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正文

南湖公园(长春市南湖公园)

2018-01-09 09:03:00 百科
南湖公园(长春市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长春市南湖公园)

南湖公园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区内,总面积222万多平方米,为全国性的市内公园,花园特色鲜明。南湖公园位于市区西南部,属朝阳区,湖面92公顷,始建于1933年。伪满时期称为黄龙皇家公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南湖公园
  • 外文名称:The South Lake Park  
  • 地理位置:长春市朝阳区工农大路51号
  •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222万多平方米
  •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 门票价格:免费
  • 着名景点:沙滩浴场
  • 所属国家:中国
  • 所属城市:吉林省长春市
  • 建议游玩时长:3-8小时
  • 适宜游玩季节:春季、夏季
  • 周围商圈:红旗街、桂林路

发展历史

有关南湖公园的规划,开始于日本人制定的《大新京都市计画》。在这份计画中,日本人构想,根据城市自然环境,降雨量,利用伊通河的几条小支流,筑坝形成人工湖,然后实行分流制排水,即污水排入伊通河,雨水存贮于人工湖。南湖公园正是基于这种构想,利用了伊通河支流兴隆沟的水源,于1937年沿今天的工农大路修筑了这条高10米,长800米的拦河坝,最终形成 了今天这个人工湖。
南湖公园中有一座大桥将南湖水域一分为二。60多年前,这里也是一座桥,但不是这种钢筋混浊凝土的拱桥,当时是一座木桥,名字叫垂虹桥。1948年8月,国民党军队为阻止解放军对长春的进攻,放火把它烧了。今天这座大桥建成于1979年,它的名字因南湖而得名,故称南湖大桥。
沦陷时期,南湖公园便同当时的儿玉公园,大同公园等到其它几个公园构成了城市的人文景观,在这些公园中,南湖公园的水域面积最大,它不仅具有公园,排水的任用,同时还兼有城市备用水源的功能。
从沦陷时期的地图上,可以看到公园北门的入口处胡一块预留地,日本人计画在这个位置建立一座宣战纠集塔,以纪念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和胜利。1988年,就是这块日本人想建纪念塔的地方,一座长春纪念碑拔地而起。
南湖风雨四亭的设计者——阎环
阎环,1926年3月出生,吉林长春人,曾用名阎哲。
南湖风雨四亭设计者——阎环南湖风雨四亭设计者——阎环
1945年于长春艺术学院学习绘画,抗战胜利后又于长春大学攻读文学,1949年毕业于国立长白师範学院美术系。
先后执教于吉林轻工业学院、吉林艺术学院,曾任造园艺术设计工程师,“文革”后任东北师範大学美术系主任,现为该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吉林省工业设计协会理事长,吉林省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名誉理事长,长春市第六、七届政协常委。擅长透视学研究及工艺美术设计,尤长造园林及城市规划设计。
作品有长春南湖公园的四亭桥(南湖风雨四亭)及人民公园正门的建筑造型艺术设计等。着有《工艺美术製图》,发表有论文《论工业美术及设计的现代化》等。

旅游信息

乘坐62路、120路、120正线、232路、270路、277路、315路在南湖站下车;乘6路、20路、252路公车南湖宾馆站下车;乘229路在湖滨街站下车。

公园特点

从空中俯瞰南湖公园,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全貌,形似哑铃状,东西窄,南北长。公园内湖水清澈,岸柳垂青,曲桥亭榭,鸟语花香,四季分明,胜似江南。如果站在南湖大桥上倚栏北望,眼前便出现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看上去好像盛开在水面上的一簇簇飘动的鲜花。各种回桥亭阁与湖光林色相映成韵,令人留连忘返。
暖季,这里垂钓,划船,游泳;冷季,冰灯,滑雪,滑冰。每逢盛夏和初秋,这里都要举办灯会、民俗风情展等各类活动;冰封时节,在白茫茫的湖面上举办的冰雪活动花样繁多。特别是狗爬犁和骆驼爬犁,满载着游人的笑声。
南湖公园水面面积达92万平方米,湖水清澈,岸柳低垂、曲桥亭榭,胜似江南。是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