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黄河三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可供开採量约8.58亿立方米,全市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阳水系河流
- 主要河流1:丹江/唐河/白河
- 主要河流2:淮河/湍河/刁河/灌河
- 可供开採量:约8.58亿立方米
- 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
丹江
丹江,古称丹水、粉青江、黑江,发源于秦岭地区(陕西省商洛市西北部)的凤凰山南麓,经商洛市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于荆紫关附近(商南县汪家店乡月亮湾)出陕境进入河南省淅川县,向南在湖北省原来与汉水交汇的地方注入丹江口水库。商洛市城区到丹凤龙驹寨河段俗称“州河”,龙驹寨至河南省荆紫关河段俗称“寨河”。支流有老灌河和淇河。全长443公里,为汉江最长一支流。
唐河
唐河,古因河流纵贯唐州地而得名。又名泌河,古称沘水,长江流域汉水水系支流唐白河支流。上游赵河与潘河发源于伏牛山南麓河南省方城县。汇合后称唐河,经河南社旗、唐河、新野,湖北省襄阳市,于两河口与白河交汇后始名唐白河,向南至张家湾注入汉水。全长230公里,流域面积8685平方公里。唐河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26条。左岸有毗河、泌阳河、三夹河、清水河、蓼阳河、礓石河,右岸有桐河、绵延河、涧河等。
白河
源出自伏牛山玉皇顶东麓,流至襄阳注入汉水,是南阳的母亲河。白河为古老的常年河流,流经河南省界内全长329公里,流域面积12500平方公里,在南阳市区内流经河段总长25公里,自东北向西南,自成半环形穿市而过,在市区形成了风光迷人的白河游览区。
淮河
发源于河南省南部的桐柏县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的淮河镇的交界处,干流全长1000km。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是长江和黄河之间的大河。洪泽湖以下为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下洩。主流通过三河闸,出三河,经宝应湖、高邮湖在三江营入长江,是为入淮河入江水道,至此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另一路在洪泽湖东岸出高良涧闸,经苏北灌溉总渠在扁担港入黄海。第三路在洪泽湖东北岸出二河闸,经淮沭河。
湍河
发源于西峡、 内乡、嵩县三县交界处的关山坡,原本只是一股指头粗细的涓涓溪流,在山石间时隐时伏,蜿蜒南下;出内乡县后,于罗庄乡岑子村流入邓州境,进入邓州市境内,先后接纳了黄龙渠、扒淤河、隔子河、礓石河、楚河、黄渠河、严陵河、赵河等数十条大河小溪,遂渐渐成了气候。其河道宽阔处可达数里,狭窄处也有里许绕邓州城北转东南,于汲滩镇赵张营村进入新野县境与白河交汇,携手共赴汉江。其总长约400余华里,流域面积4800平方米。据勘,湍河因上游地段河道狭窄,水流湍急而得名。
刁河
源于内乡县庙岗乡滚子岭,流经乍岖、师岗两个乡镇十二个大队。沿途有宋家河,马河等六条河流汇入,于师岗镇西坡大队入淅川县境,流经内乡县、淅川县、邓州市、新野县四县市,在新野县刁河堂汇入白河,河流长度133千米。
灌河
源于栾川南泥湖,主要流经风光旖旎,交通便利的西峡县境内,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上游,老灌河因鹳鸟而得名,发最后在淅川县双河镇注入丹江,主要干流长254千米,流域面积4219平方公里,落差134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