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乳通常指的就是生鲜乳,即从奶牛乳房挤出未经过任何处理的生牛奶。优质、安全的原料乳,其乳成分含量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标準,没有任何额外添加的水和其他物质,并且没有安全隐患。原料乳的安全隐患是多方面的,所以最好不要直接饮用原料乳。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原料乳
- 外文名:无
生成与分类
乳的生成
乳的生成过程是乳腺细胞和细小乳导管的分泌上皮细胞内进行的。生成乳的各种原料都来自血液,其中乳中的球蛋白、酶、激素、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均由血液进入乳中,是乳中分泌上皮对血浆选择性吸收和浓缩的结果;而乳中的乳蛋白、乳脂、和乳糖等则是上皮细胞利用血液中的原料,经过複杂的生物合成而来的。
乳的分类
生理异常乳——营养不良乳、高酸度酒精阳性乳、低酸度酒精阳性乳
化学异常乳—— 冻结乳、低成分乳、混入异物乳
微生物污染乳
病理异常乳——乳房炎乳、其它乳牛病
常乳—— 产犊7天后至乾奶期之前15天正常牛所产的乳
理化指标
1 牛乳的理化指标指的是牛乳的乾物质、脂肪、蛋白、乳糖等指标。
理化成分的变化不仅受品种、个体、饲料、管理、遗传、育种、疾病、气温、季节、泌乳期、收奶工艺等客观方面的影响,而且人为操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2 生产中脂肪、蛋白质偏低的原因及预防:
2.1主要原因:
A饲料中各种营养缺乏或搭配不当,不能满足奶牛生理、产奶需要,造成牛奶理化指标下降。
B奶牛的日粮搭配不当,精粗料比例不合理,导致牛奶理化指标下降。
C季节性变化,使得牛奶理化指标下降。
D人为的掺水或其它物质,导致牛奶的理化指标下降。
2.2预防措施:
A普及奶牛科学饲养知识,引导奶户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B加强奶牛的选种、选配工作,提高牛群质量,进而提高牛奶质量。
C加强奶站、奶户管理,杜绝人为搀假。
微生物
1 牛乳中的微生物有细菌、酵母菌和霉菌等等。
1.1低温菌在20°C以下能繁殖的称为嗜冷菌。乳品中常见的低温菌属有假单胞菌属和醋酸桿菌属,这些菌在低温下生长良好,能使乳中蛋白质分解引起牛乳胨化,并分解脂肪使牛 乳产生哈败味,引起乳製品腐败变质。 1.2蛋白分解菌和脂肪分解菌
A 蛋白分解菌 蛋白分解菌是指能产生蛋白酶而将蛋白质分解的菌群.生产发酵 乳製品时的大部分乳酸菌能使乳中蛋白质分解,属于有用菌。也有属于腐败性的蛋白分 解菌,能使蛋白质分解出氨和胺类,可使牛乳产生黏性、硷性、胨化。
B 脂肪分解菌 脂肪分解菌指能使甘油酸醣分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的菌群。脂肪分解菌中,除一部分在乾酪生产方面有用外,一般都是使牛乳和乳製品变质的细菌,尤其对稀奶油和奶油危害更大。大多数解脂酶有耐热性,并且在0°C以下也具活力。因此,牛乳中如有脂肪分解菌存在,即使进行冷却或加热杀菌,也往往带有意想不到的脂肪分解味。
标準化
为了使产品符合规格要求,乳製品中脂肪、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含量要保持一定的含量,符合生产产品要求。但是,原料乳中的脂肪、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含量随乳牛的品种、地区、季节和饲养管理等因素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必须对原料乳进行标準化,调整原料乳脂肪、蛋白质和非脂乳固体的关係,使其比例符合製品的要求。我们引进瑞典利乐公司的现代化生产设备,稀乳油的标準化,原料乳经分离机分离成稀乳油和脱脂乳之后,再按生产需要将稀乳油按比例配与脱脂乳混合,製成要求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标準化乳。如果原料乳中脂肪含量不足时,应该加稀乳油或脱去部分脱脂乳,当原料乳中脂肪含量过高时,应添加脱脂乳或脱去部分稀乳油,标準化工作採用线上或配料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