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齐天乐》为宋代周邦彦作。通过描写秋,抒发作者怀念荆州故人,极写秋酒之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城路/齐天乐
- 简介: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
- 词性:名词
- 分类:文学
- 作者:周邦彦
- 创作年代:北宋
半空河影流云碎,亭皋嫩凉收雨。井叶还惊,江莲乱落,弦月初生商素。堂深几许。渐爽入云帱,翠绡千缕。纨扇恩疏,晚萤光冷照窗户。文园憔悴顿老,又西风暗换,丝鬓无数。灯外残砧,琴边瘦枕,一一情伤迟暮。故人倦旅。料渭水长安,感时吟苦。正自多愁,砌蛩终夜语。
关于这首词的写作地点,周济谓“此清真荆南作也,胸中犹有块垒。”(《四家词选》)从首句及内容看,当是作于金陵(江苏南京)。时间当在知溧水县前后。周邦彦于元祐八年(1093)三十八岁时调知溧水县,绍圣四年(1097)升迁国子主簿。
上片起拍“绿芜凋尽台城路,殊乡又逢秋晚”,在眼前展现一片秋景萧条,客子秋心寥落。台城在金陵,金陵乃六朝旧都,自隋唐以来,文人至此者,每易引起盛衰兴废之感。如唐末诗人韦庄就感到“六朝如梦”(《台城》)。而现在的台城更是草黄叶枯,“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更使人有满目萧然之感。“又”字起递进连线作用。殊乡作客,已经够使人惆怅了,更何况又遇上晚秋时节,“众芳芜秽”,殊乡客子更难以禁受了。词意递进一层。陈廷焯认为“只起二句便觉黯然销魂……沉郁苍凉,太白‘西风残照’后有嗣音矣。”起首造境便为全篇意蕴定下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