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卫星飞弹(antisatellite missile)是指用于摧毁卫星及其他太空飞行器的飞弹。能自动发现和跟蹤目标,通过引爆飞弹核弹头或飞弹常规弹头将目标击毁,也可利用飞弹弹头直接碰撞目标。可以从地面、空中或太空多个不同的地方发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反卫星飞弹
- 外文名:antisatellite missile
- 含义:指用于摧毁卫星及其他太空飞行器
- 研製时间:1978年9月
基本概况
反卫星飞弹是使用飞弹攻击环绕地球轨道的人造卫星武器系统。飞弹可以由地面或者是水面的发射平台发射,或者是由航空或者是太空飞行器在运到较高的高度之后发射。反卫星飞弹针对的是军用卫星,尤其是在低轨道上的侦查,电子情报收集以及海洋侦测卫星等。
在环绕地球轨道中部署反卫星武器的行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公开或是正面承认,然而包括美国与俄罗斯等有能力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都可能掌握相关的技术或者是系统。
发展历史
1978年9月美国最早开始研製反卫星飞弹。1985年9月13日首次成功地用反卫星飞弹击毁一颗在500千米高轨道上的军用实验卫星。这种机载反卫星飞弹长5.4米,直径0.5米,重1196千克,从F-15飞机上发射,弹上的红外探测器可以探测到几百千米以外卫星发出的红外辐射,并自动跟蹤目标将其击毁。机载反卫星飞弹体积小,不易被探测,採用精确制导技术,具有灵活机动、反应迅速、生存能力强、命中精度高等特点,对轨道高度低于1000千米的卫星有较强的攻击力。
美国F-15飞机携带的反卫星飞弹

历史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至70年代中,美国先后研究和试验利用核飞弹反卫星的可行性,并一度部署过"雷神"反卫星系统。由于核武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及可能给己方卫星带来不利影响,核飞弹反卫星计画于1975年被取消。从70年代中期起,美国开始转向研製非核反卫星武器。1978年,美国国防部正式批准空军研製机载反卫星飞弹。同年9月,开始反卫星飞弹的研製工作。美国的机载反卫星飞弹,长5.4米,直径0.5米,质量1196千克,由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寻的拦截器组成。寻的拦截器的长度和直径均为0.3米左右,质量十几千克。飞弹由F-15飞机从空中发射。寻的拦截器与发动机分离后,通过长波红外探测器可探测到几百千米以外卫星发出的红外辐射,经计算处理后由周围的小型火箭发动机控制其飞行弹道,自动跟蹤并导向目标,最后以每秒十几千米的相对速度与目标碰撞,将目标击毁。1981年美国空军完成了机载反卫星飞弹的地面试验。1984年开始进行空中发射的飞行试验,至1985年共进行了5次。1985年9月13日,首次成功地用反卫星飞弹击毁一颗在500多千米高轨道上的军用实验卫星。这次试验验证了反卫星飞弹的制导技术和破坏机理,使反卫星飞弹的研製向实效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这种反卫星飞弹本身形体小,不易被探测,採用精确制导技术,具有灵活机动、反应迅速、生存能力强、命中精度高、发射费用低等优点。对轨道高度低于1000千米的太空飞行器有较强的攻击力。美国空军原计画1987年在兰利空军基地与麦科德空军基地部署两个反卫星飞弹中队,由于各种原因美国国防部1988年初宣布取消这项计画。
1983年美国提出的战略防御倡议计画,其目的是建立保护国土的战略防御体系。该计画重点研究的动能武器也可用于反卫星。同时,"战略防御倡议"计画的实施也将加速新一代反卫星武器的发展。 1993年 "战略防御倡 议"计画被"弹道飞弹防御计画"取代后,以反飞弹为目的的动能拦截武器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反卫星飞弹技术的发展。
机载反卫飞弹
机载反卫星飞弹”是美国国防部和空军航空系统司令部空间分部主管、沃特公司研製的机载反低轨道卫星的空对天飞弹。由F-15载机在万米以上的高空对着目标发射,利用自动寻的装置高速撞击目标来将其击毁。
该武器系统七十年代初开始探索研究,1976年正式研製,1983年3月23日美国总统里根提出战略防御计画后,便成为该计画的一个组成部分。1985年9月13日进行了首次太空打靶试验。1988年开始装备,总费用约为36亿美元(不包括飞机和地面各种设备)。研製费用为13亿美元,空军计画购买134枚飞弹(其中12枚为研製试验弹)。按1984年的美元值计算,单价为735万美元
中国反卫飞弹
中国军队正準备从地面基地试射一款能力更强的新型反卫星武器--DN-2直升式反卫星飞弹。美国情治单位称,该飞弹能够破坏位于高轨道的战略卫星,如GPS卫星和间谍卫星。情治单位表示,只要拥有24枚反卫星飞弹,中国便能通过破坏全球通信和军事后勤、限制高科技武器所使用的空中导航系统,严重削弱美国的军事行动。这种攻击还能大幅减少美国针对全球目标的情报收集工作,而这是一种关键的战略军事优势。
中国反卫星飞弹 DN-2

杀伤方式
DN-2是一种高轨道拦截器,旨在以高速度撞击卫星从而将其毁坏,是一款重要的战略反太空武器。中国试射这款高轨道反卫星飞弹,代表着其卫星攻击能力的一大进步,十多年来北京一直在发展这种能力。高轨道又称地球同步轨道,是主要通信及导航卫星的所在地,即距离地球12,000至22,236英里的轨道上。
发射方式
中国可能会採取两种方式试射DN-2飞弹。其一,美国官员认为,这次试射最有可能只是展示精确制导直升式飞弹飞出数万英里的情景。对此,一名美国官员表示:"如果面对中国的高空反卫星飞弹,美国失去了它在高轨道上的战略高地,那幺我们便会陷入真正的麻烦。"这是因为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用于导航和飞弹精确制导)位于中轨道(大约12,000英里),所以它们可能极易受到新型DN-2飞弹的攻击。不管这次飞弹试射成功与否,新型DN-2高空反卫星飞弹的发展都表明,中国军事正在围绕未来高轨道太空站作战制订计画,儘管北京也在寻求禁止在太空使用武器的国际协定。其二,未来试射DN-2飞弹时,中国还可能会瞄準一枚靶弹进行发射,这曾是2010年中国联合反卫星飞弹防御测试的一部分。
媒体讯息
据美国媒体报导:2013年5月21日,美国认为,中国在5月13日再次测试了其反卫星武器系统,并声称当时中国首次成功发射了一枚DN-2型飞弹。而中方称这是一次科研活动。
美国分析人士推断这是中国第三次测试其反卫星武器系统。这一测试是为了将一颗截击卫星送到在高度上足以对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构成威胁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