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若朝露,读音wēi ruò zhāo lù,汉语成语,意思是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就要消失,形容面临灭亡,情况危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危若朝露
- 外文名: emergency
- 出处:《史记·商君列传》
- 近义词: 危如累卵
- 读音:wēi ruò zhāo lù
- 反义词:安如泰山
解释
危险得像清早的露水一样,太阳一出就要消失。形容面临灭亡,情况危机。也作“危如朝露”。
典故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赵良曰:“……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索隐】衞鞅所封商于二县以为国,其中凡有十五都,故赵良劝令归之。【正义】公孙鞅封商于十五邑,故云“十五都”。灌园于鄙,劝秦王显巖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
【示 例】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则天后垂拱四年》:“今李氏~,汝诸王不捨生取义。”
《东周列国志》八九回:“一旦秦君宴驾,君之危若朝露,尚可贪商于之富贵,而自夸大丈夫乎?”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处境极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