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

2019-12-23 17:27:05 百科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由王恺、王升所着。中国元素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并延续到现代生活中来,更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是中华民族的独有的内在和外在的特质,既有形而下的具体物质,也有形而上的意识形态。比如建筑风格元素,紫禁城、长城、敦煌、布达拉宫、苏州园林等;服饰风格元素,丝绸面料、唐装、旗袍、中山装等;文化风格元素,国画、脸谱、京剧、印章等;自然风格元素,长江、黄河、黄山、珠穆朗玛峰等;动物风格元素,熊猫、白鳍豚等:宗教神话风格元素,观音、如来佛、龙、麒麟等。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是中华文化在外国人心中的标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元素即为其的缩影和高度提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与信仰,渗透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并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全书从古至今、分门别类地介绍中国元素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发展过程。

基本介绍

  • 书名: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
  • 作者:王恺 王升
  • ISBN:9787811419597
  • 页数:174页
  • 出版社:安徽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1日
  • 开本:16
  • 语种: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层次清晰、语言流畅,极具知识性、实用性,对读者系统地了解中国元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文化元素》稿也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精神,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语言汉字文学
一、六书
二、文言文
三、现代汉语(国语)
四、汉赋
五、格律诗
六、宋词
七、元曲
八、四大名着
九、二十四史
十、六艺
十一、古人年龄的含义
十二、竹林七贤
十三、唐宋八大家
十四、十三经
十五、八股文
第二章哲学宗教、伦理观念
一、儒家
二、道家
三、周易
四、河图洛书
五、太极
六、法家
七、墨家
八、兵家
九、阴阳家
十、禅宗
十一、三清
十二、五行
十三、八卦
十四、五常
第三章艺术
一、百戏
二、十二律
三、笛子
四、箫
五、琵琶
六、二胡
七、鼓
八、舞蹈千手观音
九、鼎
十、飞天
十一、篆刻
十二、崑曲
十三、京剧
十四、皮影戏
十五、太极拳
十六、少林功夫
十七、相声
十八、书法
第四章民俗民风
一、十二生肖
二、对联
三、年画
四、谜语
五、舞龙舞狮
第五章科学发明
一、星象星宿
二、候风地动仪
三、浑天仪及相关学说
四、东汉国家天文台——灵台
五、农曆
六、农曆计时法
七、二十四节气
八、筷子
九、中医
第六章传统手工艺
一、剪纸
二、风筝
三、泥塑
四、吹糖人
五、紫砂
六、蜡染
七、中国瓷器
八、中国漆器
九、中国刺绣
十、景泰蓝
十一、中国结
十二、唐三彩
十三、玉雕
十四、木雕
十五、红灯笼
第七章特色服饰和饮食
一、汉服
二、唐装
三、旗袍
四、龙凤纹样
五、豆腐
六、豆汁
七、春卷
八、茶道
第八章特色建筑
一、四合院
二、牌坊
三、寺与庙
四、其他中国古建筑
五、园林
第九章自然人文景观
一、三山五岳
二、秦始皇陵兵马俑
三、四大名楼
四、四大石窟
五、四大书院
六、四大佛教名山
七、四大道教名山
第十章特定动植物及其他
一、中国国花
二、花中四君子
三、岁寒三友
四、大熊猫
五、文房四宝
六、围棋

序言

当今社会,人与人相处,突出个性魅力;国与国交往,讲求文化特色。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也是区别国家和国家的遗传基因。在一定意义上,文化上的基因与生物遗传基因的总和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身份证”——由许多要素组成,有物质上的,有精神上的……这些要素就是“中国元素”。可以说,自古及今,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并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文化成果,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元素和无形的精神文化元素,都可以称之为中国元素。像乘着奥运东风红遍世界的篆刻、祥云,流行歌曲中的长江、长城、黄山、黄河,被好莱坞挖掘包装成流行大餐的功夫、熊猫……
正是由于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才造成了中国元素数量众多、种类繁杂。作为一本以中国元素为主题,以普通大众为对象的通俗读物,首先,鑒于能力、篇幅所限,我们不可能对所有元素罗列殆尽,其次,在对元素内容进行筛选时,尤其注重那些大家熟悉程度较低的对象,以便拓展读者朋友的阅读视野,完善大家的知识结构。
由上,本书的编排体例是编者和出版社本着服务读者之目的,热情沟通、精诚合作的结果。结构上是这样安排的:第一章,语言汉字文学。我们知道,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旦开口说话,就已经把中国元素表露一二了;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然成为元素的重要体现之一:文学是中华民族思维情感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本章读者将看到直到今天我们都引以为豪的几种文学体裁,如远古神话、汉赋、格律诗、宋词、元曲等。
第二章,哲学宗教、伦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强调儒、释、道三家合流,但三家其实都各有自身的哲学体系。先秦诸子中,法家、墨家、兵家等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时至今日影响中华民族的一些伦理观念很早就已经肇端发源了,尤以中和之美、天人合一、人伦和睦为主。
第三章,艺术。要素很多。百戏是古代集合音乐、舞蹈、杂技于一身的表演艺术。音乐,中华所独有的五声七声十二律和笛、箫、琵琶、大鼓等传统乐器引人注目,如当代在河南发现的贾湖骨笛把古人掌握音阶的历史推到了公元前9 000年。舞蹈,极具佛教色彩的飞天舞在今天被进一步发扬光大。京剧、崑剧,太极、少林功夫,相声、书法、篆刻,都堪称中国国粹,成为中华软实力出口的重要方面。总之,中华艺术在类似的诸多领域都光辉灿烂、蔚为大观。
第四章,民俗民风。由于本系列其他着述多有全面、深入的介绍,本书只择其遗落的边角细枝。
第五章,科学发明。除了四大发明广为人知,中国在天文、曆法上的成就震烁古今,星象星宿反映古人在天体观测方面的细緻、準确。
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浑天仪是古代浑天学说最高最直观的体现,农曆、二十四节气是古人调整曆法和农事活动的具体成果,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第六章,传统手工艺。中国是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多民族国家,手工艺品有独特的东方艺术魅力。几千年来出现许多精彩纷呈的手工艺品种类,从剪纸、年画,到织绣布艺,到雕刻雕塑、陶瓷漆器,精美的手工艺品与浓郁的地域特色、淳朴的民风民俗和丰富的人文情怀息息相关,水乳交融,无不渗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第七章,特色服饰和饮食。通俗地说,中国元素在吃、穿等诸方面都极富特色,像汉服、唐装、旗袍、龙凤祥纹等纹饰和豆汁豆腐、春卷、茶文化在今天成为中国风的重要内容。
第八章,特色建筑。四合院、牌坊、寺庙、亭台楼阁水榭、园林都是古典建筑的精华部分,在很多城市的“现代化改造”的浪潮中越发稀少,可能很多国人对此习以为常,但在许多外国人看来,中国为什幺要以破坏传统为前提去建设新的,实在匪夷所思。
第九章,自然人文景观。中国自然人文景观有很多是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故宫、长城,这些耳熟能详的,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主要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知识概念部分,如三山五岳、四大佛教道教名山、四大名楼、四大石窟、四大书院等。
第十章,特定动植物及其他。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既讲求理性,又是烂漫多情的——往往把自己美好的情愫体验寄託投射在外物上,如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国花”等。国宝大熊猫,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文房四宝和围棋,前者为中华文明的绵延不绝立下汗马功劳,后者则把中国传统思维的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