千米
双岔子、北站、荒地等
桓洞镇
桓洞
2.1万人
145.38平方千米
桓洞、鄂家等
西佛镇
西佛
2.78万人
115.34平方千米
西佛、才文、龙家等
达牛镇
达牛
2.57万人
98.56平方千米
达牛、网户、大田家等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台安县
台安县,位于辽宁省中部略偏西南,辽河三角洲腹地。地处辽河、浑河、绕阳河的下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22°11'~122°40',北纬41°01'~41°34'之间。东以辽河为界与瀋阳市辽中区毗连,西北靠绕阳河与黑山县、北宁市为邻,西南与盘山县接壤,东南隔浑河与辽阳、海城市相望。台安为瀋阳、鞍山、营口、盘锦、 锦州等大中城市环抱。鞍羊公路、沈盘公路、 沈山高速公路、秦沈电气化铁路从境内穿过。全境南北纵长75公里,东西横距50公里,总面积为138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台安县地处辽河平原腹地,境内无山,地势平坦, 河道纵横,北高南低,自然比降为万分之一, 平均海拔6至7米。

水系

境内有大小河流14条,总长347.45公里,主要河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

气候

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乾冷同季、温度适宜、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春季风大、冬季寒冷。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耕地94.6万亩, 盛产玉米、水稻、大豆、棚菜等。 林地面积50.9万亩,其中:防护林18万亩,用材林15万亩,经济林19万亩,特种用途林0.1万亩,村屯绿化、四旁植树近500万株,折合面积4.5万亩,林业育苗地,花卉用地1.5万亩。

矿产资源

境内的新台、新华、桑林、桓洞、韭菜台、 黄沙坨、高力房等乡镇先后打油气井1100眼, 台安已成为辽河油田重要採油区之一。

水资源

台安属富水区, 为地表水及地下水汇集场,水源充盈,水域辽阔。 可开发利用养鱼水面5.7万亩,适宜养殖鲫鱼、鲤鱼、鲢鱼等20余种鱼类。地下水年可开採量5.16亿立方米。新华矿泉水经国家、省、市有关部门鉴定为偏硅酸、锶型优质矿泉水, 质量位居东北之首,且藏量丰富。

人口民族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台安县总人口354706人。其中,男性人口181759人,女性人口172947人,总人口的性别比为105.10:100。户籍人口370289人,少数民族人口比重为2.13%,非农业户口人口比重17.08%。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8698人,乡村人口为266008人。
全县境内共有26个民族、包括汉、回、满、壮、蒙古、朝鲜、维吾尔等。其中汉族人口占98.7%,回族人口占1.02%,其它少数民族仅占万分之一。

经济概况

综述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亿元,是“十五”末的3.2倍,年均递增26.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5亿元,是“十五”末的4.8倍,递增36.8%;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1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倍,递增5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递增20.7%。
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0家,增加值年均递增35.9%,农副产品深加工、化工等主导产业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到35平方公里,实施面积14平方公里,被省政府确定为首批省级工业园区筹建单位。

第一产业

2012年辽宁台安县已投资近9亿元,建成鸭鹅养殖专业村20个,标準化鸭鹅养殖小区600个,基本实现了农户散养向集约化小区饲养转变。全县将再新建鸭鹅养殖小区100个,鸭鹅养殖总量将达到1.5亿只,成为东北地区第一个“鸭鹅大县”。2012年台安县利用自然优势,把建设鸭鹅养殖大县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以优厚的扶持政策鼓励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2011年全县鸭鹅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30%。

第二产业

2012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70家。九股河工业经济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实施面积14平方公里,入驻项目13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4个,总体建设水平已达省内同级工业经济区一流水平。现代农业快速发展。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区,全县设施农业总面积达到34万亩,实现户均一栋棚,“鸭鹅第一县”建设深入推进,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亿只;规划建设了占地12平方公里的农业高新技术区,突出科技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成为全县农产品加工示範区和聚集区。

第三产业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亿元,是“十五”末的2.5倍,递增20.7%。
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1.5亿元,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50元,增长18%。

交通运输

台安县四通八达,全县共有省级以下公路66条,其中省级公路4条,县级公路6条,乡级公路56条。公路总里程813.2公里,其中省级公路128.1公里,县级公路193.1公里,乡级公路592公里。全县实现了乡乡通、村村通柏油路(含很多年以前修的,现已破的不能再破的),形成了内联村屯,外接国省干线的公路网。实现村村通公车。京瀋高速公路和秦沈高速电气化铁路横贯其中,纳入了全国交通主干线。
台安站中心里程为秦瀋客运专线自秦皇岛起304公里66米处,隶属锦州铁路分局秦瀋客运专线管理中心,车站距台安县城8公里,是一个交通便利具有独特现代气息的火车站。车站设有2668平方米的主体站房一座,现代化的候车大厅宽敞明亮,卫生整洁、设施齐全,共分为二层:一楼为瀋阳方向候车室;二楼为北京方向候车室;售票视窗设在一楼候车大厅,24小时(每天分六时段每次四十分钟)发售全国各地联网车票。
2004年11月台安县客运站改扩建工程正式竣工。据了解,该工程于2003年8月立项,同年5月18日开工,10月底正式竣工。改扩建后的客运站总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860万元。建筑主体採用框架结构,外墙採用玻璃幕墙、欧式风格装饰,建筑设计外形、配套功能均达到国家二级客运站标準。新客运站配有信息管理系统、电子萤幕、自动检票及安检等设施,设检票口13个,发车位13个,日发车班次240个,可日发旅客5000人次。

社会事业

工伤保险

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情况
全县已有277家单位8002人全部参加了工伤保险,月缴费额8.5万元。确保全县事业单位人员能够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
企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情况
全县企业单位375户,工伤保险参保9821人,工伤保险费收入85万元,支出14万元,结余71万元。

城市建设

城市建成区面积达9平方公里。“四街五路”构成城区总体框架,人民广场、汉卿广场、八角台公园、台安带状公园、四大出口。

教育事业

201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稚园146所,其中在册幼稚园104所,未经注册幼稚园42所。在册幼稚园中市级示範幼稚园4所,市级农村标準化幼稚园4所,市级一级幼稚园67所,二级幼稚园27所,三级幼稚园2所。幼稚园总占地面积1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全县学前教育教职工532人,在编154人,占教工总数的29%;获得任职资格的园长104人,占园长总数的79.4%;取得专业学历资格教师335人,占教师总数的63%。2011年,全县共有2—5岁儿童9612名,入园儿童8632名,学前一年入园率99.2%,学前二年入园率93.8%,学前三年入园率80.5%,同比增长分别为1.7%、1.3%和3.5%。2011年,县、镇两级累计投资84万元,对高力房等4个镇中心幼稚园和新华农场等7个镇场区村办幼稚园进行了改扩建,总面积1000平方米,新增学位175个。2012年,县政府计画投资980万元,新建一所占地5400平方米的城区公办幼稚园。

文化事业

公共文体设施日益完善,奥体中心、文化中心相继投入使用,游泳馆开工建设;成功举办第七届全民运动会;我县运动员刘馨阳在伦敦残奥会上荣获“一金两银两铜”的佳绩。新建、改建镇场综合文化站11个,村级文体广场覆盖率达100%,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个“农家书屋”;农村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

卫生事业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镇场卫生院改造、恩良医院外科病房楼等工程相继完工并投入使用,新农合筹资标準和报销比例逐年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争创国家级计画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加强县镇计生服务站建设,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41‰以内。科技贡献率达到55%。

旅游

以西平森林公园、张学良将军出生地、大麦科湿地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已经形成,其中西平森林公园和张学良将军出生地已晋升为国家A级旅游景点逐步与瀋阳故宫、植物园,鞍山的千山、玉佛苑,锦州的医巫闾山、青岩寺,盘锦红海滩等周边地区十大旅游景点连结,打造台安旅游名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森林公园

西平森林公园位于台安县西北部,距县城19公里,距张学良出生地3公里,是省级森林公园,同时也是省级然保护区。园内生长百余种木本植物和多种野生动物,形成独特的野生生态环境。人工湖、狐狸洞、雁尾湖渔场、金色沙滩、了望塔等景观更是锦上添花,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台安烈士陵园

为了纪念在革命战争中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在县城及几个发生重要战事的地方建立了烈士纪念碑,并开闢为烈士陵园。每逢清明节日,各界人民缅怀革命烈士业绩,进行扫墓和祭祀活动。民政部门每年都对墓园进行管理和维修。
于1955年7月在县城西郊台(台安)大(大虎山)公路北侧建立一角纪念无名烈士的“台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此陵园还容纳了该县着名回族军事指挥员杨芝坡和原县武装部政委南云海等人的陵墓。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麦科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新台镇境内,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东西长18公里,南北宽2.5-3.5公里,属保护区以柳河、旧绕阳河下游入辽河沖积河滩地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有75种国家、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丹顶鹤、金雕、白鹳、黑鹳、大鸨等5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如大天鹅、小天鹅、苍鹰等23种。诸多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不胜收,大明潭、明长城遗址、岳家林场、八一水库景区风景秀丽、景色怡人;陈德生烈士陵园,高升採油区等景观独具特色。

少帅陵

为了缅怀张学良将军,台安县人民政府在辽宁省最大的平原森林公园——西平森林公园内,修建了少帅陵。少帅陵于2005年9月18日建成,由湖南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体风格与中山陵相像,占地面积2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距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3公里。少帅陵的牌匾是由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所题写。
台安县
2006年,少帅陵被评为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2008年与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西平森林公园整合为少帅陵旅游风景区,并晋升为3A景区。

少帅纪念馆

1990年6月4日,台安县人民政府将张学良将军旧居确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起了张学良将军出生地纪念馆。张学良出生地纪念馆占地600平方米,主体建筑是四间青砖瓦房,共设三个展室:第一展室是张学良亲属、旧部及县内外各界人士的题词;第二、三展室介绍张学良生平,有实物、照片。生平包括四个部分:少帅童年、艰辛业绩、幽禁生活、桑梓深情。199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鞍山市人民政府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纪念馆正中门楣上,悬挂着“张学良出生地”金字黑匾,六个大字,气度不凡,是已故着名书法家沈毅老先生的手笔。两边挂的是辽宁楹联巨擘尚文化先生的嵌字联:“良汉高怀同齐月,学卿雅量浴春风”,四字镶嵌自然,意境高雅,不愧为名家所制。
还有一物值得一看,为屋后老枣树,此树阅尽沧桑,据有关部门测定,已是300岁高龄,但见枝桠虬曲,枝繁叶茂。1991年,乡亲们精心挑选了十几枚大红枣,捎给远在台湾的张将军,张将军收到后,心情极为愉快,并致信中间人,表示谢意。纪念馆已接待海内外游客4万人次。如今,纪念馆已被鞍山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台安县委、县政府定为 “全县中国小德育教育基地”。

特产

台安柳编
台安柳编打入国际市场台安县河多盛产柳条,沿河乡村积极发展柳编生产,心灵手巧的妇女,将柳条编织成各种条製品,由农村销往城市,由东北销往关内。从1979年开始由县外贸公司销往国外。到1984年全县从事柳编生产人员达1230人。品种由单一生产柳筐,发展到白条筐、色筐、白筐、白皮条筐、衬里柳筐及花盆套、狗窝等60多个品种,远销美、英、法、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为国家换回可观的外汇。
桑林子草帽
桑林子草帽传佳话台安县的桑林子、新台乡一带的妇女就地取材,以高粱桿梢为原料纺织草帽的历史悠久,统称桑林子草帽,其特点是用料筛选,糜质洁白、编织精细,颇受买主好评,畅销县内外。
四道河香瓜
四道河香瓜不用尝台安县城效镇四道村大部分土地是沙壤土,种植甜香瓜历史悠久。四道河香瓜多为白瓜,皮薄膛大,色泽光华,甜脆爽口,香味扑鼻,早熟先登市,博得消费者讚誉,留下了“四道河香瓜不用尝”之美名。

着名人物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陆军一级上将,曾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朱世超:(1908—1988),黄沙坨镇朱家房子村人。
张志毅:(1912年7月—?)今台安县人。1937年在台儿庄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1938年7月参加八路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尚孔:(1913—1998),富家镇五台子村人。1930年参加东北军,奋勇抗击日寇。
陈德生:(1934—?)台安县新台镇六台子村人。
张德江: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