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飘雪》是由思芜、田代亲世编剧,霍建起执导的爱情电影,该片由陈柏霖、童瑶、杨佑宁、莫子仪等主演。
影片改编自日本青春爱情小说《台北飘雪》(原名《台北に舞う雪》,田代亲世 着),讲述了大陆女歌手五月和台湾青年小莫之间的情感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霍建起
- 编剧:思芜,田代亲世
- 主演:陈柏霖,童瑶,杨佑宁,莫子仪
- 製片人:刘晶,伏见朋子
- 对白语言:国语
- 中文名:台北飘雪
- 外文名:台北に舞う雪
- 其它译名:Snowfall In Taipei
- 出品时间:2009年
- 製片地区:中国大陆,日本,香港,中国台湾
- 拍摄地点:台湾新北市平溪区菁桐镇(主要)
- 类型:剧情、爱情、青春
- 片长:98分钟
- 上映时间:2009(日本),2012-4-1(中国)
- 票房:207万
- 分级:台湾:GP(普遍级)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1538399
- 主要奖项: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 IMDB评分:5.1
剧情简介
秋冬交际,中国大陆歌坛新人五月由于突然失声,加上与製作人兼暗恋对象阿雷(杨佑宁饰)闹矛盾,愤而出走,来到陌生的台北市菁桐古镇,不但签唱会和记者会缺席,更没留下任何音讯给唱片公司。阿雷焦急地想要找到她;八卦记者杰克(莫子仪饰)也竭尽全力想要挖掘隐情。在菁桐,所幸五月遇到了小莫,热心的小莫帮助她找到了住处,并介绍她在小餐馆打工,期间二人暗生情愫,互有好感。
五月在古镇的老街上找到了快乐和安慰,同时嗓音也慢慢地好转,但是心依旧在别处,而小莫也慢慢明白了:一个人故意失蹤,就是为了让别人来找他(她)。但杰克的突然闯入,让事情向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概述图片来源、图册《台北飘雪》剧照图片来源:网易娱乐。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备注 |
---|---|---|---|
小莫 | 陈柏霖 | 李镇然 | 小镇上的孤儿(TVB粤语配音,下同) |
五月 | 童瑶 | 何璐怡 | 大陆女歌手,亦称“May” |
阿雷 | 杨佑宁 | 苏强文 | 音乐製作人 |
丽萨 | 蔡淑臻 | 朱妙兰 | 阿雷同事 |
杰克 | 莫子仪 | 关令翘 | 《三和报》的娱乐记者 |
文文 | 纪培慧 | 魏惠娥 | ---- |
马爷爷 | 金士杰 | 黄子敬 | 老中医,治好了五月的嗓子 |
餐厅老闆娘 | 王琄 | 伍秀霞 | ---- |
房东太太 | 范竹华 | 蔡惠萍 | ---- |
玛丽 | 徐思晨 | 何宝珊 | 女歌手,英文名Mary |
街头艺人 | 黄宗信 | 黄启昌 | ---- |
小莫母亲 | 陈逸婷 | ---- | ---- |
晚会男主持人 | 吴国州 | 陈廷轩 | ---- |
晚会女主持人 | 宝儿 | 许盈 | ---- |
年轻小莫 | 王岳棠 | ---- | ---- |
职员表
出品人 | 製作人 | 监製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道具 | 美术设计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灯光 | 录音 | 剧务 | 场记 | 布景师 | 发行 |
---|---|---|---|---|---|---|---|---|---|---|---|---|---|---|---|---|---|---|---|
于冬 敛重彻Toru Kenju 陈永雄Jeffery Chan | 陈洛璟 伏见朋子 刘晶 | 叶育萍 张浩 楠智晴 | 田代亲世 | 霍建起 | 林立书 | 苏小卫 田代亲世Chikayo Tashiro | 李大海 孙明(摄影指导) | 安巍 | 闫涛 | 林维冈 陈俞佑(助理) | 李天爵 谢澍宇 | 潘伦琳 | 武明 | 卢庆鑫 | 康永樫 | 杨世诚 柯智强 | 张怡婷 | 陈新发 | 北京博纳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浙江博纳影视製作有限公司 Go! Cinema |
角色演员介绍
- 小莫演员:陈柏霖(青年)影片男主角,成长于菁桐镇老街,年幼时母亲离家出走,从此小莫一人在菁桐生活。小莫因感恩于邻里街坊的照顾,一直在帮助街坊们干活,未曾离开老街。一天,小莫偶遇出走到菁桐老街的五月,热心的小莫帮助五月找到了住处,并介绍她在小餐馆打工,期间二人暗生情愫,互有好感。小莫知道五月失蹤的原因后,慢慢地明白:当年母亲的失蹤,并不是“不希望别人找到”。
- May(五月)演员:童瑶来自青岛的女歌手,获得电视新人奖第二名,签约唱片公司后,由阿雷指导录製唱片。五月暗恋阿雷,但是阿雷并不喜欢五月,伤心的五月在签唱会之前出走到菁桐。在小莫的帮助下,她找到了街上的老中医马爷爷并治好了嗓子。五月嗓子痊癒之后,在菁桐的新年晚会上发声演唱一曲《旅行的意义》惊艳全场。晚会结束后,五月随阿雷和丽萨一起重回演艺圈。
- 阿雷演员:杨佑宁五月的製作人,同时也是五月的暗恋对象。阿雷一心扑在工作上,虽对五月很关心,但对五月并无爱意。阿雷不知道五月喜欢他,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五月内心烦闷而出走。五月回归唱片公司后,阿雷仍然指导五月录製唱片。
音乐原声
歌曲名称 | 歌手 | 年份 | 用途 | 参考资料 |
---|---|---|---|---|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 孟庭苇 | 2005(专辑《红花》) | 插曲 | |
旅行的意义 | 陈绮贞 | 2005 | 插曲 | |
晚安宝贝 | 王倩婷 | 未出专辑 | 插曲 | |
太多 | 陈绮贞 | 2005 | 插曲 | |
手的预言 | 陈绮贞 | 2009 | 片头曲 |
在影片中,由台湾女歌手陈绮贞演唱的《旅行的意义》、《太多》以及孟庭苇的代表作《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构成了重要的元素,与剧情及人物心境十分贴切。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人 |
---|---|---|
2009年 | 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完全入围 | 霍建起 |
2013年 | 第十三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瞩目表现奖 | 陈柏霖 |
幕后製作
四地合作
《台北飘雪》由北京博纳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takarajima wondernet inc、博纳影视娱乐有限公司等中、港、台、日四地电影公司合力出资製作,并邀请日本原着作者田代亲世担任编剧。
全程台湾取景
《台北飘雪》于2009年年初在台北全程取景拍摄,因为之前从没有大陆导演在台湾地区全程拍摄的经历,因此本片创下了内地导演在台湾拍片的记录。位于台北郊外的菁桐古镇成为了本片最重要的拍摄场景。谈起这段在台湾的拍摄经历,导演霍建起说:“在台北拍戏,除了特殊的古镇风景那些地域上微小的差别之外,其实跟去青岛、去杭州、或者跟去某个省没什幺区别,而且吃的东西都差不多,语言也一样,所以这个距离其实挺近的,在拍摄上没有遇到过多的障碍,工作起来比较从容,大家在合作上也都很快找到最好的状态,完全不会把它考虑是去了一个陌生的地方。”
杨佑宁“破戒”
杨佑宁多以平头造型示人,为让自己更符合片中音乐製作人角色阿雷,他特地将长发留过脖子。同时,他虽已戒菸两年,但为了拍戏需要,还是“破戒”抽菸,“这次为拍片破戒,结果拍第一天才抽没几口就感到天旋地转。”
製作发行
发行信息
製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北京博纳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日本宝岛株式会社(日本) 博纳影视娱乐有限公司(香港) 博纳影业集团 三和娱乐国际(中国台湾) | Go! Cinema (2010) (日本) 北京博纳影视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浙江博纳影视製作有限公司 |
上映信息
日本首映
2009年10月19日晚6点,《台北飘雪》作为第2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的华语竞赛片在东京举行了大众首映式。影片受到日本影迷的追捧,首映式门票仅半小时便被抢购一空,而10月20日的第二场放映门票也在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售完;本片也受到媒体热捧,成为东京电影节开幕以来接受媒体採访最多的参赛片——本片由此成为此次电影节人气最高、最受关注的参赛片。
图册封面:2009年10月第二十二届东京电影节,《台北飘雪》在19日下午举行首映礼;部分图片来自演员童瑶的新浪部落格。
中国大陆首映
2009年末在东京电影节上受挫后,《台北飘雪》在2010年内曾在台湾上映,随后两年内,该片没有再次上映,直至2012年3月29日《台北飘雪》在北京举行首映仪式,主演陈柏霖、童瑶与製片人刘晶出席活动,两名主演在活动现场与观众互动并爆料影片段预告絮。
中国大陆票房
2012年4月1日该片在大陆上映,完全是想靠着陈柏霖的人气再“捞”上一把。不过影片上映还没有一个星期,济南影院就纷纷撤档,影片在电影院上座率亦很低。据电影网统计数据,《台北飘雪》在2012年4月1日至8日累计票房为207万。
参展记录
2013年7月29日至8月9日,由中国与委内瑞拉两国联合举办的首届科罗“中国电影节”在委内瑞拉举行。期间,《台北飘雪》与其余9部中国电影在连续十天的电影节中免费向观众播放。
2012年8月26日至28日,《海洋天堂》、《风云II》和《台北飘雪》等影片在马尔他的“2012年中国消夏电影节”中上映。
影片评价
正面评价
第22届东京电影节前,日本着名报刊《每日新闻》称,《台北飘雪》画面唯美,风格清新纯净,极具诗意地表露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可看性非常强,可以说是本届电影节最有希望夺得大奖的影片。
杨佑宁为戏当街抽菸

有网友表示:“不知道为什幺这部电影,总给人一种乾旱之后有了雨露滋润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中台北的雨季感染,更是那种感情基调,温暖的,淡淡的,有一种露珠的感觉,透明的不染一尘。”
负面评价
《台北飘雪》在叙事上,节奏舒缓,小情小调,除了画面的唯美,温馨怀旧的插曲《冬季到台北来看雨》(早也不是影片的原创歌曲),以及飘雪的意境有点味道(仅是字里行间),实在可说之处不多。如果说《台北飘雪》有影像而无叙事,实为武断,但其影像叙事确实也并没足够的特色可令人眼前一亮,从这一点来看,该片的影像叙事艺术的确并不高明。(《电影评介》杂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