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古埃及人

2018-09-23 08:33:52 百科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是世界最古老的人种之一。古埃及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前4千年后半期,逐渐形成了国家,至前343年为止,共经历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后王朝9个时期31个王朝的统治。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在宴会期间,客人们看到一个象徵着死者的木质人物,提醒他们生命的短暂。远古埃及的每一处寺庙中,法老王通常被假定执行高级牧师的职责,但是他们的职位通常是由首席牧师来担当。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古埃及人
  • 外文名:The Ancient Egyptians
  • 民族组成:北非土着居民 塞姆人
  • 存在时间:前4千年后半期至前343年

文字

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500年,最早它用鸟兽等象形符号表示地名以及国王的名字,它是类似汉字那样的方块字,一个字可以由很多偏旁组成,一个字代表一个意思。我们看到最多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大多刻画在墓穴和庙宇中,这是着名的圣书体,这种书写格式一直维持到古埃及文明灭亡,主要用于神圣的场合。另一种简化的书写格式是僧侣体,多用于书写于纸草上,相当于汉字的行书或草书。希腊人占领埃及后,外来人在埃及逐渐增多,古埃及文字发展出更为简便的世俗体。古埃及文字影响了后来的诸多文字,如:腓尼基文字、阿拉伯文字等,有意思的是一些古埃及文字如“日、月、山、水”和汉字古体极其相似。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人种

这是古埃及人为区别其他人种而画的壁画
这幅图从左到右依次是:利比亚人、努比亚人、西亚叙利亚人、古埃及人自己
古埃及人
从这幅壁画我们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和暗白人种和努比亚黑人有明显的区别。据记载,古埃及人身材不高也不矮,没有络腮鬍子(只有下巴长鬍子),男人的肤色根据壁画是棕红色,女人则画成黄色。前埃及古蹟最高委员会秘书扎西哈瓦斯博士曾说过“古埃及人不是非洲黑人也不是阿拉伯人”,对于古埃及人的人种国际上还没有定论。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

神话传说

埃及神话同时也是古埃及宗教。指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以前,古代埃及人所信仰的神体系与宗教。因为古代埃及人的信仰差不多经过3000年历史,其中出现多次大变化,埃及神话与希腊或罗马神话最大的区别是埃及神话中大部分的神明都是人身动物头。古埃及人的信仰属多神教类,且多半都以动物来作为其象徵。古埃及人相信他们死后会到死后世界去。他们认为身体是灵魂的容器,灵魂每天晚上会离开自己的身体,早上再回来。他们同样相信死后灵魂会复活,必须保留身体使灵魂有自己的居所,所以发明了防腐术和製造木乃伊。

食物

生活在尼罗河畔的人大都是农民,他们以大麦、小麦等穀物为主食,也吃禽类和牛肉,但不食用鱼类,因为埃及人认为鱼类是不洁之物。妇女会製作啤酒和麵包(古埃及人很早就知道如何酿造啤酒和葡萄酒 ) ,也会一起织布,埃及人很早就知道织布及染色技巧。

器皿

一般平民用的最多的是陶器。雪花石和青铜器是高级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古代的埃及人使用各种材质製造日常生活所需的器皿。一般平民用的最多的是陶器。雪花石的纹路、光泽为贵族所爱用,是非常珍贵的材料,在古王国时期,只有王室可以开採,雪花石和青铜器统属高级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用。
埃及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知道製造黄铜。青铜在第二王朝时从西亚传入埃及,到了中王国时期才普遍。
陶器和泥砖的材料来自尼罗河的泥土。尼罗河岸石灰岩中出产燧石和所谓雪花石。他们也到邻近的沙漠和西奈半岛寻找花纹特殊的石材和孔雀石(孔雀石是製造绿色眼影膏和黄铜的原料)。
就像中国人用竹子和藤,埃及人则用棕榈叶、芦苇编制各种容器。由于当地气候乾燥,在此展出的篮子已经有三千四、五百年的历史(相当商朝早期),仍然保存完好。

衣衫

衣服的质料以亚麻布为主。男人穿裙,上身赤裸、或穿短袖圆领衫或长衫。女人最典型的服装是无袖的长衫。
由于村落遗址,甚至墓葬的保存都不佳,衣物留存下来的很少。古埃及衣服的质料以亚麻布为主。领导菁英通常只穿着白色薄层的亚麻衫,但当时的衣料从便宜的粗布到最高级、细得透明的布料都有。男人穿裙子,有时候里面还有短裤,上身赤裸 、或者穿短袖圆领衫或长衫。
卡拉西斯卡拉西斯
女人最典型的服装是无袖的长衫,传统名称为“卡拉西斯”。在新王国时期,传统简单的式样,渐渐被比较华丽、有打折花边装饰的衫裙套装所取代,反映了当时的财富和奢华之风。虽然染色的技术几乎和织布一样久远,都可以追溯到王朝前时期,但染色的的衣服只限于外国人、国王、皇族和神所穿着。 一般人穿不穿鞋,还没有答案。似乎只有有钱人才穿得起凉鞋。
-------古王国时期,妇女们的服饰是种叫做“努格白”的衣服。这是一种较紧身的衣服,式样简单。从胸下一直穿到脚跟,胸下用一根布带子扎住,努格白的上端一般有一根或两根用扣子固定的吊带,只有过于窄小而紧绷在身上的努格白才不用吊带。 穿上这种努格白衣服后,双肩,双臂和胸部都裸露在外,如果吊带很宽,则有可能把胸部遮住。
努格白是古埃及各阶级妇女通用的服饰,通常用透气性较好的亚麻布製成。在一些晚会上,妇女们穿着的努格白上往往还有装饰,如珠子,刺绣等。穿着的时候,从脚下往身上套,再用其他色彩相配的吊带固定,如有可能,配上项鍊更好。
男子的服饰起先仅限于遮羞,在腰上系一根用植物做成的带子,带子两端垂在前面即成。后来逐渐有了于妇女们穿的努格白西相似的衣服,用腰带固定。古埃及古王国的男子有时也穿兽皮的,式样因人的等级地位而定。
------中王国时期。
妇女虽然仍穿努格白,但衣料和样式已有所变化,有无袖和有袖两种,长度依旧,胸下系一腰带,有的不系,此外,披肩开始流行,这种披肩能遮住胸部。
这一时期的男子的服饰仍一努格白为主的情况下出现了长袍,长袍一般到脚跟。
--------新王国时期
妇女们穿的服饰出现了变化,不再千篇一律。从第十八王朝女王奈菲尔提陵墓的彩画上,我们可以看到女王穿的是由薄薄的白色细亚麻布製成的努格白,她胸下系了一根彩带,彩带从前面绕过背后再绕回前面打了个蝴蝶结,蝴蝶结的两端一直垂到膝下。女王的披肩为蝙蝠形,用金线织成,上面饰有两根吊带,脖子上围着项圈。
据考证,新王国时期最有特点的女装是“纱丽”,这种服饰可能是从印度或伊拉克以东地区传来的,它与古王国和中王国时期的服装完全不同,用长布製成,长约5米,宽约半米,穿着方式随意。新王国时期的妇女比较喜欢这种服饰,因为它不仅穿脱方便,而且象徵文明与进步。新王国时期女装的另一特点是在衣服上打裥,开叉。这样的衣服能使妇女显得更加迷人,漂亮。
官员穿着高雅的白色亚麻衫,手持令牌,巡视庄园,可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但是木匠、铁匠、金匠、石匠都穿着白衫、戴着假髮,显然是为了表现亡者的财富。墓室的壁画和陪葬品所反应的只是古埃及社会菁英的生活,和他们对来世的憧憬。只有结合墓室壁画和村落的考古挖掘才能帮助理解古埃及工匠的生活。有些石片上面的素描显示了可能更真实的一面。骯髒的木匠满面鬍鬚、乱髮纠缠。石匠除了皮带围着臀部以外,赤身裸体。类似的情景在墓室壁画上极少出现。

美容化妆

眼影,腮红和口红是上流社会男人和女人的典型妆扮。眼影棒、眼影膏瓶子,梳子、镊子、剃刀是常见的陪葬品。
埃及人有可能极早就发明了美容品,发展了製造美容品的技术。他们的医学文献上记述了消除皱纹和染黑灰白头髮的方法。用于化妆的物品有:画眉毛和描眼角的化妆墨;将眼圈描成绿色和灰色的孔雀石和铝矿石;作胭脂或口红用的红赭石;染指甲、手掌和脚底的散沫花;做假髮(这种假髮的顶上用融化的蜂蜡封住)用的人的头髮等等。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最为时髦的贵妇、淑女们还给自己的乳房涂上金色,给乳头描上蓝色。
为什幺古埃及人要化妆:
尼罗河的西岸、埃及帝后谷附近,就是德尔埃尔麦迪纳村落(Deir el-Medina)的废墟。迷宫式的、齐腰高的石墙和破败的手工艺品是属于村庄工人们的,新王国时期,他们在图坦卡门 (Tutankhame)等法老和皇后们的地下墓室里劳作。大约从公元前1525年到1075年,皇室为这些徵募来的劳工提供了所有生活必须品,如肉类、穀物和蔬菜,用来换取他们辛苦的劳作。岁月流逝,几个世纪之后,德尔埃尔麦迪纳发展成繁荣的社会,并有了自己的村公社和小型工业。
到了拉美西斯三世(Ramses III,公元前1187年—1156年)统治期间,德尔埃尔麦迪纳的居民上演了史上第一次工人罢工。由于政府供应的粮食没有如期来到[资料来源: Bard and Shubert],更糟的是,官员们扣留押了一船的按摩油[资料来源:Strouhal, Strouhal and Forman]。劳工们认为油膏是他们健康幸福的关键,如果没有它,他们就停止工作,要求政府介入。
油类和动物油脂能够阻挡尼罗河三角州的酷热和阳光,保护埃及人的皮肤,缓解肌肉疼痛。僱主通常把它们作为工人工资的一部分。有时,会加入香味或提取製成浓乳液、原始润肤膏,这些只是埃及人用来保健的化妆品。
例如,在他们离开房屋,开始一天的工作或参加宴会、庆典之前,上流阶级的埃及男人会花费一点工夫来装饰他们的眼睛。就像年青法老石棺里图特王(King Tut)那双凝望的眼睛一样,化着浓浓的眼妆,黑色眼影线从眼皮上一直延伸到太阳穴,这在这新王国时期很时尚。此时,黑色眼影已经取代绿色眼影。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50年—2134年),流行款式是一种由孔雀石(硷性碳酸铜)製成的天然翠绿色的眼影。为了涂抹这种浓妆,埃及人可能会用一片平滑的木头或骨头把粉状矿物质从眉线一直擦到鼻子底部[资料来源: Stewart]。
古埃及人之所以喜好化妆品,并不是单纯沉浸于虚荣。男人、女人和孩子都遵守这种非常严格的个人卫生保健规则,这种规则是受气候、宗教和社会所支配、产生的。
古埃及人
古埃及人的化妆品柜
帝后谷内部走廊上雕刻的壁画,描绘了古埃及人日常生活及他们死后生活的场景:强壮的男人们炫耀着浓浓的眼妆——由磨成粉末的矿物质和油脂製成。他们化的烟薰眼线既有实际需要也有宗教仪式目的。认为它可以驱除飞虫、保护眼睛免受阳光照射以及防止感染。这种夸张的妆容也是模仿太阳神霍鲁斯( Horus)面部模样,他通常被描绘成鹰的形状[资料来源: Stewart]。
由壁画上雕刻的髮型师和理髮师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十分关注自己的面部毛髮和体毛。对于男人,只有在服丧期才允许停止修面或修剪鬍鬚。为了让自己变得圣洁,男祭司会拨光所有的体毛,包括眼眉和睫毛。上流阶层的埃及人会经常戴着由人发製成的有香味的假髮、假鬍鬚,即使下层社会的居民,也会戴着由植物纤维製成的假髮等装饰。
油类及动物油脂除了护肤的功能外,也用作头髮护理。他们把狮子、蛇或其它动物的油脂涂在头皮上,作为治疗秃头的顺势疗法[资料来源: Shaw]。埃及人也会用浅红色指甲花染料覆盖在银色的发束上,延迟头髮变白。在节日场合,男人、女人会把用乾油脂製成的有香味的锥状饰品戴在头顶。受热融化时,锥状饰品就会散发出芳香,有百合香、没药香、豆蔻香及其它花朵、香料的香味。
在社会地位上,化妆品和饰品在古埃及反映着人们的社会等级,跟某些方面的文化一样。如到处挎着的名牌包包就是一种地位符号,一个有钱埃及女人的标誌就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化妆品盒。体现社会範畴的另一方面,就是舞女和妃嫔都纹有点状图案和女神贝斯形象的纹身,贝斯是歌唱与家庭之神。[资料来源: Lineberry].
在他们死后,化妆品也要伸手可得。在帝后谷里,德尔埃尔麦迪纳的苦力们把化妆物品如假髮盒、华丽珠宝、眼影色板等都运到了墓室里。村庄中高级的工匠也会被陪葬相似的物品。即便是在死后,古埃及的男人和女人也需要打扮。
古埃及人

奢侈品

埃及工匠的技术,尤其是製造奢侈品的技术,是人们一致公认的。他们製作的珠宝饰物非常精緻,几乎到现今还没有被超过。他们的搪瓷製品和象牙、珍珠镶嵌物也非常精美。他们发明了玻璃着色,而且是最早鞣製皮革的人,鞣革的方法仍被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所採用。他们织的亚麻布十分匀净,不逊于今人所织的。
首饰通常由黄金镶嵌金青石、绿松石或红玉髓,或者用彩釉陶、埃及蓝代替宝石。早在新石器时期,埃及人就喜欢製作珠串、手镯,以为装饰。最早使用骨、牙、贝壳等材质,而后扩大到彩釉陶、金、银、铜、半宝石等。银器,非常少见。至少在古王国时期,因为埃及当地没有银矿,银比黄金还要珍贵。
墓葬显示男人和女人一样带项鍊、手镯、脚环和耳环。有一种腰饰,在壁画中常常由裸体的女子佩戴。

科技成就

古埃及人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曆,我们当代通用的公曆,都源于这种曆法。古埃及人还建造了世界建造奇蹟之一的金字塔,古埃及人把製作好的木乃伊放入金字塔内。在製作木乃伊的过程中,古埃及人初步了解了解剖学的知识,并开始分科治病。古埃及人在几何学上也有所造诣,他们推算出了圆周率——3.16(虽然不是最準确的,但却最早推算出圆周率)

故事传说

直到埃及法老普撒美提科斯的时候,埃及人还相信他们是全人类当中最古老的民族;从普撒美提科斯一登上王位,就想知道一下哪里的人最古老,埃及人自认为他们自己比所有其他民族要古老。但是只有弗里吉亚人自认为比他们还要古老。普撒美提科斯虽然探求哪里的人是最古老的,可是找不到任何头绪,于是他便想了这样的一个办法。他把普通人的两个新生的婴儿在一生下时交给一个牧羊人,叫他把他们放在羊群当中哺育,哺育的办法是命令不许任何人在他们面前说任何一句话,而且只许他们睡在没有人去的屋子里面,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把山羊领到他们那里去叫他们把奶吃饱,并在其他的方面也都对他们加以照顾。普撒美提科斯这样做和这样命令的目的,是要知道在婴儿的不清楚的呀呀学语的时期过去以后,他们第一次说出来的话是什幺。事情按照他所预料的发生了。牧羊人两年中间都按照他所吩咐的去做了,在这以后,一天当他打开他们屋里的门进去时,两个孩子都伸出双手向着他跑来:嘴里发着倍科斯(BENOS)的音。当他们刚刚这样说的时候,牧羊人还没有注意,但是后来在他每次来照顾他们的时候,他听到他们嘴里总是说这个词;最后他便把这事报告了国王并由于国王的命令;把两个孩子带到了国王的面前。普撒美提科斯于是便亲自听到了他们说的这个词,并着手研究什幺民族把什幺东西称为倍科斯。结果他发现倍科斯在弗里吉亚人那里是麵包的意思的。从这一事实加以推论,埃及人便放弃了先前的说法,并承认弗里吉亚人是比他们更加古老的民族了。

风俗

古埃及人上市场买卖的都是妇女,男子则坐在家里纺线。在写算的时候,希腊人是从左向右运笔,但埃及人则是从右向左运笔的;古埃及人用青铜盆饮水,这青铜盆他们每天都要磨洗乾净:不是部分的人才这样做,而是没有人能够例外。他们穿麻布的衣服,这种衣服他们经常特别注意洗得乾乾净净。祭司们的衣服是麻制的,他们的凉鞋是纸草做的。他们是不许穿其他材料製成的衣服或鞋子的。 祭司认为牡牛是属于埃帕波司神的,因此他们用这样的办法来检验牡牛:为了这个目的而任命一个祭司来进行检查,看是否在这个牛身上有一根黑毛,如果有的话,这头牲畜就是不净的了。这个祭司检查它的全身,先是叫它站着,然后再叫它仰卧下来;在这之后,他又把牛的舌头拉出来,看一看是净还是不净。他还检查尾巴上的毛,看它是否自然成长的。如果这个牛在所有这些不同的方面都被宣布为洁净的话,祭司便把纸草卷到它的角上作为记号,把封泥抹到上面,然后再用他自己的指环上的印鉴在上面捺印。在这之后,这头牡牛便被他们领走了;凡是没有经过祭司这样鉴定的牛,如果用作牺牲的话,当事人是要受到死刑的惩罚的。他们把他们捺了印的牲畜领到将用来奉献的祭坛那里去,祭坛点上了火,然后把灌奠用酒洒在牺牲前面的祭坛上,并呼唤神的名字:然后他们便割断它的咽喉,把它的头拾切了下来,进而更剥下它全身的皮。再后他们就拿着它的头,在这上面念一通咒;如果有市场而那里又有一批希腊商人的话,他们便把这头带到那里去立刻卖掉,如果在他们那里没有希腊人的话,他们便把这头抛到河里去。他们对着头念一通咒是为了:如果奉献牺牲的人们,或者整个埃及会遭到任何凶事的话,他们希望这凶事会转到牛头上面来。
对牺牲的头念咒以及用酒来灌奠,这些仪式对埃及人都是一样的,而且同样用于各种各样的牺牲。由于这一习惯,埃及人是绝对不吃任何动物的头的。所有的埃及人都是使用洁净的牡牛和牡牛犊来当作牺牲的。但是,他们却不许用牝牛来当作牺牲,因为牝牛是伊西司女神的圣兽。伊西斯女神的神像的外形象是一个妇女,但是有牝牛的一对角。全体古埃及人对于牝牛的尊崇,同样都是远远地超过其他任何畜类。

历史年表

一、早王朝时期(公元前3200年~前2686年)
第一王朝:公元前3200年~2850年。从美尼斯到卡,共有八位法老。
第二王朝:公元前2850~2686年。从霍特普司克摩伊(Hotepseknemoui)到卡斯克摩,共有六位法老
二、古王国或孟斐斯帝国(公元前2686~2181年)
第三王朝:公元前2686~2613年。从纳特里克特—吉塞(Neteriknet-Djeser)到胡尼(Houni),共有五位国王。焦瑟统治时代是权力和胜利的开始,此时出现了以沙卡拉的阶梯金字塔建筑群为代表的恢宏壮观的石头建筑。该建筑群的设计师、作家兼学者的伊姆荷泰普成为史书上首批出现的伟人之一。这一时代是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君主製得以发展的时期,君主坐于孟斐斯,分派各省总督统治全国。
第四王朝:公元前2613~2494年。从斯内夫卢(Snefrou)到斯克普斯卡夫(Skepseskaf),共有六或七位法老。从金字塔的雄伟程度来判断,斯奈夫鲁、胡夫和哈尔夫的统治时期为这个时代的顶峰。在达夏尔,梅顿和基萨修筑的金字塔显示出王朝的治国有方、经济繁荣。
第五王朝:公元前2494~2345年。从乌斯卡夫(Ouser)到乌纳斯(Ounas),共有九位法老。最着名的是萨胡蕾(Sahoure)和吉德卡雷—伊塞西(Djedkare-Isesi)。
在第五王朝,“太阳崇拜意识”迅速发展,在沙卡拉的乌尼斯金字塔墙上刻着着名的金字塔铭文。
第六王朝:公元前2345~2181年。从泰蒂(Teti)一世到女王尼托克里斯(Nitocris),共七位国王包括佩比一世和活了上百岁的佩比(Pepi)二世。虽然第六王朝文治武攻显赫一时,曾组织过远至非洲南端的军商远征,但一些省督不断膨胀的全历史中央集权的孟斐斯备受威胁,而引发了内乱。
三、第一过渡时期(公元前2181~1991年)
第七王朝:只统治了七十天。
第八王朝:公元前2181~2130年。共有八到二十七位法老,但名字无文献可查
第九王朝到第十王朝: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六位法老,有三位名叫凯蒂。
第十一王朝:南方公元前2130~2040年。共有三位法老。
蒙图荷泰普二世在公元前2050年统一全国,从此第十一王朝的底比斯君主统治了整个埃及。这虽然使他们的故乡底比斯城地位越来越重要,但仍然不足以取代孟斐斯。底比斯的统治者适时尚须来回旅行,并在十二王朝时在通往法尤姆的入口处修建了行宫,和诸如伊蒂—塔维的小城。王朝在不放弃底比斯的同时向北转移权力中心,显示出强而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逐渐恢复。
四、中王国或底比斯第一帝国(公元前1991~1786年)
第十一王朝末期:公元前2060~2000年。三位蒙图霍特普法老,第一位在公元前约2040年统一埃及。
第十二王朝:公元前2000~1786年。七位法老名阿门埃玛特(Amenhemat)或塞索斯特里斯,最后一位统治者是女王塞贝克内菲卢雷(Sebekneferoure)。
如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稳定总是和动乱是互相交替。各省分权势力仍然不明,毁灭了从第十二王朝传续下来的底比斯政权,埃及分裂成许多的诸侯国。
五、第二过渡时期或西亚的席克索人入侵时期(公元前1786~1567年)
第十三到第十四王朝:公元前1786~1674年。约有四十位法老,其中有几位名叫塞贝霍特普。一些法老同时在法老的北部、中部、南部统治。从公元前1730年开始,这些国王只不过是席克索(Hyksos)法老的封臣。
第十五到第十六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第十六王朝被称为“小席克索”王朝,只存于三角洲东部。第十五王朝的“大席克索”王朝有五位法老,包括一位基安(Khyan)和两位阿拉比(Apopi)。
第十七王朝:公元前1674~1567年。十位法老统治底比斯及周围地区。他们是席克索的封臣。最后三位法老塔阿(Taa)一世、二世和卡莫西斯(Kamosis),开始和北方的席克索人斗争。
六、新王国或底比斯第二帝国(公元前1567~1085年)
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67~1320年。从阿赫莫西斯(Ahmosis)到霍朗赫布,共有十四位君主,其中有四点阵图特摩斯,四位阿门诺菲斯。王后阿谢普苏、阿肯纳吞(Akhenaton)和图坦卡蒙,都属于本王朝。
第十九王朝:公元前1320~1200年。九位拉美西斯王族法老,包括拉美西斯一世、二世和塞蒂一世、二世。
第二十王朝:公元前1200~1085年。十位君主,除了第一位名叫赛特纳克特(Sethnakht)之外,其余都叫拉美西斯。
七、第三过渡时期(公元前1085~715年)
第二十一王朝:公元前1085~945年。在塔尼斯统治的有斯门代斯(Smendes),普苏赛奈斯一世和二世。在底比斯统治的有埃里霍斯(Herihor)和皮纳杰姆。
古埃及文明是指在尼罗河第一瀑布至三角洲地区,时间断限为公元前5000年的塔萨文化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征服埃及的历史。
公元前三世纪的曼涅托,将从美尼斯开始至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止的埃及历史分为三十个(或三十一个)王朝,当代学者又在此基础上将上古埃及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早王朝时期(约前3200-2686年)
2、古王国时期(约前2686-2181年)
3、第一中间期(约前2181-2040年)
4、中王国时期(约前2040-1786年)
5、第二中间期(约前1786-1567年)
6、新王国时期(约前1786-1567年)
7、第三中间期(约前1567-1085年)
8、后王朝时期(约前1085-332年)
9、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公元642年)
从第1到第4时期,是奴隶制国家形成和统一王朝出现的时期,第5至第7时期是统一王国重建和帝国时期,第8至第9时期是埃及奴隶制国家衰落和陷于外族统治下的时期。
后期去向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着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古埃及人已经融合在北非、西亚各民族中了,就像用甲骨文的“商”人,“周”人现今也找不到了。

生活事实

进食习惯

人们互相分开吃早餐至少在贵族家庭中,早晨安排一起进食是不被接受的。家人的主人一个人吃早餐:僕人必须立即给他送食物。对于家庭聚餐,家人在下午或晚上聚集在同一张桌子上。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在宴会期间,客人们看到一个象徵着死者的木质人物,提醒他们生命的短暂。或许可以这幺理解:“看看他,尽情的喝,享受生活吧。死后你也会像那样!埃及人相信烹饪,他们是由奥西里斯神教导的。古老的啤酒估计会让现代人大吃一惊,因为它像奶昔一样浓稠,味道酸而苦。但这种饮料不仅能解渴,而且让人饱满。正如你在壁画上看到的,人们需要通过稻草喝它,以免吞下糠。

生活习性

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在宴会期间,客人们看到一个象徵着死者的木质人物,提醒他们生命的短暂。或许可以这幺理解:“看看他,尽情的喝,享受生活吧。死后你也会像那样!女性服装的核心是“卡拉西里斯”:带有一条或两条绑带的窄裙,从胸部开始,是留在视线内的。它不仅被女僕,女祭司(如右边的壁画)穿着,而且还被贵族女性穿着。同样还有在卡拉西里斯描绘的女神,例如菲尔塔莉(你在左边看到的形象)。这种外观并不被认为是可耻的,儘管还有其他更封闭的服装版本。古埃及穿着透明的衣服展示在观众面前,或者几乎没有穿衣服,而是只穿一条裙子或一条腰带。男舞者则会穿一个和女人类似的围裙。在古埃及舞蹈编舞中显然比服装更引人注目。然而,缺乏服装舞者的髮型,但是许多珠宝和香味弥补了他们的不足。埃及人非常重视气味,其中用令人愉快的气味包围自己的方法之一是用蜡或油和蛋黄、奶油、肉桂和其他芳香物质混合製成的锥体。这些锥体戴在头上,用缎带系在假髮上。在炎热的气候下,蜡或脂肪开始融化,开始散发香味,精油还能赶走吸血昆虫。
据了解,古埃及人,特别是贵族家庭的人,会剃光头髮,并用假髮取而代之。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男孩和女孩)都只是部分地剃光了头髮,在头髮上留下了一绺头髮,这被称为“青春锁”,而当他们到达成人时会被剃掉了。
你可以从内巴蒙墓的壁画上看到这种捲曲的髮型。壁画描绘了他的妻子(你看到他头上的圆锥体),还有这对夫妇的三个女儿之一,她带着“青春锁”。有人认为这样的美容师阻止了虱子的出现,但是它的任务更多可能主要的是仪式。

葬礼习俗

在埃及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之后,许多古老的传统发生了变化。例如,画像开始代替葬礼面具,如你在这张图片中看到的那样。大多数肖像都很年轻,因为肖像是在他们死亡很久之前画下来的。装饰品也特别谨慎地放置着,因为它被认为是来世时需要的。总共约有900幅这样的肖像保存了下来,它们都以其颜色的亮度让我们惊叹不已。

现代的探索

2018年10月,在埃及吉萨明媚的阳光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签署了《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协定》。按照这份5年协定,中国成为卢克索地区第十二支国际考古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
卢克索地区是古埃及王朝首都所在地。孟图神庙是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的一部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场地範围超过3万平方米。中埃联合考古队的目标之一是使用先进的三维建模技术把遗址做成三维模型,得到遗址的正射影像、平面图等,为未来研究、修复和保护神庙提供帮助。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