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口头禅心理学
- 外文名:Pet phrase psychology
- 性质:学问
- 类型:现代词
简介
“口头禅”最初是佛教禅宗用语,本意指未经心灵证悟就把一些现成的经言和公案挂在嘴边,装作很得道的样子。演变至今,口头禅成了个人习惯用语的代名词,仿佛未经大脑就已脱口而出。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口头禅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用心”的,它背后隐含着一些心理活动和心理作用。
案例
比如爱说“差不多吧”、“无所谓”、“随便”、“就那样”的人安于现状、缺乏主见、目标不明确;“据说”、“也许”、“还是算了吧”反映出自信心不足;“真没劲”、“没意思”、“真烦”表明了这人欠缺激情和真诚。而喜欢说“没问题”、“看我的”、“一切皆有可能”的人,通常充满自信,乐于承担责任;“真好玩儿”、“真有意思”的主人乐观热情。
还有一类很多人都爱说的流行口头禅,比如年轻人中流行的“郁闷”、“崩溃”、“哇塞”、“搞笑”、“鄙视你”、“变态”、“爽”或者国骂三字经等,这类口头禅,更多的是反映群体心理。这类词儿多半都带有轻微的反主流价值的倾向,满足了大家尤其是年轻人挑战规则、传统和权威,从而表现和确立自我独特性的需要。而且使用这些大众词儿,容易被群体接纳,满足认同感、归属感和社交需要。另外,这些词一定程度上也宣洩了一些负面情绪,有助于心理健康。也许,这就是在很多人呼吁禁止这些不规範甚至不雅的词儿的同时,它们却总是不胫而走的原因吧。了解它们的心理基础以后就会明白,也许只有引导使用者注意使用的场合,才是明智的做法。
心理暗示
口头禅有一种心理暗示作用。自信不足的人爱说“我不行”,愤世嫉俗者常说“世界上没一个好人”、“什幺都是假的”、“做好事都是沽名钓誉”,悲观厌世者爱说“活着真没意思”。这些话一开始来自内心的想法,可是成为口头禅以后,时不时会说给自己听,反过来又强化内心原有的那些消极念头,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不可取了。
解析
你经常会说哪些口头禅呢,下面的题目会相应测出你的个性。
A.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B.应该、必须、必定会、一定要
C.听说、据说、听人讲
D.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E.但是、不过
F.啊、呀、这个、那个、嗯
分析结果
A此人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因此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他会十分在意对方对自己所陈述事件的评价,所以一再强调事情的真实性,更多希望的是自己在团体中可以被认可,并得到很多朋友的信赖。
B此人自信心极强,做事情显得很理智,为人冷静,自认为能够将对方说服,令对方相信。另一方面,”应该”说得过多时,反表现出其有”动摇”的心理,长期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C此人所以用此类口头语,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的心理形成的。这种人的见识虽广,决断力却不够。很多处事圆滑的人,易用此类语。在办事过程中,他们会为自己时刻準备着台阶,有时也会被很矛盾的心理困扰。
D说这种口头语的人,自我防卫本能甚强,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在处事待人方面很冷静,所以工作和人事关係都不错,此类口语也有以退为进的含义。事情一旦明朗,他们会说”我早估计到这一点”,从事政治的人多有这类口头语,这类口头语隐藏了自己的真心。
E此人有些任性,因此总是提出一个”但是”来为自己辩解,”但是”语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显示了其温和的特点,它显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公共关係的人常有这类口头语,因为它的委婉意味,不致令人有冷淡感。
F常是辞彙少,或是思维慢,在说话时利用作为间歇的方法而形成的口头语的习惯。因此,这种口头语的人,反应是较迟钝或是比较有城府的。也会有骄傲的公务员爱用这种口头语,因怕说错话,需有间歇来思考。这种人的内心也常常是很孤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