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原鸡属

2018-11-11 10:07:10 百科
原鸡属

原鸡属

原鸡属(学名:Gallus):共有4个物种。个体寻常略大,是家鸡的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色,并具褐色羽乾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着。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灰原鸡的尾巴的羽毛和背部的羽毛,都是灰黑色的,夹杂着白色条纹。黑尾原鸡飞羽褐黑色,具栗色外缘。尾羽黑色具金属绿色光泽,中央两枚尾羽最长,下垂如镰刀状。下体褐黑色。雄鸡脚具长距。跗跖较中趾连爪为长,并具一长而曲的锐距。

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热带森林、次生竹林中,集群生活。以植物的果实、种子、嫩竹、树叶、各种野花瓣为食,也吃白蚁、白蚁卵、蠕虫、幼蛾等。雄鸟独处,或与众雌鸟配偶,或其他雄鸟群栖。取食于地面但飞行能力强,夜栖树上。分布範围包括印度次大陆北部、东北部及东部,中国南部,东南亚,苏门答腊及爪哇。引种至其他地区,有151个知名培育品种。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原鸡属
  • 拉丁学名:Gallus
  • 别称:原鸡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 :鸟纲
  • 亚纲:今鸟亚纲
  • :鸡形目
  • :雉科
  • 亚科:雉亚科
  • :雉族
  • :原鸡属
  • :原鸡
  • 亚种:5亚种
  • 品种:151种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英文名称:Red Junglefowl

形态特徵

雄鸟羽色华丽;头顶上具肉冠,喉下有一个或一对肉垂;脸和喉几乎完全裸出;两翅短圆;第1枚初级飞羽较第10枚短甚,第2枚介在第8与第10枚之间,第5-6枚稍微最长。尾大都具14或16枚尾羽,呈侧扁状;中央一对尾羽特形延长,较第2对约长一倍,较最外侧尾羽几乎长约3倍;其羽乾易曲,因而呈现镰刀状而下垂;最长的尾上覆羽也很相似,不过较短。脚具长距。跗跖较中趾连爪为长,并具一长而曲的锐距。
雌鸟体形较小;羽毛较暗钝;脸仅局部裸出;头上亦具肉冠,肉冠和肉垂均不发达,红色。喉下无肉垂,脚上亦无距体羽为形正常,无矛翎;尾羽较短;跗跖无距;余与雄鸟同。
虹膜褐色;嘴角褐色,基部较暗。肉冠小,为洋红色;不具肉垂和距等。

栖息环境

原鸡是一种热带森林鸟类,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热带雨林、常绿和落叶阔叶林、混交林、次生林、竹林、季雨林、落叶季雨林、灌丛、草坡、人造马尾松林、石灰岩山地常绿阔叶林、河谷阔叶林、山地丛林、林缘灌丛、稀树草坡等各类生境中,有时甚至出现在村落附近的耕地上。特别喜欢在灌丛间活动,也进入橡胶园的防护林带及经济作物区地缘的灌丛之中。

生活习性

除繁殖期外,常成群生活,大多为3-5只或6-7的小群活动,有时亦集成10-20中的大群。性机警而胆小,看见人或听见声响便迅速钻入林中或灌丛中逃跑,危急时也振翅飞翔,每次飞行数十米至上百米远,落地后又继续潜逃。晚上栖息于树上。
杂食性,主要以植物叶、花、幼芽、嫩枝、幼嫩竹笋、草莓、榕果、草子、浆果和种子为食,有时也到耕地啄食穀粒,甚至到村落附近的耕地上与家鸡混群觅食。觅食方式也和家鸡相似,用爪刨和用嘴啄,常常边走边觅食,尤其早晨和傍晚觅食活动最为频繁。除植物性食物外,原鸡也吃各种昆虫和昆虫幼虫等动物性食物。

分布範围

世界

原产地:孟加拉国、不丹、高棉、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寮国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越南。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斯里兰卡、马尔地夫。
引进:澳大利亚、多米尼加共和国、斐济、牙买加、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诺鲁、北马里亚纳群岛、帛琉群岛、波多黎各、美国(夏威夷群岛)。
原鸡分布图原鸡分布图

中国

分布于云南的潞西、永德、镇康、耿马、双江、西盟、景洪、勐海、勐腊、思茅、景东、绿春、金平、河口与富宁,广西的靖西、百色、那坡、巴马、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大新、天等、防城、上思、武鸣、邕宁、上林、膝县、岑溪、马山、田林以及博白、红水河等地,广东的徐闻,海南的霸王岭、吊罗山、文昌、琼海、白沙、万宁、乐东、琼中、鹦哥岭、尖峰岭、东方、保亭和陵水,均为留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2-5月。进入繁殖期后雄鸟叫声频繁,常常发出近似“遏遏-遏遏”的啼叫,其声有似“茶花两朵”,故中国云南许多地方称原鸡为茶花鸡。主要营巢于林下灌木发达、干扰较小的茂密森林中,也有在村落附近的小片树林内营巢的。巢多置于树脚旁边或灌丛与草丛中地上,巢甚简陋,通常为地面的一小凹坑,或由亲鸟在地面稍微挖掘一浅坑,内再垫以树叶和羽毛即成,有时直接产卵于灌丛中地上。每窝产卵6-8枚,偶尔少至4枚和多至12枚。卵浅棕白色或土黄色、光滑无斑,椭圆形,大小为42-48mm×31-36mm。卵产齐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鸟承担,卵化期19-21天。雏鸟早成性,孵出不久即能随雌鸟活动。

下属物种

原鸡属(4种)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命名者及年代
1
红原鸡
Gallus gallus
J. F. W. Herbst, 1803
2
黑尾原鸡
Gallus lafayetii
Lesson, 1831
3
灰原鸡
Gallus sonneretii
Temminck, 1813
4
绿原鸡
Gallus varius
Shaw, 1798

种群现状

该属野生物种分布範围範围有限,但养殖品种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準(分布区域或波动範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