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厚朴(中药)

2017-10-26 03:03:02 百科
厚朴(中药)

厚朴(中药)

厚朴,中药名。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或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nalis Rehd.et Wils.var.biloba Rehd.et Wils.的乾燥乾皮、根皮及枝皮。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乾;乾皮置沸水中微煮后,堆置阴湿处,“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或棕褐色时,蒸软,取出,捲成筒状,乾燥。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厚朴
  • 别称:厚皮、重皮、赤朴、烈朴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木兰目
  • :木兰科
  • :木兰属
  • :厚朴
  • 分布区域:四川、湖北、浙江
  • 採收时间:4~6月剥取,根皮和枝皮直接阴乾
  • 用  量:3~10g
  • 毒  性:无毒
  • 贮  藏:置通风乾燥处

入药部位

植物的乾燥乾皮、根皮及枝皮。

性 味

味苦、辛,性温。

归 经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 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 治

用于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痰饮喘咳。

相关配伍

1、治腹满而大便秘:与厚朴、大黄、枳实配伍。(《金匮要略》)
2、治疗痰饮阻肺,肺气不降,咳喘胸闷者:本品能燥湿消痰,下气平喘。与紫苏子、陈皮、半夏等同用。(《和剂局方》)
3、用于热结便秘: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伤寒论》)

用法用量

3~10g。

禁 忌

本品辛苦温燥温,易耗气伤津,故气虚津亏者及孕妇当慎用。

炮製方法

1、厚朴:颳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乾燥。
2、姜厚朴:取厚朴丝,照姜汁炙法炒乾。

生理特性

1、乾皮:呈捲筒状或双捲筒状,长30~875px,厚0.2~17.5px,习称“简朴”;近根部的乾皮一端展开如喇叭口,长13~625px,厚0.3~20px,习称“靴筒朴”。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有时呈鳞片状,较易剥落,有明显椭圆形皮孔和纵皱纹,颳去粗皮者显黄棕色。内表面紫棕色或深紫褐色,较平滑,具细密纵纹,划之显油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外层灰棕色,内层紫褐色或棕色,有油性,有的可见多数小亮星。气香,味辛辣、微苦。
2、根皮(根朴) 呈单筒状或不规则块片;有的弯曲似鸡肠,习称“鸡肠朴”。质硬,较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3、枝皮(枝朴) 呈单筒状,长10~500px,厚0.1~5px。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

产 地

分布于陕西、甘肃、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

相关论述

1、《中药学》: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2、《神农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