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琳娜彗星(Catalina )编号为C/2013 US10,是一颗长周期彗星。11月15日,她到达了离太阳的最近点——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内,从距离太阳约1.23亿千米的地方掠过。然后,她开始向地球靠近,逐渐变成一颗裸眼可见的彗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卡塔琳娜彗星
- 外文名:Catalina
- 别称:C/2013 US10(83360)
- 分类:彗星
- 发现者:卡特琳娜巡天系统
- 发现时间:2013-10-31
- 逃逸速度:46400米/秒
- 视星等:4.72(2015.11.23 05:50 江西南昌)
- 绝对星等:4.40
- 赤经:14h20m23.4s(2015.11.23 05:50 江西南昌)
- 赤纬:-15°45′15.1″(2015.11.23 05:50 江西南昌)
- 距地距离:1.662AU(248.613百万千米)(2015.11.23 05:50 江西南昌)
- 半长轴:-2138.022799449039AU
- 离心率:1.000384919360064
- 平近点角:-0.002938174542624425度
- 轨道倾角:148.875369389314度
- 升交点黄经:186.1394564618422度
- 近日点距离:0.8229663677662038AU
- 近日点参数:340.3513098644511度
- 近日点时间:2015-11-15.70806153
- 平均运动:0.132度/天
- 斜率参数:0.15度
- 距离太阳:0.834AU(2015.11.23)
- 首次观测:2013-08-14
- 最后观测:2015-10-11
- 定轨日期:2015-10-28 15:46:27
- 观测总次数:1854次
- 残差均方根:0.57"
- 蒂塞朗参数:2.210
- 与地最小轨交:0.139666 AU
- 飞行速度:46.124千米/秒(2015.11.23)
她终于来了
卡塔琳娜彗星11月15日,她到达了离太阳的最近点——近日点,在地球轨道以内,从距离太阳约1.23亿千米的地方掠过。然后,她开始向地球靠近,逐渐变成一颗裸眼可见的彗星。
在靠近太阳期间,她将拥有一条80万千米长的彗尾。在这段时间,每当黎明前,只要天空够黑,我们就能在空中发现一团昏暗的斑点。除非有什幺未知的原因再次改变彗星的轨道,否则人类将注定只有这一次机会能够看到她。
12月17日,她将穿越天赤道,在北半球的所有地方都可以看到。她会向橙色的巨星,北半球最亮的恆星——大角星靠近,并在2016年1月1日元旦,从离大角星只有1度的地方经过。
她将一去不返
随后,她将逐渐暗淡,穿越北斗,向太阳系外飞去。和宇宙中的一切一样,她注定将离开我们的视野,但她走得太快。
她将永远离开太阳系。在这次太阳之旅中,卡塔琳娜只获得了很少的额外动能。在近日点,她和太阳的相对速度增加到了46400米/秒,只比太阳逃逸速度高了25米/秒,但这已经足以使她一去不回。
她将用去上千年时间,回到奥尔特云,并逐渐减速,但她将穿越这个她熟悉的地方,从她的出生地掠过,飞向真正的星际空间,注定要在那里漂浮几十万年。
太阳系环境简介
太阳系其实是个相对平静的所在。早年的混乱和骚动,天体间的碰撞和引力冲突,在经历了45亿年后已经平静下来。四个岩石行星在内太阳系静静地围绕太阳运行,谁也不碍着谁。向外,则是成千上万,分布在小行星带内的小天体。再向外,是四个气体巨行星。它们其实是失败的恆星。它们各自拥有複杂的天体系统,拥有 大量自己的卫星。再向外,则是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
彗星的概念
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拥有数不清的冰雪小天体。这些遥远、寂寞的小天体,偶尔会太靠近海王星,偶尔会被掠过的恆星、流浪行星扰动,偶尔彼此间会相互影响。在这些情况下,它们的行进方向将被改变,它们将朝着太阳进发。
当它们靠近我们,当它们跨越木星轨道,由于和太阳的距离越来越近,它们会感受到越来越多的热量。
长尾开始出现,碎片开始剥离,一种被称为“彗星”的天象出现在我们面前。人们通常认为,彗星是一种稳定的、周期性的天象——就像哈雷彗星,每76年就会回归一次——但实际情况更为複杂。
彗星在进入内太阳系时,经常会从距离行星和太阳较近的地方掠过,因此它们的轨道会被这些天体产生的引力影响。
彗星的命运
一旦机缘巧合,彗星将面临两种灾难性命运:离太阳过近,被太阳吞没;或被彻底弹出太阳系!
两年前,艾桑彗星的命运就是第一种,而第二种命运正摆在下一颗来临的彗星——卡塔琳娜彗星面前。这颗彗星将在2015年11月月末接近地球。
这颗来自奥尔特云的冰雪天体曾经围绕着太阳,以数百万年为周期转圈,但是不知为什幺,某种引力接触导致她闯入了内太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