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通大学

2019-11-12 06:22:19 百科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

南通大学(Nantong University),简称“通大”,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江苏省十五所重点建设大学成员,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卓越教师培养计画”试点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培育支持高校,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首批创新创业示範高校,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

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着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三所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合併组建新的南通大学。

截至2019年1月,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设有22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1家直属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拥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点;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开设104个本科专业(2018年招生专业85个),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8000余人(含独立学院11000余人),研究生2700余人,留学生750余人。

基本介绍

  • 硕士点:117
  • 博士点:20
  • 所属地区:江苏 南通
  • 主管部门:江苏省
  • 学校官网:http://www.ntu.edu.cn
  • 中文名:南通大学
  • 英文名:Nantong University
  • 简称:通大
  • 创办时间:1912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综合
  • 属性:省部共建大学
    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画
    卓越教师培养计画
  • 现任校长:施卫东
  • 知名校友:周尧,保铮,姚穆
  • 校训:祈通中西,力求精进
  • 主要院系:文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管理学
  • 学校地址: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啬园路9号
  • 主要奖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学科竞赛: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本科)100强(第88名)

历史沿革

2004年,南通大学由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併组建而成。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的前身分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由近代着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
  • 南通医学院
南通医学院的前身是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3月由清末状元张謇及其兄张詧创办,是中国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
1927年南通医学专门学校改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
1928年南通的农、纺、医三所大学合併为私立南通大学,继而成为南通大学医科。
1930年11月私立南通大学改为南通学院。
1937年下半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南通学院被迫停课。
1938年8月南通学院迁至上海,农科、纺织科複课,医科与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合併建成国立江苏医学院。
1946年,南通学院院本部迁返南通,同时恢复医科。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南通学院医科改建为公立医学院,定名苏北医学院。
1956年改名南通医学院。
1957年南通医学院迁往苏州,改名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同时,在南通建立苏州医学院南通分部。
1958年南通分部又改为南通医学院。
1958年,南通医学院归属江苏省管理。
1978年9月,隶属关係改由交通部和江苏省双重领导,以交通部领导为主的体制。
2000年2月起,南通医学院由隶属交通部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
  • 南通工学院
南通工学院的前身是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创建于1912年4月。
1913年9月更名为南通私立纺织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院校。
1927年改为南通纺织大学。
1928年与医科、农科合併为私立南通大学。
1930年为南通学院纺织科。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通学院纺织科迁至上海併入华东纺织工学院(后为中国纺织大学,现为东华大学)。
197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复建,成立南京工学院南通分院。
197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改称南通工业专科学校。
1980年7月省政府报经教育部批准,改名为南通纺织专科学校。
1985年1月省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南通纺织工学院。
1995年9月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南通工学院。
  • 南通师範学院
南通师範学院是由原南通师範专科学校和南通教育学院于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合併组建的本科高等院校。
南通大学
南通师範专科学校创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
1976年12月经省政府批准以“扬州师範学院南通分院”名称恢复办学,1979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南通师专科学校”校名。
南通教育学院前身是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于1959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1963年停办。
1982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建立南通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和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
1983年3月南通市委决定两院合併,建立新的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同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南通市教师进修学院定名为南通教育学院。
  • 南通大学
2004年5月18日,经教育部批准,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範学院三所公办本科院校合併组建南通大学。
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

院系设定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南通大学设有99个本科专业,23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1个国际教育学院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拥有1所近百年历史的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南通大学文学院
南通大学理学院
南通大学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其合署)
南通大学商学院
南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海洋学院挂靠)
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船舶学院挂靠)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
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南通大学护理学院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神经再生重点研究室(神经科学系)
南通大学医学院(药学院挂靠)
南通大学交通学院(与交通运输工程研究院合署)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
资源源自官网,时间截至2013年11月1日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206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528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57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万人计画”教学名师、国家“千人计画”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画”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奥运会冠军、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双创博士、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
中国工程院院士:顾晓松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学团队
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医学神经生物学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99个本科专业,建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20余个,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0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1个江苏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3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优秀学科梯队,2个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
2019年2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2018 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南通大学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100强中位列全国第88名。
南通大学博硕士点一览表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
医学
基础医学
医学
临床医学
工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
教育学
教育学
文 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理 学
生物学
工 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医 学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特种医学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
美术学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学
体育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理学
数学
套用数学
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省高校优势学科(2个):基础医学、新能源及其装备
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基础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临床医学、中国语言文学、特种医学、美术学
省重点学科(6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中国古代文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内科学、外科学
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眼科学
省优秀学科梯队(5个):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中国古代文学、机械设计及理论、通信与信息系统、骨外科
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手外科、眼科学、实验诊断学
省临床医学中心(1个):手外科
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10个):血液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骨外科、眼科、医学检验神经内科 、皮肤性病学、肾内科

教学建设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5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江苏省品牌专业、省科教兴卫工程重点学科、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拥有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为代表的一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
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临床医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汉语言文学、预防医学
省级品牌专业(6个):汉语言文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自动化、预防医学、生物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4个):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体育教育、英语、生物科学、预防医学、电子信息工程、医学影像学、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学、物理学、通信工程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30个)
校级特色专业列表
序号
专业名称
类别
部门
批准时间
1
汉语言文学
校级品牌专业
文学院
2007年
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
2007年
3
临床医学
校级品牌专业
医学院
2007年
4
电子信息工程
校级品牌专业
电子信息学院
2007年
5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机械工程学院
2007年
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校级品牌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07年
7
纺织工程
校级品牌专业
纺织服装学院
2007年
8
英语
校级品牌专业
外国语学院
2007年
9
自动化
校级品牌专业
电气工程学院
2007年
10
预防医学
校级品牌专业
公共卫生学院
2007年
11
体育教育
校级品牌专业
体育科学学院
2007年
12
生物科学
校级品牌专业
生命科学学院
2007年
13
美术学
校级品牌专业建设点
艺术学院
2007年
14
轻化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
化学化工学院
2007年
15
数学与套用数学
校级特色专业
理学院
2007年
16
物理学
校级特色专业
理学院
2007年
17
服装设计与工程
校级特色专业
纺织服装学院
2007年
18
思想政治教育
校级特色专业
法政与管理学院
2007年
19
公共事业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
法政与管理学院
2007年
20
教育学
校级特色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
2007年
21
美术学
校级特色专业
艺术学院
2007年
22
教育技术学
校级特色专业
教育科学学院
2007年
23
地理科学
校级特色专业
地理科学学院
2007年
24
历史学
校级特色专业
文学院
2007年
25
医学影像学
校级特色专业
医学院
2007年
26
信息与计算科学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理学院
2007年
27
国际经济与贸易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商学院
2007年
28
医学检验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公共卫生学院
2007年
29
护理学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护理学院
2007年
30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校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地理科学学院
2007年
精品课程(省级以上)
序 号
课程名称
所在学院
主持人
年 度
类别
1
人体解剖学
医学院
顾晓松
2009
国家级
2
神经生物学
医学院
丁 斐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3
创造教育
教育科学学院
王灿明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4
学校体育学
体育科学学院
仇建生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5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法政与管理学院
蔡 娟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6
模拟电子技术
电子信息学院
章国安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7
病理学(双 语)
医学院
陈 莉
2010
省级精品课程
8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学院
丁锦宏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9
大学物理
理学院
戴 兵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10
Visual C++ 程式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陈建平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11
电 路
电子信息学院
包志华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12
生理学
医学院
邱一华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13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医学院
王晓冬
2008
省级精品课程
14
英语教学法
外国语学院
吴兴东
2006
省级精品课程
15
人体解剖学
医学院
顾晓松
2006
省级精品课程
16
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院
周建忠
2006
省级精品课程
17
生理学
医学院
邱一华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18
中国画基础
艺术学院
吴耀华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19
教育学
教育科学学院
丁锦宏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20
电子技术基础及实验
理学院
王志坚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21
过程控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
吴建国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22
纺纱原理
纺织服装学院
丁志荣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23
大学物理
理学院
杨建华
2004
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临床技能训练中心
国家精品教材(1个):医学信息检索教程
大型三级甲等附属医院(1个):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省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建设点)(11个):基础物理实验中心、心理实验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EDA实验教学中心、生命化学实验中心、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信息与通讯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媒体实验中心、生物技术实验中心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校企互动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验基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课程为桥樑,建构“楚辞学”人才培养与学术传承一体化工程
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校获得“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称号。

国际交流

根据2017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义大利、荷兰、德国、丹麦、乌克兰、澳大利亚、阿根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8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係,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中国南通大学与义大利锡耶纳“R. 弗朗齐”音乐学院合作举办音乐表演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通大学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根据2014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和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和2个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分子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专用积体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化学物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中小企业纺织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省级工程中心(2个):风能套用技术工程中心、开放性动物实验中心
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1个):神经再生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南通大学楚辞研究中心
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培育点(1个):南通廉政文化研所
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江苏先进典型研究中心
更多校内外科研机构请浏览学校官网查看

科研成果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承担“973”计画课题2项、“863”计画课题3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350余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40余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中华医学成果奖、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在SCI、EI、ISTP、CSSCI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600余篇,被SCI等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800余篇。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4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南通大学图书馆由原三校图书馆组建,分布在主校区、启秀校区和钟秀校区。馆舍总面积47300平方米,阅览座位2860个。有各种大型综合性资料库,购中外文大型资料库50多个,自建资料库4个,购电子图书140万册,硕博士学位论文370.2万篇。馆藏图书225万册,中外文期刊23797种,中外文资料库50多个,配有中英文光碟检索系统,设有“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知识网路一级管理服务中心。
学术刊物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系南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创刊于原名《南通师範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改现刊名。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人大複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江苏期刊方阵优秀期刊”。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南通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于2002年创刊。已先后加入《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万方数据——数位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文科技期刊资料库》等国内大型资料库,并且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列为来源期刊或收录。已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原为《南通医学院学报》,1981年创刊;200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南通医学院学报》更名为现名。由南通大学主办,江苏省教育厅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为江苏省一级期刊及统计源期刊,中国医学文摘系列、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和中医药等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资料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资料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估资料库源期刊。

学校领导

根据2018年10月官网显示,南通大学现任领导有:
党委书记
浦玉忠
党委副书记、校长
施卫东
党委副书记、 副校长
高建林
副校长
董正超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陆国平
党委常委、 副校长
蒋乃华、樊小东、顾菊平、侯文华
党委常委、总会计师
姜佩剑
副校长
杨宇民
资料源自官网

校园文化

校徽校训

校徽
体现南通大学新校区建筑设计“水乡书院”的意象:好象绿色的玉壁,镶嵌在江海之滨。外形设计处理成击打传声的玉磬,“清亮之声,闻者倾倒”。有别于震旦的钟声,喻示南通大学通古纳今传承文明的历史责任。其形也如升腾的风筝和具有地域特色的瓦当。自下而上,由短到长对称排列递次舒展的五根曲线,恰似五山叠翠,又如传统水纹,暗喻南通濒江临海的地理位置,也体现学校多学科的综合性。校徽简洁明快、言简意赅,一形多义,既富于传统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又具现代图式的特徵和新颖别致的原创性,与兄弟院校校标并置别具一格,图案所传递的蓬勃向上的视觉张力,体现了南通大学这所新世纪新学校的新的精神风貌。
南通大学南通大学
校训
分别取自于张謇先生为原南通学院医科、纺织科所提训词“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忠实不欺 力求精进”。“祈通中西”是南通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时也是学校事业发展的目标。“力求精进”是南通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和始终保持的精神状态。“力求”是一种态度,是在目标下的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精进”意指精心一志,努力上进,开拓进取,拼搏攀登,为推动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精”有精确、精緻、精美的含义,内生有科学、完美的意蕴。“进”是一种发展的状态。“精”、“进”两者合用表达了追求完美的价值取向。南通大学是一所年轻的综合性大学,要实现“立足南通、服务全省、面向全国、逐步走向世界”的目标,务必使我们每一个通大人始终保持追求卓越、尽善尽美的价值追求,始终保持不断进取、敢于争先的良好精神状态。“祈通中西 力求精进”的内涵具有解释的广延性,校训的意义也是在凝聚人心、引导行为、形成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彰显和深化的。
南通大学校训南通大学校训

学生组织

南通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和省学联的领导下、校团委的具体指导下的大学生自治组织,是南通大学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众性组织。2007年,南通大学学生会成为江苏省学生联合会副主席单位。南通大学学生会实行主席团领导下的部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新闻传媒中心(网路通信部、宣传编辑部)、人才培训中心(学习调研部、培训部)、校园文化中心(文艺部、体育部)、权益服务中心(生活权益部)、对外联络中心(实践部、社会联络部)、品牌活动部。南通大学学生会本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宗旨,为学校文明建设服务,为繁荣校园文化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南通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是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由团委指导,监督和管理的具有民众性的学生社团联合体,它是构建我校“一体两翼”团建工作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倡导学生社团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服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内外活动,发挥校与学生社团的桥樑和纽带作用,加强校内各学生社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学生社团之间的合作与资源整合,协调学校其他学生组织相关工作,以展同兄弟院校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横向交流与合作,增进了解和加深友谊。
南通大学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是在学校党政领导下,由校团委和校科协具体指导的学生学术科技团体,是学生倡导创新理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全校性学生学术研究团体。大学生科协立足本校,面向社会,负责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管理工作。校大学生科协打造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画竞赛”、“青年创业论坛”、“科普宣传周”、“ 校园精英挑战赛”等品牌活动。

杰出校友

姓名事迹
段树民
神经生物学家。1985年获南通医学院硕士学位,200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TWAS) 院士。
周尧
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动物志》、《中国蝶类志》等杂誌及系列丛书编委等职务。
张绪武
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现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首席副主席。
梅自强
着名纺织工程专家。我国高产梳棉理论和实践的创始人和学科带头人。80年代牵头组织研製成功“条干均匀度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姚穆
纺织材料专家。1948年考取私立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奖多项。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保铮
着名电子学家。1948年考入南通学院纺科,长期从事雷达系统和信号处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4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管又飞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5)、国家杰青(2007)、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86年南通医学院本科,1989年获南通医学院硕士学位。先后任职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深圳大学医学部主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