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村隶属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山乡,位于大山乡西北部,距乡政府驻地约30公里,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农户301户,共有乡村人口1217人,其中男性686人,女性520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美村
- 行政区类别:行政村
- 地理位置: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山乡
- 面积:1909公顷
村情简介
东与南德坝村为界,南与芒海村、团山村相连,西与富东乡接壤,北与澜沧江为界,与景谷县半坡乡隔江相望,海拔在800米至2200米之间。全村土地面积1909公顷。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辖6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辖区内居住着汉族、拉祜族、佤族、彝族、哈尼族、傣族、回族等7个民族,以汉族居多。全村的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为主。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山乡南美村村委会办公楼

自然资源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783亩(其中:田1190亩,地2593亩),人均耕地0.91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橡胶等作物;拥有林地3337.3亩,其中经济林果地828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66亩,主要种植茶叶花椒。橡胶等经济林果;荒山、荒地7810.5亩,其他面积21774.6亩。
人口卫生
其中农业人口1200人,劳动力813人。该村以汉族、拉祜族为主,其中拉祜族340人,汉族633人,其他民族205人。到2008年底,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17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509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大山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6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2人,该村距离大山乡卫生院31.5公里。该村建有公共厕所1个,无人蓄混居的农户。
基础设施
截止2008年底,该村已实现通路,通水。全村有302户通自来水,有2户饮用井水;该村已通电5个自然寨,共224户;拥有电视机农户49户,占农户总数的16.2%;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行动电话的农户数185户,其中拥有行动电话农户数108户,占总数的61.4%和35.88%。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大山乡南美村进村道路

该村到大山乡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距离最近的车站21.5公里,距离集贸市场33.5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运输车4辆,机车63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190亩,有效灌溉率为31.4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513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42亩。
到2008年底,全村有6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5个自然村已通路。该村农户住房以砖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41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6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2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文化教育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国小1所,校舍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拥有教师4人,在校学生56人,距离乡中学31.5公里,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86人。其中小学生56人,中学生30人,入学率分别为98%和96.4%。
基层组织
据有关资料显示,该村建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35人,少数民族党员17人,其中男党员30人、女党员5人。村委会由支书1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等组成。该村建有团支部1个,共有团员63人。
村务公开
该村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粘榜方式公开。到2008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契约343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3488.93亩,其中土地流转面积357亩,一事一议筹资2.7万元,一事一议筹劳2675个(劳均2675个),集体总收入5.1万元,有固定资产23.6万元。
农村经济
2008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4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98.8万元,占总收入的73.7%;畜牧业收入15.3万元,占总收入的11.4%(其中出栏肉猪573头,肉牛111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2.47万元,占总收入的1.96%;工资性收入5.1万元,占总收入的3.8%。农民人均纯收入60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37人(占劳动力的4.55%),在省内务工29人,到省外务工8人。
地图信息
地址: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丁线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