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曼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又译:妙首,普首,濡首,敬首。曼殊是妙之意,师利是吉祥之意,简称为文殊。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无文殊菩萨
- 外文名:无
- 生辰:四月初四
- 居所:山西五台山
介绍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而经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古之丛林,今之佛剎,皆在中台之下,其南台离中合八十里,台高三十里,顶周二里,金莲名菊,灿发如锦,亦名锦绣峰,世传是文殊菩萨所居。文殊菩萨诞辰纪念日:农曆四月初四。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文殊菩萨形象多变,依照其形象,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愚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徵。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文殊生辰乃 四月初四
佛教节日中,除释迦牟尼佛的出生、成道、涅盘为历史事实外,其余的如弥勒圣诞,观世音菩萨圣诞皆乃是祖师大德及后人所定,并非出自佛经,佛弟子当了解,此即是表法,实则观世音菩萨也并非出生在地球,如何说生日呢?此是古来祖师大德藉此方便接引众生,以入佛正见。
内容一
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菩萨,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合称为释迦三尊(在华严经中,文殊菩萨以智、普贤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密宗言大日如来)。故“释迦三尊”又被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表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摧伏一切外道。
文殊菩萨,本已成佛,为度众生,带果行因,辅佛教化,本其无上智慧,广作无边佛事,于十方佛土中,现种种身,说种种法,度种种众生,其功德不可思议。
文殊菩萨代表的智慧,不仅是人生觉悟的导师,成佛的真因,也是实现人生理想,提升人生至善德性,开闢人生至美前程,走向人生至真境界的不二法门。
菩萨胜志十法:一者离凡愚行。二者摄受佛行。
三者见生死过。四者住大悲心。
五者不退本愿。六者少诸疾病。
七者顺诸佛教。八者薄淫怒痴。
九者随文了义。十者修行成就。
——《大宝积经》
持诵文殊菩萨心咒功德:罪障消灭,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离诸苦恼,五无间等一切罪障,永尽无余,证悟一切诸三昧门,获大闻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圣诞日:四月四日
成道日:腊月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