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谈话录》是2014年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美)威利斯·巴恩斯通。
基本介绍
- 书名:博尔赫斯谈话录
- 作者:(美)威利斯·巴恩斯通 编
- 译者:西川 译
- ISBN:978-7-5495-5780-6
- 页数:385
- 定价:¥49.00
- 出版社: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0/1
- 开本:32
内容简介
美洲西语文学的最重要开创者、现代文学最具感染力的经典作家之一。博尔赫斯的谈话,与他的作品一样深邃智慧,历久不衰。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着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
1976年,博尔赫斯在印第安纳大学参加了一系列有关他的生平与创作的对话活动。1980年春,他作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纳,度过了一个月的时光。他还访问了芝加哥、纽约和波士顿,一路上边走边谈。本书为这两次美国之行中接受访谈的记录结集,共十一篇对话,涉及博尔赫斯对时代、宗教、哲学、文学和写作的诸多观点。
博尔赫斯的性格与谈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样意味深长,富于机智。在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他游走四方,口授诗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闲谈中,他发展出一种特殊的口头文学。他作品中无处不在的主题,交织闪耀在这十一篇谈话中,使人得以一窥这位文学巨擘的心灵堂奥。
本书为博尔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诗人一次跨越时空和语言的诗艺合作。西川自1980年代开始译介博尔赫斯,二十年后重校精译,修订新版。编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后新作“后记”,重新评价博尔赫斯的文学遗产。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誉世界的阿根廷诗人、作家、翻译家,西语美洲文学之父。创作风格深邃博学,独树一帜,尤以融现实于虚构而臻于神秘的迷宫式构思着称,对世界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批评均有深远的影响。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生于缅因州刘易斯顿,先后就读于鲍都因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退休前为印第安纳大学比较文学教授。曾于1975–1976年执教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为富布莱特教授执教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出版着作四十余种,曾获艾米莉·狄金森诗歌奖、古根海姆基金会奖修金,两次获普利兹奖提名。
译者 西川,诗人、散文和随笔作家、翻译家,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学教授。曾短期任教于美国纽约大学东亚系(2007)、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写作系(2009)。出版有六部诗集、两部随笔集、两部评着、一部诗剧。此外还译有庞德、博尔赫斯、米沃什、盖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阿奇伯格奖修金(1997年)、鲁迅文学奖(2001年)、上海《东方早报》“文化中国十年人物大奖(2001-2011)”等。其诗歌和随笔被收入多种选本并被广泛译介,发表于二十多个国家的报刊杂誌。纽约新方向出版社于2012年出版英译《蚊子志:西川诗选》,该书入围2013年度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并获该年度美国卢西恩·斯泰克亚洲翻译奖。
目录
原序
1.神秘的岛屿
2.当我醒来
3.它像夏日的黄昏徐徐降临
4.我只代表我自己
5.人群是一个幻觉
6.但我更偏爱做梦
7.作家等待着他的作品
8.时间是根本之谜
9.我总是把乐园想像为一座图书馆
10.噩梦,这梦之虎
11.面对镜子我始终心怀恐惧 译后记:天言智者/威利斯·巴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