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禅寺(福建省三明市南禅寺)

2018-05-09 12:47:50 百科
南禅寺(福建省三明市南禅寺)

南禅寺(福建省三明市南禅寺)

南禅寺座落在泰宁城南的何家窠山壠尽头处。建寺时间1985年,到现在也才十几年之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禅寺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
  • 建寺时间:1985年
  • 初建者:邹(应龙)氏子孙
  • 重建者:居士邹泰吉、吕才胜

基本简介

南禅寺座落在泰宁城南的何家窠山壠尽头处。建寺时间1985年,到如今也才十几年之久。
其实,南禅寺的历史远远不只几十年,乾隆版《泰宁县誌》说:“南禅寺,水南。宋淳佑五年建。”到今天已经750多年了。不过那时的南禅寺不在何家窠,而是在城南的南谷山冈(今水南食品公司处)。说起旧南禅寺,还得从泰宁历史文化名人邹应龙讲起。
邹应龙(1172——1244)福建泰宁人,24岁中状元,曾任南宋朝廷户、工、刑、礼四个部的尚书,最后出任 枢密院签书兼参知政事,(相当于今天的中央军委兼国务院第一副总理)。
65岁退休,回乡后建南谷书院安度晚年,由于书院内有口池塘,塘内遍植莲花,因此又叫莲池书院。邹应龙72岁病逝,谥号“文靖”。民国版县誌说:“南谷书院在水南,邹文靖公致仕(退休)后建。理宗御书‘南谷’二字赐之。”
旧南禅寺香菸兴盛,历数百年而不衰,至清初 “康熙戊辰年(1688),又重建下厅”。南禅寺山水僻静幽雅,又有名人遗蹤,数百年间常有文人墨客前往游览题咏,被命名“南谷寻春”,列为杉阳八景之 一。大约在清代中期,旧南禅寺因失火烧毁。
1985年,居士邹泰吉、吕才胜等人商议恢复南禅寺,由于原址已建县食品公司,最后才选定何家窠。 何家窠原为何家坟山,窠中有几间木屋本是守坟人住的墓庐,住了3户何姓人家,前些年已搬迁到城关去了。邹泰吉等人用1000元买下屋基,当年建成上厅。
1988年建膳厅。
1990年后陆续扩建门楼、下厅、和两侧庑厅,供石雕千手寺院建筑面积26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50多亩,是全县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 寺庙。

文献记载

另据《寿朋堂邹 氏族谱》载:邹应龙逝世后的第二年,也就是淳佑五年,邹氏子孙将南谷书院改建成家庙“南禅寺”,供奉西天诸佛,配祀邹勇夫、邹长孺、邹*、邹括、邹应龙、 邹应麟、邹应博等7位有所成就的邹氏历代先祖,并拔田产180石(约150亩)、池塘两口以及山林、园地等为家庙香火之资,延请高僧住持。
民国版县誌在南谷书院条目下还加有按语说:“按,南禅寺门口有丰碑,特书‘南谷书院’”。由此也可证明,南禅寺就是南谷书院。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