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

2018-02-12 11:32:46 百科
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

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

卡普斯京亚尔(Kapustin Yar)飞弹发射场坐落于伏尔加河沿岸,它的一部分位于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前苏联伏尔加河下游城市,曾称史达林格勒)和阿斯特拉罕地区,而另一部分则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这座发射场又名伏尔加发射场、国家第4中央试验场和国家中央三军联合试验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
  • 外文名:Kapustin Yar missile launch site
  • 坐落位置:伏尔加河沿岸
  • 所属国家:苏联

简介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苏联自称伏尔加格勒站,是苏联最早的一个飞弹和太空飞行器试验基地,建于1946年年底。它是利用从德国佩内明德飞弹试验场缴获的试验设施和俘获的德国飞弹工程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用于试验从纳粹德国缴获的“V一2’’飞弹.1947年10月30日发射了第一枚“V一2’’飞弹。随着飞弹技术的发展,试验飞弹的射程不断增大,发射场也随之扩大。后来,该发射场发展成试验中、远程飞弹和发射探空火箭和小型卫星的基地。
这座发射场又名伏尔加发射场、国家第4中央试验场和国家中央三军联合试验场。它总共占据了65000平方公里(25097平方英里)的沙漠。前苏联解体之后,哈萨克斯坦境内部分租给了俄罗斯。
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是在1946年由政府下令兴建的,它是前苏联第一座飞弹和探空火箭试验场。
20世纪50年代,卡普斯京亚尔飞弹发射场大规模扩建,并进行了大量中程和短程飞弹发射任务。卡普斯京亚尔在1950年到1953年间也是第一支R-1/R-2战术飞弹部队的指挥部,在这之后又成为12座R-14战术飞弹发射台的基地,所有的发射台都面向东方。

位置与环境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坐落在伏尔加河下游北岸的卡普斯丁亚尔镇东北约30公里处,那是一片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海拔约30米的半沙漠地区。地理坐标位置为东经4548、北纬4831
卡普斯丁亚尔镇处于横贯东西的公路、铁路线上,距伏尔加河下游着名的工业和水、陆、空运交通中心伏尔加格勒(原称史达林格勒)约90公里;离喀山、古比雪夫、萨拉托夫等主要飞弹和火箭发动机生产基地也不太远。所以,该发射场的交通、后勤供应和生产基地间的联繫都兵比较方便。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居欧洲大陆的内陆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多东风,气温在0C以下;夏季炎热,刮西北风,气温经常在40℃左右。全年大部分是晴好天气,这有利于发射场使用光学测量系统。

规模与布局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占地面积约6900平方公里,呈“L”形布局,按不同型号的飞弹和运载火箭分成各个以共建有发射台和地下井30多个。1号区又称科罗廖夫区,先用于试验55一1、55一2和55一3近程飞弹,后用于试验地一空飞弹沼、7和15号区,是探空火箭发射区,发射“垂直”号系列等探空火箭,从事宇宙生物研究等;3、12号区,是“宇宙”号(西方国家称“C一1”或“SL一8”)运载火箭发射区,发射“宇宙”号卫星系列中的小型民用、军用卫星和“国际宇宙”号的中小型科学卫星;13号区为地下井发射区,用“B一1”或“sL一7’’运载火箭,发射“宇宙”号卫星系列中的小型科学探测和军用侦察卫星,以及“国际宇宙”号的小型科学卫星;14号区又称扬格尔区,用来试验55一4、55一5和55一8等中、远程飞弹;5号区建场初期用来试验“V一2”飞弹,现已改建成“V一2’’飞弹纪念馆。左页上图示明的4、6、8、9、10和n号区,分别为发射场司令部驻地、高频天线区、门卫、雷达站、测试厂房和新闻站。

结构特点

卡普斯京亚尔在1950年到1953年间也是第一支R-1/R-2战术飞弹部队的指挥部,在这之后又成为12座R-14战术飞弹发射台的基地,所有的发射台都面向东方。

飞弹试验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在最初几年里,为了改进飞弹性能和研製新的飞弹型号,进行了大量的”v一2”飞行试验,仅1947年冬,就发射了20多枚。1955年夏,该发射场开始了中程飞弹的飞行试验,最初是向东南发射,弹着区选在鹹海东南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地区,那里靠近阿富汗,现属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当发现美国在士耳其和伊朗设有雷达进行监视后,改为向东发射,弹着区设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沙漠地区里(现属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有时也向北发射,弹着区选在新地岛南面的喀拉海海上。1956年末,曾用于洲际飞弹飞行试验。射向东北,弹着区选在鄂霍次克海的海面上。1957年夏,将弹着区改在堪察加半岛的克留奇地区。当拜科努尔发射场投入使用后,鑒于保密和航区的安全,把大量的试验任务转移到了拜科努尔发射场。70年代中期,为了配合反飞弹试验,向座落在巴尔喀什湖西岸的萨雷沙甘反导靶场(在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发射“宇宙”号运载火箭,模拟美国大部分洲际飞弹弹头的再入特性,引起西方国家的关注。

航天发射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建成后不久,就发射了大量的探空火箭,进行宇宙生物学研究。1949年一1952年间,把一批狗和兔子送到近程飞弹所能达到的飞行高度。1962年,开始参与卫星发射活动,以发射倾角为49。左右的小型科学卫星为主,最初几年每年发射4~7颗。1966年,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建成后,从70年代初开始,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每年只发射1一2颗卫星。到目前为止,共进行了83次卫星发射。
所用的运载火箭,起初是由55一4(“凉鞋”)中程飞弹加上一级组成的运载火箭(西方称`,B一1”或“SL一7”),从地下井里发射,如下图所示。先是将“B一l”运载火箭第一级装入井内,再用拖车把装有卫星的第二级运至井口,竖起后,放入井内与第一级对接,再将活动的测试工作间罩住井口,完成测试準备工作后撤离,準备发射,右上图是装在拖车上的第二级正井下发射卫星準备过程示意图在起竖,準备装入井内与第一级对接。从1962年到1977年15年l’ed,共从井下发射卫星60次。採用这种发射方式的原因,一是充分利用原有的飞弹发射设施,也可能是考虑到战争期间发射卫星的需要,进行的一种试验。
该发射场使用的第二种运载火箭,是由55一5(“短剑”)中程飞弹加上一级组成的“宇宙”号(西方称C一1或SL一8)运载火箭,从地面发射台发射。1973年至1987年,共23次。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在1982年~1984年间,为“暴风雪”号太空梭计画试验再入防热材料和收集气动力数据,发射了4个小型带翼太空飞行器,并分别在印度洋和黑海成功地完成了海上回收。
这个世界上建场最早的发射场,对苏联早期飞弹、太空飞行器配吁制试验,载人、不载人的航天发射,发射场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在拜科努尔和普列谢茨克两个发射场先后启用后.它的主要任务是为飞弹、太空飞行器的研製试验和航天计画的应急和备用发射服务。苏联解体后,该发射场属俄罗斯联邦。

作用

卡普斯丁亚尔发射场建成后的最初几年中,为改进飞弹性能和研製新的型号,用缴获的V-2飞弹进行飞行试验,并为宇宙生物学研究发射了大量的探空火箭。1955年夏,开始中程飞弹飞行试验,最初向东南发射,弹着区选在鹹海东南,临近阿富汗的克孜勒库姆沙漠地区。当发现美国在土耳其和伊朗设有雷达进行监视后,改为向东发射,弹着区选在巴尔喀什湖附近的沙漠地区。有时也向北发射,弹着区选在新地岛以南的喀拉海海面上。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