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蹟,是指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蹟,涵盖政治、防御、宗教、祭祀、居住、生活、娱乐、劳动、社会、经济、教育等多方面领域,弥补文字、历史等纪录之不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古蹟
- 外文名:Historic Site
- 性质:文物保护单位
- 拼音:gǔ jì
- 注音:ㄍㄨˇ ㄐㄧˋ
- 着名古蹟:万里长城、敦煌莫高窟
- 管理单位:国家文物局
基本概念
古蹟[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 ,指古代留存下来的文化遗蹟,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名胜古蹟。
一旦一个建筑物或遗址被指定为古蹟、或暂订古蹟时,通常就受到主管机关保护,未经许可,包括所有者在内的任何人,都不可以任意变动、修改。如果是因为建筑工程开挖而发现的古蹟或考古遗址,为了保护历史文物,工程通常要立即暂停。
引证解释
- 亦作“ 古蹟 ”。
古代遗蹟。多指建筑物或其残迹。
唐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诗:“ 冶城 访古蹟,犹有 谢安墩 。”迹,一本作“ 迹 ”。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姬昌望西北寨山偷路日夜而走不止。今古蹟在黄河南岸上是 姬昌庙 。”
明徐渭《礼书总论》:“志古蹟,以不忘其贤有德者也。”
清雍正 田文镜修《河南通志·古蹟》:"袁尚书可立墓在睢州城南迤东三里”。
鲁迅《书信集·致黎烈文》:“我们要保存 清故宫,不过不将它当作皇宫,却是作为历史上的古蹟看。” - 指古人的法书墨迹。
《南齐书·王僧虔传》:“﹝ 太祖 ﹞示 僧虔 古蹟十一袠,就求能书人名。”
《隋书·经籍志一》:“又聚 魏 已来古蹟名画,于殿后起二台,东曰 妙楷台 ,藏古蹟;西曰 寳迹台 ,藏古画。”
元陆友仁《砚北杂誌》卷上:“ 唐 人临模古蹟,得其形似,而失其气韵。”
清周亮工《与倪闇公》书:“﹝书家﹞得数行古蹟,如行师佩 玄女 兵符。”
古蹟分级
古蹟分级的意义,取决于其所代表的历史影响力,并且可以随时代意义而调整其级别。由于保存文化资产的风气愈来愈盛,所以许多市定古蹟根据文化上的意义,已经有历史不到50年的古蹟出现,古蹟已经不再等于百年老屋了。
古蹟分类由各级政府审查、指定、公告,之后再报内政部备查。
至2003年底中华民国的古蹟共有556处,分别为:
一级古蹟 25 37
国定古蹟 12
二级古蹟 50 110
直辖市定古蹟 60
三级古蹟 222 409
县、市定古蹟 187
总计 556
六大古蹟
这些世界边缘的六大“神秘”古蹟,就像是在默默地述着一个个遥远的故事,给后人留下费解之秘和无限的遐想。
1995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距智利海岸3800海里的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孤岛面积约 180平方公里。1722年复活节这天,荷兰航海探险家雅各布-罗格文登上该岛,故而命名为复活节岛。推测10~16世纪岛上的土着民以祭神为目的所雕刻的人面巨石像高2~10米、重40~80吨、总共约1000体。这些戴着红帽子的神秘的莫亚石像的眼睛不知何故皆被人挖掉了。失掉眼睛的莫亚静静地耸立在岛上,仰视着太空。像是在默默地述着一个遥远的故事,给后人留下费解之秘和无限的遐想。
传说12世纪衣索比亚第七代国王拉利贝拉梦中得神谕:“在衣索比亚造一座新的耶路撒冷城,并要求用一整块岩石建造教堂”。于是拉利贝拉按照神谕在衣索比亚北部海拔2600米的岩石高原上,动用2万人工,花了24年的时间凿出了11座岩石教堂,人们将这里称为拉利贝拉。从此,拉利贝拉成为衣索比亚人的圣地。至今,每年1月7日衣索比亚圣诞节,信徒们都将汇集于此。
1986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位于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西北约80公里处大西洋的贾恩茨考斯韦海岸110米的断崖上,可见无数石柱突起。总长8公里的海岸线上呈正六角形,总计4万根的石柱由陆地向海里绵绵延伸。其景观有似巨人所造,固有“巨人古道”之美称。是6000万年前太古时代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而形成的。如此排列有序的石柱,不禁让人怀疑不是天然雕琢而是人工有意堆积而成的。
1979年被认定为世界遗产,位于诺曼第地区一个小岛上的教堂,高出海面150米。退潮时小岛则变成与陆地相连的山丘。教堂的诞生有段神奇的传说。8世纪初主教欧勃尔按照梦中大天使米歇尔的授意在山丘上修建了这所教堂。奇特的是完工后不久山丘被海水淹没从而形成了今日可见的海中浮岛。11世纪起对教堂进行扩建,足见逐渐新添了罗马式、哥德式、文艺复兴式等风格各异的建筑。
英格兰南部索尔滋伯里平原上的这座环形排列的巨石遗址直径约为100米。据考证是新石器时代的建造物,有5000年的历史。四层同心圆的石圈中央的祭奠石和旁边被称为脚跟(Hee1-stone)石的玄武石,在每年夏至这一天,两个石头与地平线彼岸升起的太阳连成一线这个建造物的目的是什幺还存有众多的猜测:亦或是崇拜太阳的神殿、亦或是天文台、亦或是与宇宙联繫的通信点等等,至今仍是个千古之谜。
希腊中部地区有一派奇特的景观,数十座20~400米高低不等的柱形垂直岩石群拔地而起,建造在陡峭岩石顶上的24座修道院仿佛悬浮在空中。虔诚的修道士们在此过着与世隔绝的戒律严格的修行生活,直到20世纪初修道院还是靠绳梯和吊车与外界相通。这些修道院是14~16世纪为避免战乱和抵御土耳其人对基督教的迫害而建造的,目前仍有6座修道院在使用之中。
其它相关
大陆
在中国不可移动的文物、古建筑物、人类生活遗址等古蹟称为“文物保护单位”,依照历史意义,分为国家、省、市县三个等级,在中央由国家文物局负责管理。
台湾
根据中华民国文化资产保存法规定,古蹟分为古蹟分为三种,分别为国家古蹟(一级古蹟)、直辖市古蹟(二级古蹟)及县市级古蹟(三级古蹟),其中1997年之前指定者,以一级、二级、三级区分,之后指定者则以主管机关划分。(台湾古蹟列表)
香港
在香港,古蹟则由古物古蹟办事处负责认定、管理,截止到2013年5月14日,已认定101处法定古蹟。同时也规画了3条文物径,分别是中西区文物径、屏山文物径及龙跃头文物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