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地理学报》创刊于199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主办的地学类学术性期刊。
据2018年7月《古地理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古地理学报》第四届编委会拥有荣誉委员36人、委员77人,《古地理学报》编辑部拥有编辑4人、技术编辑1人。
据2018年7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古地理学报》共出版文献1547篇、总被下载560453次、总被引26518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81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22。据2018年7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古地理学报》载文量为1369篇、被引量为18120次、下载量为35695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56。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古地理学报
- 外文名称:Journal of Palaeogeography
- 语言:中文
- 类别:地质学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编辑单位:《古地理学报》编辑部
- 创刊时间:1999年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国内刊号:11-4678/P
- 国际刊号:1671-1505
- 属性:中文核心期刊、CA、P(AJ)、CSCD
- 现任主编:冯增昭
-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石油大学
历史沿革
1999年,《古地理学报》创刊。
2007年,《古地理学报》刊期由季刊更改为双月刊。
2012年,《古地理学报》创办英文刊。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导内容
《古地理学报》主要刊登中国国内外古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或相关学术领域的文章,如岩相古地理学、生物古地理学、构造古地理学、层序地层学及古地理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沉积学、沉积环境、沉积相、古生态、古构造、古地貌、古气候、古水文、古岩溶、古土壤、古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等学科和学术领域的科研成果的论文,以及以这些学科或学术领域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论述石油、天然气、煤炭、水、化工材料、建筑材料、其他非金属与金属矿产资源的预测、勘探、开发和环境等方面的论文。
主要栏目
《古地理学报》的主要栏目有:岩相古地理学及沉积学、生物古地理学及古生态学、构造古地理学及古构造学、第四纪古地理学、人类历史时期古地理学、古气候、古水文、古土壤、古岩溶、古今地理环境与人类文明、古地理及矿产资源、地球化学及沉积环境、新技术及新方法等。
人员编制
据2018年7月《古地理学报》编辑部官网显示,《古地理学报》第四届编委会拥有荣誉委员36人、委员77人,《古地理学报》编辑部拥有编辑4人、技术编辑1人。
荣誉委员 | 陈景山 | 楚泽涵 | 党玉琪 | 高振中 | 顾家裕 | 管守锐 |
黄述旺 | 金之钧 | 李承森 | 李从先 | 李丕龙 | 刘本培 | |
刘焕杰 | 刘文彬 | 马永生 | 梅志超 | 欧阳自远 | 钱凯 | |
任森厚 | 沙庆安 | 孙枢 | 孙龙德 | 仝兆岐 | 王训练 | |
王宜林 | 夏正楷 | 许效松 | 杨承运 | 杨俊杰 | 杨守仁 | |
殷鸿福 | 张鹏飞 | 郑绵平 | 钟蓉 | 周志毅 | 左文琦 | |
委员 | 鲍志东 | 蔡进功 | 操应长 | 陈世悦 | 杜远生 | 方修琦 |
冯增昭 | 付金华 | 付锁堂 | 巩恩普 | 龚一鸣 | 郭英海 | |
何登发 | 何幼斌 | 胡斌 | 胡瑞忠 | 胡修棉 | 黄思静 | |
纪友亮 | 季汉成 | 贾进华 | 姜在兴 | 靳桂云 | 金振奎 | |
旷红伟 | 雷怀彦 | 李忠 | 李世杰 | 李双应 | 李文厚 | |
林春明 | 刘池阳 | 刘春莲 | 刘丛强 | 刘建波 | 刘洛夫 | |
刘招君 | 罗静兰 | 马达德 | 梅冥相 | 孟元林 | 牟传龙 | |
庞雄奇 | 彭苏萍 | 钱一雄 | 邵磊 | 邵龙义 | 史晓颖 | |
时志强 | 隋凤贵 | 苏德辰 | 谭秀成 | 汪立群 | 王强 | |
王张华 | 王招明 | 魏凤英 | 吴朝东 | 吴胜和 | 吴因业 | |
许清海 | 薛进庄 | 颜佳新 | 杨华 | 杨玉卿 | 姚建新 | |
伊海生 | 于炳松 | 于兴河 | 袁选俊 | 查明 | 张丽娟 | |
张善文 | 张永生 | 朱井泉 | 朱如凯 | 朱筱敏 |
编辑 | 郑秀娟 | 张西娟 | 李新坡 | 庞凌云 |
技术编辑 | 吴晓鸣 |
资源平台
《古地理学报》以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为依託,该学会下设24个专业委员会、3个工作委员会,每年开展学术活动和科普活动十余次。
学术交流
2011年10月14日至17日,由《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会和《古地理学报》编辑部承办的“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会议採用学术报告的形式,对论文进行报告与研讨。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古地理学报》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CSCD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被《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中国石油文摘》、《中国地质文摘》、CSA(剑桥科学文摘)、GeoRef(美国地质文献信息系统)、PA(美国石油文摘)、CA(美国化学文摘)、AJ(俄罗斯文摘杂誌)等收录。
出版发行
据2018年7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古地理学报》共出版文献1547篇。
据2018年7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古地理学报》载文量为1369篇。
影响因子
据2018年7月27日中国知网显示,《古地理学报》总被下载560453次、总被引26518次;(2017版)複合影响因子为1.810、(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422。
据2018年7月27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古地理学报》被引量为18120次、下载量为35695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古地理学报》影响因子为1.56,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375名,在天文学、地球科学(226种)中排第35名。
荣誉表彰
《古地理学报》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资料库(CSCD)核心期刊,曾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优秀编辑质量奖。
2008年,《古地理学报》获第2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12年,《古地理学报》获第4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
2016年,《古地理学报》获“2016年度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和“2016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图中上方文字为该刊的中文名,下方英文为该刊的英文名。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主编 | 冯增昭 |
副主编 | 鲍志东、杜远生、付锁堂、刘建波、邵龙义、王招明、杨华、于兴河、查明、张善文、朱井泉、朱筱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