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与古史新论,鑒于文字的出现乃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誌,因此早期文字揭示对于探讨和解决考古学中的重大问题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丁公文字的解读使中国文明的起源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考古学,民族学及古文字学的研究形成强大的冲击,从字形结构分析,丁公陶文与商代甲骨文明显不属于同一系统,这意味至少在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型系起源发展的同时,其他类型的文字依然存在.因为这种文字起源的多源性反映了古代族群的多样性,所以文字起源的探讨与古代族群是不能分割的.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来旧文与新作共31篇,在此次的整理中以今时目光重审,并予订正;所根据的资料包括新石器时代陶文,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战国文字,研究领域及中国文明与文字的起源,商周政治史,军事史,先秦思想史和科技史等,内容庞杂,对于研究古文字者或研究商周先秦者实有所助益
基本介绍
- 作者:冯时
- ISBN:9789866764042
- 定价:NT$ 2500
- 出版社:台湾书房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96/07/01
- 装帧:精装本
内容介绍
鑒于文字的出现乃是文明时代最重要的标誌,因此早期文字揭示对于探讨和解决考古学中的重大问题往往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例如丁公文字的解读使中国文明的起源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考古学,民族学及古文字学的研究形成强大的冲击,从字形结构分析,丁公陶文与商代甲骨文明显不属于同一系统,这意味至少在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型系起源发展的同时,其他类型的文字依然存在.因为这种文字起源的多源性反映了古代族群的多样性,所以文字起源的探讨与古代族群是不能分割的.
本书收录作者多年来旧文与新作共31篇,在此次的整理中以今时目光重审,并予订正;所根据的资料包括新石器时代陶文,商周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战国文字,研究领域及中国文明与文字的起源,商周政治史,军事史,先秦思想史和科技史等,内容庞杂,对于研究古文字者或研究商周先秦者实有所助益
作者介绍
冯时,北京大学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考古学报〉副主编,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籨事古文字和天文考古学研究,发表论着,论文70余种.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世界名人录〉及美国传记协会〈世界五百名人录〉.
冯时在天文考古方面将中国天文考古学有确证可考的历史自过去的西元前1000年提前至西元4500年所撰〈中国天文考古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初步建立了中国天文考古学体系,为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开闢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