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原子膨胀理论

2019-05-03 14:30:23 百科
原子膨胀理论

原子膨胀理论

理论物理概念,由加拿大电气工程师马克.麦克卡森【Mark McCutcheon】于2003年在其理论物理着作《终极理论》中首先提出的假说。该理论认为,引力现象的本质并非牛顿提出的物质之间的相互吸引,也不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四维弯曲效应,而引力现象的本质是:一切自然原子均在持续同步加速膨胀的结果,天体之间并没有跨越空间的某种力的作用,而空间是静态不膨胀的。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原子膨胀理论
  • 提出者:Mark McCutcheon
  • 着作:The Final Theory 终极理论
牛顿对于引力现象的发现开启了人类对于经典物理体系内第四大力积极探索的进程,其研究结果,包括物质之间引力计算公式【F=G*(m*M)/(R^2)】,并包含几大属性:
A、超距作用,即引力的远程作用时间为零,宇宙中所有物质之间的引力都可以瞬间到达彼此。
B、引力可持续作用,即只要物质存在引力就存在,其引力能量源可无穷无尽释放引力能量。
C、自由落体被试无法感知引力,即在真空环境中被实验对象自由落体过程中的感受与太空环境下的感受相同——完全失重状态。
爱因斯坦对引力现象部分属性进行探索后提出空间存在四维特性,引力的本质是物质密集处增加了空间第四维的弯曲度,小天体受到大天体周围弯曲空间的影响,虽然遵循惯性定律朝着四维空间中的直线前进,但在三维视角下沿着轨道曲线运动,这种解释应对了以上提出的A、B、C三个问题,认为并没有力的作用,为理论物理体系中的经典问题打开了新的视野。
2003年,一名出生于加拿大的电气工程师与科学爱好者马克.麦克卡森通过对以上物理经典问题的整体回顾与积极探索,终于提出一个全新的假说:原子膨胀假说。该理论假说认为,并不存在空间第四维,引力现象的本质在于宇宙中的天体基本组成单元也就是原子具备不断同步加速膨胀的天然属性,而空间除了是三维架构外不会发生膨胀,更不会弯曲。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