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子,中药名。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秋季採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净晒乾。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南瓜子
- 别称:北瓜子、窝瓜子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葫芦目
- 科:葫芦科
- 属:南瓜属
- 种:南瓜
- 分布区域:浙江、江西、河北、山东等地
- 採收时间:秋季果实成熟时採收
- 用量:60~120g
生理特性
乾燥成熟的种子,呈扁椭圆形,一端略尖,外表黄白色,边缘稍有棱,长约1.2~2厘米,宽约0.7~1.2厘米,表面带有毛茸,边缘较多。种皮较厚,种脐位于尖的一端;除去种皮,可见绿色菲薄的胚乳,内有2枚黄色肥厚的子叶。子叶内含脂肪油,胚根小。气香,味微甘。以乾燥、粒饱满、外壳黄白色者为佳。
产地
主产于浙江、江西、河北、山东。全中各地广泛分布。
入药部位
植物的种子。
炮製方法
南瓜成熟后,取出种子去除果肉,晾乾或晒乾。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胃、大肠经。
功效
驱虫的功效。
主治
用于绦虫病、血吸虫病。
相关配伍
1、血吸虫病:南瓜子,炒黄、碾细末。每日服60g,分二次,加白糖,开水沖服。以十五日为一疗程。(《验方选集》)
2、产后手脚浮肿,糖尿病:南瓜子30g。炒熟,水煎服。(《食物中药与便方》)
用法用量
60~120g。
相关论述
1、《现代实用中药》:驱除绦虫。
2、《安徽药材》:能杀蛔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