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卡-28通用直升机

2018-11-01 21:23:08 百科

卡-28通用直升机

卡-28通用直升机系前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的多用途军用直升机,1982年开始服役。装两台发动机,有反潜、搜寻救援、警戒、目标指示等改进型,俄罗斯、印度等国家装备该机。其机身很紧凑,有不可收放式的4点式起落架,以便在10级左右的海况条件下在舰船甲板上操纵和起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卡-28通用直升机
  • 服役时间:1982年
  • 国家:苏联
  • 研製单位:卡莫夫设计局
  • 机型:通用直升机

发展沿革

研製背景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开始製造性能优良的新型核潜艇,该潜艇下潜深度极大,噪声水平极低,热辐射很小,难于探测。前苏联海军必须装备大量的反潜舰,其中包括排水量4万吨左右的中型航空母舰、以及新型驱逐舰等。这些军舰上必须搭载更先进的舰载反潜直升机。
卡-25三视图卡-25三视图
此时,卡-25已经不能满足前苏联海军的需要了。因为卡-25载重量不大,难以携带全套先进的探测设备;卡-25发动机功率不足,难以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有效地工作;卡-25没有夜间和複杂气象条件下使用吊放声纳探潜的能力。

建造沿革

此种情况下卡-27应运而生,卡-27是俄罗斯海军的反潜直升机,卡-28是其出口型。卡-27北约称为“蜗牛”,是一种共轴反转双旋翼直升机,也是一种双发动机多用途军用直升机。该机于1969年开始设计,原型机 1974年12月首飞,80年代初研製成功并投入生产。1982年卡-27开始服役,用来取代卡-25。
卡-27的三视图卡-27的三视图
卡-27直升机的主要任务为运输和反潜。它的目的是取代服役已十年之久的卡-25,由于要求使用相同的机库,卡-27被要求具备与后者相似的外观尺寸。
上述两种直升机均由俄罗斯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卡-27原型于1974年12月首飞。北约命名为卡-27“螺旋”。超过60架卡-27/28和15架卡-29在俄罗斯服役。中国于90年代引进了多种俄罗斯先进武器,包括“现代”级驱逐舰,其中配套引进了卡-27反潜直升机的外销型号——卡-28。
卡-28舰载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

技术特点

气动布局

结构
卡-28舰载直升机前起落架可自由转向,后起落架支柱装在枢轴上,可使主机轮向前转动,减少对机头下方雷达信号的干扰。机身採用传统的半硬壳式结构,广泛採用了钛合金主部件。尾锥为複合材料结构。机身两侧带有充气浮筒,紧急情况下,可在水上着陆。为适应在海上使用,机身材料採用抗腐蚀金属。机上装有有充气气囊,可确保卡-27在海上迫降漂浮。全金属半硬壳式结构尾梁支撑张臂式结构尾翼,装有固定倾角的水平安定面和升降舵、两个端板式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整个尾翼为铝合金构架,以複合材料为蒙皮。
中国海军装备的卡-28舰载直升机中国海军装备的卡-28舰载直升机
旋桨
卡莫夫直升机最着名的是共轴旋桨和其他卡莫夫直升机一样,卡-28舰载直升机採用共轴可摺叠双螺旋桨。具体为两副全铰接式三片桨叶共轴反转旋翼系统。可摺叠桨叶为全複合材料结构。桨毂採用50%钛合金和50%钢材料。该系统结构紧凑、有效载重大,操纵简便,可减轻驾驶员悬停和着舰时的工作负担。悬停时可不受风向的干扰。複合材料桨叶装有电热除冰系统。卡-28舰载直升机的飞行性能使其能在较小的舰艇上使用,四点式起落架确保了起降的安全。起落架不可收放,装有油气减震器。这种共轴式旋翼布局使飞机具有较高的功-重比,尺寸小,在恶劣的海况及端流中在甲板上可操纵性好,控制简便,飞行安全等特点。其驾驶简单、飞行导航设备完善,使飞机可由一名飞行员在各个季节、昼夜和利用飞行仪表情况下长时间执行作战任务。
卡-28舰载直升机全身图卡-28舰载直升机全身图

动力系统

卡-28舰载直升机的动力装置为2台TV3-117VMA涡轮轴发动机,单台功率1640.5千瓦。当其中一台发动机发生故障时,另一台以较大的应急功率来补足有效动力。卡-28带空调的驾驶舱中有3名空勤人员,包括驾驶员、战术协调员和反潜系统操纵员,均有可调座椅。两侧各有一个可投抛滑动舱门,门上有了望窗。驾驶舱风挡设有电热除冰装置。驾驶舱直通后部机舱,机舱内有大型电子设备机柜,设有加热通风设备。机舱内可载作战设备、货物和16名乘客。
卡-28舰载直升机伴潜艇飞行卡-28舰载直升机伴潜艇飞行

武器系统

卡-28舰载直升机可以捕获潜深500米,时速75千米/小时的潜艇;可携1枚自导的鱼雷,1枚火箭助推鱼雷,10枚PLAB250-120航弹,2枚OMAB航弹,主要用于舰队的反潜战。该直升机可由各级舰船搭载,利用其航空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探测到深潜的先进潜艇和水上目标,并将目标数据传送给陆上指挥所,同时飞向指定点由飞行员选用机载武器攻击目标。另外,卡-28还安装有自卫武器系统,包括安装在机头和平尾上的雷达告警接收机,装在发动机后舱后面的红外干扰发射机,金属箔/红外弹投射器等。卡-28配备的UV-26型干扰弹箱可安装64枚干扰弹。
卡-28舰载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

舰电系统

卡-28舰载直升机从设计一开始就定位为舰载反潜直升机,因此它的全部设计和设备配置都围绕着反潜作战进行。卡-28舰载直升机配备了一部“章鱼”搜潜系统。该系统由吊放声吶、磁异探测器和雷达组成。吊放声吶由绞车、吊索和声吶体组成,可以由直升机吊放进海水中工作。
卡-28舰载直升机释放声纳卡-28舰载直升机释放声纳
除了吊放声吶,卡-28还配备了磁异探测器和雷达。磁异探测器可测定周围的磁场变化,一旦附近有潜艇经过,该海域的磁场强度就会增大,磁异探测器通过磁场强度的变化就可确定潜艇的存在,其有效探测距离可达400多公里。搜寻雷达安装在机头下的雷达罩中,可进行360°搜寻,能从2100米至2400米高度上探测180公里範围内的水面舰艇和30公里範围内露出水面的潜艇。为处理这些信息,卡-28上安装了讨算机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可以快速提供战术任务所需要的数据,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和作战效率。

性能数据

基本数据
旋翼直径
15.90米
机 长
11.30米(不包括旋翼)12.25米(旋翼摺叠)
机 高
5.40米(至桨毂顶部)
正常起飞重量
11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
12600千克(外部载荷)
最大有效载荷
4000千克(内部)5000千克(外部)
最大平飞速度
270千米/小时
最大巡航速度
30~240千米/小时
最大爬升率
12.5米/秒(海平面)
反潜作战半径
200千米(对500米深度、巡航速度75千米/小时的潜艇)
航 程
1200千米(最大燃油)
实用升限
6000米(正常起飞重量)
悬停高度
3500米(无地效)
续航时间
4.5小时

服役动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2艘“现代”级驱逐舰的採购计画。作为该舰引进计画的一部分,中国陆续採购了10多架苏联70年代中期研製、80年代初服役的卡一27反潜直升机的出口型--卡-28舰载直升机。此举使许多人认为,在国内反潜直升机进展缓慢的情况下,中国只能通过引进卡-28舰载直升机来解决舰载航空反潜问题。同时,中国在90年代末开始建造的新一代驱护舰,甚至像补给舰这样的辅助舰艇也决定採用卡一28作为舰载机,这些舰艇上的机库和起降平台也都是为满足卡一28的停放和起降要求设计的,这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向人们内舰载航空反潜力量的主力,而正在研製的国产直-9C反潜直升机即使服役,也只能作为“配角”在中国海军中存在。
卡-28舰载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
实际上,被许多人看重的卡一28反潜直升机与这个时期中国从俄罗斯引进的其它很多装备一样,只是一种特定时期的过渡装备。但卡一28与一些过渡型装备不同的是,该机只是作为“现代”级驱逐舰引进计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计画。中国海军航空兵拥有8架卡-28直升机,配备在“现代”及“旅洋”级驱逐舰上,执行反潜战及搜救任务。
卡-28舰载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

总体评价

作为一种中型反潜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整体性能也远远超过同时期西方广泛装备的SH一3.“海王”和sH一2“海妖”反潜直升机。即使与80年代中期服役的美国最新型SH一60B“海鹰”反潜直升机相比,卡一28在一些技战术性能也旗鼓相当。由此可见,卡一28的引进对当时中国仍然十分薄弱的舰载航空反潜力量是一个有力的补充,特别是在国产直一9c还没有完成研製的情况下,卡一28的反潜能力的确非常出众,集当时国内使用的“超黄蜂”、AS565反潜直升机的诸多优点于一身(例如机身尺寸与AS565相当,却比“超黄蜂”的载重能力更大、bLAS565的搜潜和攻击系统更完善)。
卡-28舰载直升机卡-28舰载直升机
卡-28舰载直升机虽然有较好的技战术性能,但毕竟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设计的,在雷达、电子设备方面与现代西方反潜直升机存在很大差距(卡一28的电子设备中仍然大量充斥着半导体技术甚至更老的电子管技术,而西方同代直升机却已开始广泛使用积体电路、大规模积体电路、数位化计算机处理系统)。虽然中国订购的10多架卡一28}挂行了一定的改进,但改进幅度仍然十分有限(只限于敌我识别和一些导航、通信系统),即使与国内研製的直一9C反潜直升机的电子设备相比,卡一28在不少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
卡-28舰载直升机停在舰上卡-28舰载直升机停在舰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