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2018-07-05 11:28:33 百科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清世祖废后,生卒年不祥,清世祖顺治帝第一任皇后,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孝庄文皇后侄女。清朝第三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首位废后。

博尔济吉特氏貌美秀慧但好奢华、性善妒,又无法忍受顺治移情于其他嫔妃,再加上她是摄政王多尔衮为当时尚年幼的顺治所迎聘的皇后,因此顺治十年,顺治帝不顾满朝文武,及昭圣皇太后的反对,降皇后为静妃,并令其改居侧宫。被降为静妃后,就从典籍史料中消失了,卒年和葬地不详,于康熙二年与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康熙帝生母)、孝献皇后董鄂氏合葬入清东陵中的孝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博尔济吉特·孟古青 
  • 别名:清世祖废后、静妃
  • 国籍:中国(清朝)
  • 民族:蒙古族
  • 出生地:漠南蒙古科尔沁部
  • 出生日期:不详
  • 逝世日期:不详
  • 职业:皇后→静妃 
  • 信仰:藏传佛教
  • 主要成就:册为皇后

人物生平

“博尔济锦氏”即“博尔济吉特氏”,这个蒙古姓氏在各种清朝史料中有不同的汉译。博尔济锦氏静妃的名字(“额尔德尼本巴”)目前见于《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彙编汉译》,“额尔德尼”意为“珍宝”,出现在名字中常译作“额尔敦(登)”,“本巴”亦即“奔巴”,为藏传佛教用的一种瓶子,挑选转世灵童掣籤时用的金瓶即为金本巴瓶。
博尔济吉特氏是顺治的第一位生前册封过的皇后。这位蒙古亲王的女儿,是顺治帝生母孝庄文皇后的侄女,和顺治算是姑表亲,这样的亲上加亲,在古代是很流行的一件事,可以说有相当一部分婚姻,是这种姑姨表兄妹或表姐弟的模式,所以不会产生这种近亲结婚的异议。这个皇后是顺治的叔父,当时为摄政王的多尔衮指定为婚的,而那时刚刚登基的顺治帝只有六岁,只是一个乳臭未乾的娃娃,更谈不上男女之间的认识。
顺治十四岁时,和博尔济吉特氏举行了婚礼,清史稿上没有记载博尔济吉特氏的年龄,估计应该和顺治年龄相当或稍大些。结婚后,博尔济吉特氏正式由妃子被册封为皇后。据说这位皇后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很聪明,可是顺治并不喜欢她。不仅因为她生活奢侈让一向崇尚俭朴的顺治帝看不惯外,而且皇后又天性妒忌,不能容人,是个爱使小性子的女人。本来这是女人们的特点,可是在那个男权思想严重的时代,面对身份尊贵的皇帝来说,这就让顺治很不受用了。偏偏顺治又是个脾气很坏的人,做事一意孤行,这样两个互不相容的人在一起,就免不了吵吵小架,赌个气什幺的,久而久之,顺治对于这样的摩擦,就耿耿于怀,每每想废掉皇后,另立新人。其实这一切只不过是表面的现象,那深藏在顺治骨子里的东西,其实是因为摄政王多尔衮。
顺治帝父皇皇太极死后,当时有望问鼎王位的还有顺治的哥哥豪格和叔父多尔衮,彼此剑拔弩张,形势十分严峻,只不过后来怕两败俱伤,于是拥立当时年仅六岁的顺治当了皇帝,可以说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但是做为孤儿寡母的顺治和孝庄文皇后,弱的弱,小的小,又怎能处理朝政,所以一切事务都交给了这两位亲王,此时的顺治不过是个傀儡罢了,随着多尔衮利用各种手段,剪除各位亲王之后,这位摄政王在朝中的权利越来越大,随时都有谋篡皇位的可能,而顺治这样一个孩子,对于多尔衮来说无疑是螳臂当车,所以顺治有时不得不隐忍自己,表面上对多尔衮的所作所为大加讚赏,实际上是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但这一切不过是梦想,因为顺治根本没有力量与多尔衮对抗,所以只好任其发展,以做他图。
1650年,多尔衮死于喀喇城。对于多尔衮的突然死亡,历史上并没有过多记载,这其中是否有顺治背后部署的计谋,就不得而知了。多尔衮死后第二年,顺治帝亲临朝政,终于摆脱傀儡的帽子,并下令:国家一切政务,全部都要上奏,使朕知闻。今朕尚处于年幼之时,还不太知道谁好谁坏,尚书缺额,大臣们要共同商议,推举贤能之人担任,至于那些平常小事,由理政三王处理吧。从这个号令中可以看出,顺治开始将大权独揽到自己身上,开始着手培植自己的亲信,这时,顺治帝是十二岁。多尔衮死后的几个月里,顺治还在加封多尔衮及他的儿子,看来顺治是颇有心机的,在自己立足未稳的情况下,麻痹多尔衮的爪牙们,以防他们遽变。顺治亲政的第二个月,有人告多尔衮谋逆,不过是顺治的虚假伎俩罢了,这时,顺治开始着手操办他亲政以来的第一件大事,将多尔衮集团一网打尽,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对于多尔衮这样一个居心叵测的家伙,顺治从心中是既害怕又厌恶的,那幺多尔衮为他定下这门婚事,我想顺治心中也不会很赞同的,好在博尔济吉特氏还是个年龄不大的女子,如果博尔济吉特氏能对顺治温柔贤慧一点,顺治也许不会废掉皇后,可是博尔济吉特氏并不如顺治想像的那样,反而心胸狭隘,不能容人,这让顺治似乎又看到了多尔衮那飞扬跋扈的样子,如此,在顺治与博尔济吉特氏结婚两年后,顺治不顾众朝臣反对,甚至不理会清朝宗法,以志趣不合为由,终于在顺治十一年8月24日将博尔济吉特氏降为静妃。
博尔济吉特氏被降为静妃后就从清室官方典籍史料中消失了。清史学家孟森猜测吴伟业《古意六首》描述了静妃结局,但目前未有进一步证据。另有朝鲜李氏王朝实录记载,废后返回科尔沁并生子,“所生子亦贤”,但该说法提及的时间(书中记载康熙四年该子年十四)与官方史料有冲突。

史籍记载

清史稿·列传》记载:
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孝庄文皇后侄也。后丽而慧,睿亲王多尔衮摄政,为世祖聘焉。顺治八年八月,册为皇后。上好简朴,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
十年十年八月,上命大学士冯铨等上前代废后故事,铨等疏谏,上严拒,谕以“无能,故当废”,责诸臣沽名。即日奏皇太后,降后为静妃,改居侧宫,下礼部,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疏请慎重详审,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棐、张璟、杜果、聂玠、张嘉、李敬、刘秉政、陈自德、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各具疏力争。允樾言尤切,略言:“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上命诸王、贝勒、大臣集议,议仍以皇后位中宫,而别立东西两宫。上不许,令再议,并责允樾覆奏,允樾疏引罪,诸王大臣再议,请从上指,于是后竟废。
《孝献皇后行状》中有提及:
“朕素募简朴,废后(世祖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倚绣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家族成员

家世

  • 高祖父:博尔济吉特·纳穆塞(科尔沁部贝勒)
  • 曾祖父:博尔济吉特·莽古斯(科尔沁部和硕福亲王、贝勒/札日固齐/断事官;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十八世孙)
  • 曾祖母:名不详(清人称其为科尔沁部大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福妃)
  • 祖父:博尔济吉特·布和(科尔沁部忠亲王,亦有说法称为“宰桑”、“宰桑-布和”)
  • 祖母:博礼(清人称其为科尔沁部次妃、被皇太极册封为和硕贤妃)
  • 叔父:索诺木、察罕(孝惠章皇后祖父)、满珠习礼(达尔罕巴图鲁亲王)
  • 姑姑: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敏惠恭和元妃)
  • 堂侄女:孝惠章皇后、和硕简纯亲王济度嫡福晋(固伦端敏公主生母)、清圣祖宣妃(满珠习礼孙女)
  • 顺治年间清使带往朝鲜的废后敕书中有“今后乃墨勒根王之女”语。“今后”指博尔济吉特氏,“墨勒根王”应为当时已被清算的多尔衮。据此,多尔衮与博尔济吉特氏或存在近似义父女的关係。

父母

  • 父亲:博尔济吉特·吴克善(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

兄弟姐妹

  • 兄弟:弼尔塔哈尔
  • 堂兄弟:绰尔济(孝惠章皇后之父)、和塔(达尔罕巴图鲁亲王;满珠习礼子、圣祖宣妃之父)
  • 堂姐妹:世祖悼妃

丈夫

  • 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

子女

不详,一说博尔济吉特氏被降为静妃后出宫返回科尔沁,生下一子。后来清廷欲将此子接回宫,被拒绝。

影视形象

年份影视剧名称演员备注
1964
深宫怨
钱蓉蓉
1974
武侠董小宛
艾蒂
1987
满清十三皇朝
李映彤
1992
一代皇后大玉儿
刘秀美
1992
再世情缘
李黛玲
1993
顺治与康熙
林丽安
2001
格格要出嫁
沈力子
剧中名为“富察珍儿”,没有被废生下了皇子
2003
少年天子
郝蕾
剧中名即词条名“孟古青”,目前未见史料记载
2003
孝庄秘史
吴紫彤
剧中名为“娜木钟”
2011
紫禁惊雷
马咏恩
2012
美人无泪
董慧
剧中名为“静儿”
2015
多情江山
徐飒
剧中名为“索尔娜”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