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棒球场兴建于1935年,当时称为“台中水源地棒球场”,经多次整修,已经是一座达到国际标準的棒球场。1950年到1970年间曾经是民声杯棒球赛的场地,1998年以前之主管机关为台湾省政府,当时称为“台湾省立棒球场”,1998年12月20日后移交行政院体育委员会,改名为“行政院体育委员会台中棒球场”。球场连同台中体育场一起委託国立台湾体育学院(今国立台湾体育运动大学)负责维修管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台中棒球场
- 兴建于 :1935年
- 类别:棒球场
- 地区:台中
1998年至2004年间,兴农牛曾经拨发经费进行维护,也把兴农高球场的草皮移植至球场内野,是台湾第一个种植内野草皮的棒球场。本来兴农球团有意向台中市政府要求认养台中球场,但因球场为体委会管辖以致市政府无法受理,后来打消认养意念,改以帮忙维修球场。
台中棒球场原本幅员狭小,本垒打墙不但低矮,且中外野及两翼分别仅距本垒360英呎、310英呎,因而被戏称为“本垒打最多的球场”、“打者天堂”,但在2006年改建,此球场已经成为标準的棒球场(距本垒400英呎、325英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