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反式作用因子

2019-12-14 06:09:04 百科
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

反式作用因子是转录模板上游的一类蛋白调节因子,包括激活因子和阻遏因子等,它们与顺式作用元件中的上游激活序列特异性结合,对真核生物基因的转录分别起促进和阻遏作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反式作用因子
  • 外文名:trans-acting element
  • 性质:蛋白质,多为转录因子
  • 作用途径:另一基因的特异的顺式作用元件

概述

参与基因表达调控的因子, 它们与特异的靶基因的顺式元件结合起作用。编码反式作用因子的基因与被反式作用因子调控的靶序列(基因)不在同一染色体上。反式作用因子有两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域:DNA结合结构域和转录活化结构域,它们是其发挥转录调控功能的必需结构,此外还包含有连线区。反式作用因子可被诱导合成, 其活性也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结构

同一类序列特异性的反式作用因子由多基因家族所编码, 它们具有特定的蛋白质结构(如上述的锌指结构、硷性亮氨酸拉链、螺旋-环-螺旋基元等)和蛋白质结构上的同源性, 因而构成反式作用因子家族, 如类固醇激素受体家族、AP1家族等。
主要包括:
1.DNA结合域:
a.螺旋-转角-螺旋
b.锌指结构
c.亮氨酸拉链
d.螺旋-突环-螺旋
2.转录激活域:与其他转录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构成分。常见的转录激活结构域有富含谷氨醯胺结构域,富含脯氨酸结构域及酸性α螺旋结构域
随着表观遗传学的发展,研究发现除了蛋白,DNA、RNA也有调控功能,所以现在也称反式调控元件,主要有miRNA,转录因子等

分类

①通用转录因子。普遍存在的转录因子,具有识别启动子元件功能的基本转录因子。
元件名称
共有序列
结合的蛋白因子名称
分子量
结合DNA长度
TATA box
TATAAAA
TBP
30,000
~ 10bp
GC box
GGGCGG
SP-1
105,000
~ 20bp
CAAT box
GGCCAATCT
CTF/NF1
60,000
~ 22bp
②组织特异性转录因子:与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有很大关係,能识别增强子或沉默子的转录调节因子。
③诱导性反式作用因子:活性能被特异的诱导因子所诱导,不需要通过DNA-蛋白质相互作用就参与转录调控的共调解因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