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研究(第30辑)》是201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古文字研究(第30辑)
- 出版社:中华书局
- 开本:16
- 包装:平装
- 正文语言:中文
基本信息
作者: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所 编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4-09-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4-09-01
印次:1
页数:600
开本:16
包装:平装
正文语言:中文
用纸:胶版纸
ISBN:9787101104189
内容简介
《古文字研究(第30辑)》收录了中外百余作者的一百一十篇左右的论文,内容涉及对容庚先生的学术研究、甲骨文相关问题的探讨、金文相关问题的探索、战国文字的研究,与古文字研究相关学术问题如上古语音、词义、古书传抄、文字对读、文字简化等等。
目录
目录:
双剑簃主:容希白传略
曾宪通:百之千之 去愚去诬——读《容庚学术着作全集》感言
陈炜湛:论容庚精神——为纪念容庚师一百二十周年诞辰而作
董 琨:容庚先生对于汉字改革的贡献
许礼平:杂记容庚先生
陈伟武:读《金文编》第三版批校本小记
黄文杰:秦汉金文着录和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读容庚先生《秦汉金文录》和《金文续编》
沈宝春:由容庚先生谈史信父(仲枏父)甗
陈英杰:试论《金石学》讲义在容老青铜器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
吴晓懿:容庚印学思想及其艺术成就初探
黄天树:说“昔”
周忠兵:释甲骨文中的“觯”
蒋玉斌:释甲骨文中的“独”字初文
刘 桓:释甲骨文“葛”并补释“仆、踣”的一种用法
刘 源:殷墟卜辞“爵子□”解释
叶正渤:《殷墟书契后编》所见象形字浅析
赵 鹏:甲骨刻辞“又”及相关之字补说
张玉金:甲骨文中当事介词“于”的界说
孙亚冰:读《村中南》札记二则
王子杨:《村中南》319号中甲卜辞的释读
赵 诚:两周金文中的“弘”和“引”
唐钰明:铜器铭文释读八则
李家浩:说“命汝更[止京]克司直鄙”
黄锡全:新见小臣唐簋简析
宋华强:叶家山铜器铭文和殷墟甲骨文中的古文“戾”
单育辰:焂卣补释
田 炜:西周金文字词关係零札(两则)
罗卫东:金文“匽”“郾”字际关係再考
陈 曦:关于铜器铭文中西周后妃“王姜”的考察
商豔涛:“王若曰”所领起的铭文性质补说——兼说先秦时期的誓师活动
严志斌:《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可疑铭文刍议
崎川隆:妇□卣铭文拓本的重新整理
何景成、王彦飞:自名为“舟”的青铜器解说
谭步云:释会盥
曹锦炎:蔡公子缜戈与楚简中的“慎”
袁国华:子犯编钟□字考释
孟蓬生:姑冯句鑃所谓“冯”字试释
冯 时:蔡侯盘铭文札记
董 珊:试说山东滕州庄里西村所出编镈铭文
邓佩玲:铜器自名前修饰语“□”字试释——兼谈“延钟、反钟”等辞
叶玉英:释“𫊣、䱷”——兼谈春秋时期吴国国名
徐少华:曾侯昃戈的年代及相关曾侯世系
李春桃:自钟铭文补释——兼说掳器
程鹏万:番中(仲)戈铭“白皇”研究
吴良宝:二十三年单父铍考
禤健聪:释洛阳新出我自铸铜铍的“少卒”
秦晓华:梁十九年亡智鼎补释
魏宜辉:金文新释(四题)
张新俊:洛阳出土金文释读二则
汤志彪:先秦兵器铭文考释四则
孙刚、李瑶:读金文札记三则
吴毅强:读《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随记(一)
石小力:利用楚简考释金文字词两则
陈家宁、关一男:略论齐国金文中所见的礼制
赵平安:战国文字“噬”的来源及其结构分析
苏建洲:释战国时期的几个“蔑”字
刘传宾:“□”字补论(节选)
萧 毅:合玺“敬玺”考
刘 杰:战国文字複姓统计与初步整理
刘洪涛:谈古文字中用作“察、浅、窃”之字的考释
刘 云:楚简文字释读二则
史杰鹏:谈谈楚简中的“犇”字及相关之字
冯胜君:读简随记(二题)
杨泽生:续说从“卜”形的“孔子”合文
范常喜:上博五《鲍叔牙与隰朋之谏》“诘□”新释
沈 培:释上博简《天子建州》讲述“文”“武”的一段文字
黄人二、赵思木:《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鹠鷅》集释
王 辉:一粟居读简记(六)
李天虹:由清华简《皇门》“[耂古]门”谈上博简《姑城家父》的“强门”
白于蓝、段凯:清华简《保训》篇竹简编连问题刍议
李守奎:清华简《系年》“也”字用法与攻吾王光剑、栾书缶的释读
朱歧祥:由“于、于“用字评估清华简(贰)《系年》——兼谈”某之某“的用法
张富海:说清华简《系年》之“褫”及其他
季旭昇:《清华三·周公之琴舞·成王敬毖》第四篇研究
顾史考:清华简《周公之琴舞》成王首章初探
张连航:清华简《傅说之命》的撰述年代
邬可晶:读清华简《芮良夫毖》札记三则
广濑薰雄:释清华大学藏楚简(三)《良臣》的“大同”——兼论姑冯句鑃所见的“𠯑同”
刘 刚:据清华简考释新蔡简二则
陈 伟:“柀事”与“彼治”
李明晓:周家台秦简《日书》中的“日出时”考察
刘乐贤:里耶简中的“迁陵公“及相关问题
于 薇:浅谈岳麓秦简中的“江胡郡”与“衡山郡”
周 波:《马王堆汉墓帛书(肆)》整理札记(一)
王 辉:说马王堆帛书中与“企”同形之字可能释为“立”
程少轩:马王堆帛书“太阴刑德大游图”补议
施谢捷:江陵凤凰山西汉简牍与秦汉印所见人名(双名)互证(之一)
方 勇:读江陵凤凰山汉简札记(二则)
张振林:释“□□(本)、□□(拔)”之我见
孙雍长:释“[聿乂]”
王志平:说“□”
郭永秉:关于“兆、涉”疑问的解释
谢明文:释“颠”字
萧圣中:与古代穴居生活相关的一个汉字——“𥁕(温)”字本义初窥
卞仁海:杨树达古文字考释释读商榷(五则)
李 锐:战国竹书形近字互别现象初探——兼论古书的传抄
陈 致:“赤纻巿”与“彼交匪纾”
陈送文:慈利竹书和《国语·吴语》对勘(两则)
徐广才:据出土古文字资料校读《楚辞》二则
刘 娇:《老子》中与章节分合有关的提起连词“故”
刘志基:基于简文逐字意义归类的《郭店楚简》语料价值分析
林志强:试论林义光的“声借”说
王蕴智:古文字材料中所反映出的舌齿音流变现象
大西克也:从出土资料再论章系字颚化的年代
麦里筱:古汉字自发性简化的滥觞
夏含夷:西方金文大师:翁有理(Ulrich Unger,1930—2006)小传
游顺钊:军备更新与古汉语字素词义的演变
张世超、鞠焕文:“包茅、缩酒”考
陈魏俊:武夷神示考
刘 钊:“臿”字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