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台北医学大学

2018-05-04 05:47:11 百科
台北医学大学

台北医学大学

是一所位于台湾台北市的医科专门大学,1960年创办,其前身为台北医学院,2000年改名为台北医学大学。校区位于信义区吴兴街,目前校内建筑物有教研大楼、型态学大楼、医检大楼、口腔大楼、体育馆、杏春楼、教学大楼、医学综合大楼。自1960年至2002年,台北医学大学已有约22,150名毕业生,校友遍布各大医疗机构、私人诊所、研究单位及政商各界等。北医医疗体系包括扩建中的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委託台北医学大学经营的市立万芳医院、以及以BOT方式兴建及经营的卫生署署立双和医院。

2016年加入「优久大学联盟」,其成员包括东吴大学、铭传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原大学、世新大学等12所创校都超过50年的前段私立大学,各校透过专长领域、教学资源的互补,让校内学生跨校修习学分、借阅图书等,并且可进一步申请联盟内交换、双学位或辅系。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北医学大学
  • 英文名: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 创办时间:1960年6月
  • 类别:私立,医学大学
  • 学校类型:都会型医学专业大学
  • 所属地区:中国台湾
  • 现任校长:林建煌 
  • 知名校友:洪奇昌、林益世、牛尔
  • 校训:诚朴
  • 主要院系: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
  • 学校地址:台北市信义区吴兴街250号
  • 高校联盟:优久大学联盟

学校简介

该校原名台北医学院,创立于1960年6月1日,是医学专家暨热心医药教育人士胡水旺先生与徐千田先生等所捐资创设。创校之初,校地儘是一片荒芜水田,教学与研究资源匮乏,四十八年来,在极为艰困的环境中,北医人历经各项挑战,以强劲的韧性于东区的弹丸之地,培育出两万八千位优秀的医疗专业人才。
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
在历届校长的努力下,从创校之三学系二专科,扩展为今日现有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五个学院,十三学系及十三研究所之规模。自从2000年改名台北医学大学以来,便一直以成为国际一流医学大学为目标,持续努力。
2008年,邱文达教授就任校长,扩大北医校务发展格局,突破过去以小而美立校的传统,破茧而出,追求创新,以卓越强化品质为目标,国际化水準为标竿,吸引一流人才加入,于教学、研究、服务、医疗及校园环境上进行全面提升。
在教学方面,作为一所都会型医学专业大学,北医的教育理念,在于教导学生医学专业知识之外,同时重视博雅教育,回归以人为本的教学。在这样的理念上,自2006年起,连续三年获得教育部教学卓越计画补助,获得肯定。为落实该校结合医学科技与人文教育的理想,深化人文与通识教育,我们以专业教育通识化、通识教育专业化为两大主轴,持续贯彻教学品质与绩效的目标。
在研究方面,顶尖研究是国际一流大学不可或缺之一环,北医过去几年来,研究水準已有长足的进步。为持续朝向世界前五百大顶尖大学,我们顺应国际趋势,极力争取大型及整合型研究计画,延揽国内外杰出人才及其团队,提高研究奖励,并建立与国际一流研究单位合作关係。
产学合作更是该校的一大特色,在历年的绩效评鉴结果,北医是全国大专院校产学合作之绩优学校之一,成绩有目共睹。学校的研发成果与智财,透过技转至业界,不但大幅提升了企业之竞争力,也对该校的智慧财产进行有效产出与管理,达到双赢的局面。
北医‧双和医院北医‧双和医院
在服务方面,北医长期重视学生对社会的回馈与关怀,该校师生组成的医疗服务队,足迹遍布全台各偏远地区,甚至远渡重洋至海外义诊,让学子体验课本外的世界,以专业技能展现对生命的热爱与关怀。透过一次次的营队与活动,北医学生的服务之心,一届又一届的继承下来,在培养出无数优秀医疗人才的同时,更有一份对人群的关爱、对社会的责任、以及对生命的自觉。
在医疗方面,随着教学研究的成长,该校医疗体系也日渐茁壮。北医拥有附设医院、万芳医院、双和医院,三所附属医院,近三千床之规模,是为大台北地区医学院校最大之医疗体系。北医统合学校及三附属医院的资源,在见、实习与临床技能训练上,具有完整的设备与空间,更以服务邻近社区,保障国人健康为职志。
在校园环境方面,北医位于寸土寸金的信义计画区内,为使全校师生与民众,享有一个舒适的校园环境,该校以台北市最美的校园为目标,让步入该校的人们,都能陶冶在人文的气氛之中。透过枫林大道、人文艺术走廊、图书馆、校史舘等设施,建立一怡人而有特色的校园景观。
该校拥有多年经营的良好软硬体基础,进而为拓展国际化,延揽国际一流教师,招收国际学生,鼓励师生国外进修,并与国外大学及医疗机构合作。展望未来,北医蓄势待发。我们不仅以培育兼具人文素养与社会关怀的医学专业人才为职志,更将结合三所附属医院,发挥生医科技专长与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拔尖研究动能,深化品质服务,并设计完善而美化的校园环境。
北医人以无比的毅力成就今日,儘管,未来的路仍充满挑战,但我们将以成为台湾的学术与医疗重镇作为目标,向国人展现北医的企图与决心,以实现该校迈向国际一流医学大学的愿景。

历史沿革

  • 1958年,创办人胡水旺先生、徐千田先生筹设北医。
  • 1960年,北医创立,当时有医学系、牙医学系及药学系三系。
  • 1963年,成立护理助产专修科,招收五专生。
  • 1965年,成立医事技术专修科,招收五专生。
  • 1975年,医事技术专修科改制为医事技术学系。
  • 1976年,设立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 1977年,护理助产专修科改制为护理学系。
  • 1979年,成立保健营养学系。
  • 1989年,成立公共卫生学系。
  • 1989年,成立天然物医学研究所。
  • 1990年,胡俊弘先生接任校长,成立医学研究所。
  • 1992年,成立口腔复健医学研究所。
  • 1993年,口腔复健医学研究所改名为牙医学研究所。天然物医学研究所改名为医学研究所。
  • 1994年,成立细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领先全国各校成立「医学资讯暨电子计算机中心」。
  • 1995年,成立保健营养学研究所硕士班。护理学研究所硕士班。
  • 1996年,接收台北市政府委託经营市立万芳医院。
  • 1997年,成立医务管理学系。
  • 1998年,成立生物医学技术研究所、医学资讯研究所。
  • 1999年,成立生药技术学系,是台湾第一个中药相关学系。由当时药学院院长杨玲玲教授所创立,但由于药师全联会的反对,迫使2007年停止招生。
  • 2000年,改名「台北医学大学」,成立医务管理研究所、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所。
  • 2001年,成立呼吸治疗学系、口腔卫生学系。
  • 2002年,成立药理学研究所、口腔科学研究所、保健营养研究所博士班。
  • 2003年,通过卫生署甄选,筹建双和医院,并成立医学人文研究所。
  • 2004年,成立神经科学研究所。
  • 2006年,口腔科学研究所与生医材料研究所合併,改名为生医材料暨工程研究所。护理学研究所博士班成立、医事技术学系改名为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
  • 2007年,成立牙体技术学系、老人护理暨管理学系。由原先的医学研究所基础组、细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硕士班、药理学研究所及神经科学研究所五所整合为医学科学研究所。
  • 2008年,附属医院-双和医院于7月1日开始营运、邱文达教授接任校长
  • 2009年,医务管理学系併入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开始招收硕士班国际学生。
  • 2010年,成立医学科技学院、人文暨社会科学院。
  • 2011年,荣获QS亚洲顶尖大学前百大。连续六年获教育部补助近4亿元。
  • 2011年,邱文达校长荣陞卫生署署长,阎云教授接任北医第九任校长。
  • 2013年,老人护理暨管理学系更名为高龄健康管理学系。
  • 2014年,药学系分设药学组、临床药学组。
  • 2015年,成立管理学院,并将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中的「医务管理学系(学士班、硕士班、硕士在职专班)」整并至管理学院。

学术单位

医学院
医学系
临床医学研究所
医学科学研究所
医务管理学系暨研究所
细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
呼吸治疗学系
口腔医学院
牙医学系
口腔卫生学系
口腔复健医学研究所
口腔科学研究所
牙体技术学系
生医材料暨组织工程研究所
药学院
药学系
药研所
生药学研究所
临床药物基因体学暨蛋白质体学硕士学位学程
中草药临床药物研发博士学位学程
生技製药产业硕士专班
生技製药经营管理产业硕士专班
护理学院
护理学系
护理研究所
高龄健康管理学系
长期照护硕士学位学程
公共卫生暨营养学院
公共卫生学系暨研究所
保健营养学系暨研究所
伤害防治学研究所
卫生政策暨健康照护研究中心
全球卫生暨发展硕士学位学程
医学科技学院
医学检验生物技术学系
医学资讯研究所
癌症生物学与药物研发博士学位学程
神经再生医学博士学位学程
转译医学博士学位学程
人文暨社会科学院
医学人文研究所
医疗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
大脑与意识研究中心
反思写作中心
培育年轻人才:意识哲学中心
心脑与意识研究所(筹设中)
人文艺术中心(筹设中)
管理学院
医务管理学系暨研究所

行政单位

校长室
副校长室
教务处
学生事务处
拇山学苑学生住宿管理系统
学生资讯管理系统
生涯发展与就业服务组
总务处
研究发展处
秘书室
人事室
会计室
教育评鉴委员会
经费稽核委员会
管理髮展中心
进修推广部(终身学习)
出版中心
图书馆
环保暨安全卫生室
资讯处
体育室
校友服务办公室
募款办公室
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实验动物中心
共同仪器与教材教具中心
教师发展中心
双和医院筹建处

学校系统

台北医学大学
位于台北市信义区,占医学、护理与生医科技之胜场。
国立台北大学
位于新北市三峡区,以法政、商管、人文与社会科学闻名的文法商专业。
国立台北科技大学
位于台北市大安区,有名闻遐迩的设计与工科专长。
国立台湾海洋大学
位于基隆市中正区,因独特的海运、养殖、生科、海洋科学而驰名。

姐妹校

台北医学大学目前与共105所国外大学院校缔结为姊妹校
非洲地区
  • 甘比亚:甘比亚大学
  • 肯亚:肯亚大湖大学
  • 史瓦济兰:史瓦济兰大学
  • 史瓦济兰:史瓦济兰拿撒勒护理学院
北美洲地区
  • 美国密苏里州:密苏里大学堪萨斯分校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罗马琳达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 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
  • 美国德克萨斯州:德州大学休士顿健康科学中心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 美国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州立大学富乐顿分校
  • 美国:仁爱医疗集团
  • 美国:华美中医学院
  • 美国麻萨诸塞州:塔夫斯大学
  • 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大西洋大学
  • 美国新罕布夏州:南新罕布夏大学
  • 美国路易西安纳州:杜兰大学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宾州大学
  • 美国密西西比州:密西西比大学医学中心
  • 美国路易西安纳州:路易斯安那学院
  • 美国北达科他州:詹姆斯顿学院
  • 美国俄亥俄州:俄亥俄州立大学
  •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大学
  • 美国维吉尼亚州:维吉尼亚联邦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加州医药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加州大学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加州大学圣地牙哥分校
  • 美国堪萨斯州: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
  • 美国佛罗里达州:佛罗里达国际大学
  • 美国密苏里州:帕克大学
南美洲地区
  • 安地卡及巴布达:安提瓜医科大学
  • 瓜地马拉:马洛京大学
亚洲地区
  • 日本东京都:日本大学
  • 日本东京都:东京医科牙科大学
  • 日本北海道:北海道医疗大学
  • 日本广岛县:广岛大学
  • 日本宫城县:东北福祉大学
  • 日本宫城县:东北大学
  • 日本福冈县:产业医科大学
  • 日本千叶县:东京牙科大学
  • 日本东京都:昭和大学
  • 日本东京都:顺天堂大学
  • 日本福冈县:日本赤十字九州国际看护大学
  • 日本东京都:东京大学
  • 日本大阪府:大阪牙科大学
  • 日本大阪府:大阪市立大学
  • 日本东京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研究所
  • 日本东京都:帝京大学
  • 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国际学校
  • 日本德岛县:德岛文理大学
  • 日本沖绳县:沖绳县立看护大学
  • 日本大阪府:大阪医科大学
  • 日本秋田县:日本赤十字秋田看护大学
  • 新加坡:新加坡国立大学
  • 马来西亚吉隆坡:马来亚大学
  • 泰国曼谷:马希窦大学
  • 土耳其哈塔伊省:穆斯塔法凯末尔大学
  • 大韩民国首尔:建国大学
  • 大韩民国首尔:首尔大学
  • 大韩民国:国际网路大学
  • 大韩民国首尔:中央大学
  • 印度班加罗尔:印度国家精神与神经医学中心
  • 印尼万丹省:希望之光大学
  • 印尼日惹特区:伽迪亚玛达大学
  • 哈萨克:哈萨克公卫学院
  • 吉尔吉斯:国际兴亚大学
  • 蒙古国:蒙古健康科学大学
  • 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古国立大学
  • 蒙古国乌兰巴托:蒙古科技大学
  • 中国北京市:北京清华大学
  • 中国北京市:北京大学医学部
  • 中国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
  • 中国福建省:福建医科大学
  • 中国安徽省:安徽医科大学
  • 中国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浙江省:杭州师範大学
  • 中国山东省:淄博职业学院
  • 中国浙江省:浙江大学
  • 中国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大学
  •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中文大学
欧洲地区
  • 比利时瓦隆-布拉班特省:新鲁汶大学
  • 捷克摩拉维亚:百拉斯基大学
  •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
  • 法国:法国高等公共卫生学院
  • 德国汉堡:汉堡音乐戏剧学院
  • 德国柏林:夏里特柏林医科大学
  • 德国德勒斯登:德勒斯顿工业大学
  • 希腊弗劳利纳:西马其顿大学
  • 匈牙利德布勒森:德布勒森大学
  • 匈牙利布达佩斯:赛米维斯大学
  • 匈牙利塞格德:雷格大学
  • 义大利佛罗伦斯:佛罗伦斯大学
  • 义大利波隆那:波隆那大学
  • 波兰卢布林:卢布林医学大学
  • 罗马尼亚:波丹博加大学
  • 罗马尼亚:亚雷大学
  • 罗马尼亚:克卢吉那波卡医药大学
  • 罗马尼亚:卢西安布拉加大学
  • 西班牙瓦伦西亚:瓦伦西亚理工大学
  • 英国伯明罕:伯明罕城市大学
  • 英国伦敦:伦敦帝国大学
  • 英国邓迪:邓迪大学
大洋洲地区[编辑]
  • 澳洲维多利亚州:墨尔本大学
  • 澳洲昆士兰省:格里菲斯大学
  • 澳洲新南威尔斯省:卧龙岗大学

知名校友

洪奇昌:民主进步党立法委员
林益世:国民党立法委员
侯文咏:麻醉医师、知名作家
张洪量:牙医系毕业,流行音乐歌手、製作人
隆中隐:知名中国音乐教育者
陈以生:牙医系学士、口研所硕士,流行音乐歌手
陈子忠:医技系学士、中港台医疗管理人员
李良雄─台北荣民总医院院长

附属医院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台北市立万芳医院(委託北医经营)
署立双和医院(委託北医兴建及经营)

大学排名

2011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3,亚洲地区第89,台湾地区第9。
2012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第323,亚洲地区第64,台湾地区第9。
2013年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第50,台湾地区第6。
2014年英国QS亚洲大学排名第46,台湾地区第5。
2012年英国QS世界大学排名第379,亚洲地区第47,台湾地区第6,两岸四地第19。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